抗日英雄血灑他疆,毛主席寫詩紀念
73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歷時14年之久的抗日戰爭終於結束,這麼多年過去了,人事易改,但歷史是不能忘記的。
整理了一些抗戰詩詞,以作紀念。以啟未來。
替換高清大圖
一、朱德元帥是寫詩紀錄抗戰較多的,體現了殺敵的熱血和對抗戰必勝的信念。
太行春感
一九三九年春
遠望春光鎮日陰,太行高聳氣森森。
忠肝不灑中原淚,壯志堅持北伐心。
百戰新師驚賊膽,三年苦鬥獻吾身。
從來燕趙多豪傑,驅逐倭兒共一樽。
一九三九年
佇馬太行側,十月雪飛白。
戰士仍衣單,夜夜殺倭賊。
出太行
一九四Ο年五月
群峰壁立太行頭,天險黃河一望收;
兩岸烽煙紅似火,此行當可慰同仇。
贈友人(1941年)
北華收復賴群雄,猛士如雲唱大風。
自信揮戈能退日,河山依舊戰旗紅。
二、陳毅
「七七」五周年感懷 一九四二年七月
即今抗戰艱難日,累累新墳啟我思。
五年碧血翻滄海,一片丹心照漢旗。
國中忍見兒皇立,朝內惟謀萁豆炊。
九仞為山爭一簣,同仇敢與億民期。
三、葉劍英
登祝融峰一九三八年
四顧渺無際,天風吹我衣。
聽濤起雄心,誓盪扶桑兒。
五、《遠征》絕句二首
戴安瀾
替換高清大圖
(一)
萬里旌旗耀眼開,王師出境島夷摧。
揚鞭遙指花如許,諸葛前身今又來。
(二)
策馬奔車走八荒,遠征功業邁秦皇。
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長弓射夕陽。
戴安瀾(1904~1942),國軍名將,黃埔畢業。
1942年,率第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取得同古會戰(殲敵五千餘,而日軍兵力4倍於戴部)、收復棠吉等戰功。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區指揮突圍戰鬥中負重傷,26日下午於緬北茅邦村殉國。
為之,毛澤東罕見地為他寫了悼亡詩:
五律·挽戴安瀾將軍
1943/毛澤東
外侮需人御,將軍賦採薇。
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
浴血冬瓜守,驅倭棠吉歸。
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
虎羆:指敵人。冬瓜、棠吉:緬甸地名。
時在抗戰還很艱難的1943年,毛澤東通過這首輓詩,表達了團結禦侮的願望,也歌頌了這種代表中華民族不怕流血犧牲、前赴後繼的偉大精神。既是忠魂哀曲,也是抗日頌歌。而毛澤東超越的胸懷也卓然可見。
另附小編詩一首,共勉:錐心十四載,泣血是國殤,國殤不可忘,歲歲但思強。


※1957年《詩刊》創刊,索稿毛主席,是哪一句打動了他?
※毛主席唯一一首悼亡戰友詩,寫給了他
TAG:詩詞桃花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