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封報告,阻止了一場戰爭,是抗美援朝取勝的關鍵
1952年,由於美國進軍攻打朝鮮,朝鮮位於我國邊境,若是被美軍所佔領,中國的危機將會增大,因此我國領導派兵前去支援朝鮮,並且在這短短的半年就進行了五次大規模戰役,將美軍打的措手不及,但是此時戰爭卻還未結束,這第六次戰役為何遲遲沒爆發呢?
雖說我軍經過五次大規模戰役的勝利,但是美軍只想著佔便宜,在談判桌上沒有拿出十足的誠意想要停戰,半個月以後也沒有達成和解的協議,因此,我國只好決定計劃發動第六次大規模戰役,將美軍打到三八線以南,殲滅掉敵軍兩個師左右。
但是,這第六次戰役事實上並沒有爆發。是因為他的一封報告,將這場戰役截了下來,還成為了中國抗美援朝取勝的關鍵點!而這個人就是鄧華,鄧華是這批軍隊的副總司令,當鄧小平與美軍談判之際,鄧華得知將要發動第六次戰役後,立馬提出反對,向毛主席提交了報告。
鄧華報告中表示,此次不宜再發動第六次戰役,第一:是因為敵人現經過五次戰役後已經有了非常堅固的防備,並且是現代化的立體防禦,對於我軍攻克來說是非常有難度的。第二:我國軍隊雖士氣勇猛,堅不可摧,但美軍的裝備可是遠遠高於我國軍隊,可想而知,此次不管結果如何都對我軍會造成巨大的傷害,我軍應該保持原兵不動誘敵深入,以靜制動。
鄧華
他的這一封報告上交後,毛主席非常重視此次戰爭,立馬下令停止第六次大規模戰役的準備。而此次的戰役也就此為止,開始了計劃很長時間的陣地戰。這陣地戰隨後也成為了中國抗美援朝致勝的關鍵,此次若是發動了第六次戰役,若輸,結果將不堪設想,若贏,也會造成我方軍隊的巨大傷亡。
可以說這封報告是非常有意義的,鄧華不僅深謀遠慮,在關鍵的時刻也能分清局面的輕重,提出不一樣的意見,可以說是這場戰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轉折點。這戰場上依舊風雲莫測,稍有不慎將會落得一個滿盤皆輸的結果,這樣優秀的軍師真的是少有,而這些經驗也都是革命先輩們用鮮血帶給我們的!


※朱元璋剛愎自用,劉伯溫泄露天機,大明基業多少年?
※此國想加入聯合國,中國投了反對票得罪一國,但卻收穫了世界人名的掌聲
TAG:穿越千年縱橫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