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知道「黃瓜」是怎麼來的嗎?多年前誰敢叫這個名字定會人頭落地

你知道「黃瓜」是怎麼來的嗎?多年前誰敢叫這個名字定會人頭落地

黃瓜原名叫胡瓜,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胡瓜更名為黃瓜,是始於後趙的。但是,說到後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石勒。

《晉書·石勒》有云:石勒喜愛文學,希望自己可以熟讀詩書,變成一個博學之人,無奈他並不識字,還要忙于軍務。即便忙得抽不開身,但是,也控制不住對知識的渴望,為了不斷的學習進步,他便找來了隨行的儒生,讓他們念史書典籍給自己聽。每當談及歷代君王的善惡對錯之時,石勒都會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人們都認為他很有見地。

記得有一次讀《漢書》,說到:劉邦的謀士酈食其建議復立六國。他著急的說:「這樣的建議是不可行的,劉邦更不可能因為此舉統一天下。」緊接著,聽到了張良發出反對之聲,這才放下心來。石勒出身綠林,書中這一段描寫和他極其兇殘的形象大相徑庭。不過,深究一番此人的崛起之路,便會發現這也絕非杜撰。

歷史上殘暴冷血的軍閥很多,但是,能夠建立政權,稱霸一方的人卻少之又少。他就是那個少數,能夠清楚的審時度勢,判斷政治得失,最終,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就將自己從一個異族奴隸變成了一方霸主。此人最先是投靠至劉淵麾下,然後,慢慢發展自己的爪牙,待羽翼豐滿,在晉元帝大興中,揭竿而起。

之後,沒過多久,他就弄死劉曜,自己做起了皇帝,這樣的做法在儒家正統之人的看來,簡直就是違背道義的小人行徑。平心而論,他的做法在那個軍閥混戰,政權割據的年代來看,並沒有十分不堪。他之所以被詬病,不僅僅是因為生性暴烈,濫殺無辜,更重要的是他出身不是很好。

石勒是羯族人士,酷似白人,高鼻樑且毛髮旺盛,信奉祆教,後人由此判斷,他的祖先來自石國,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塔什干。父親和祖父都曾是部落的小頭領,帶著一部分族人遷居到中原之後,以「石」為姓。他則出生在中原,十四歲那年就跟著族人到繁華的洛陽做生意。大概是生意不太好做,不久之後,他就回到了家鄉,也就是在現在的山西,做起了農夫。

後來,山西鬧起了饑荒,司馬騰為了湊足軍費,購買糧食,做起了買賣胡人的勾當。石勒也在售賣行列,為了防止他們逃跑,司馬騰用一個枷鎖鎖住兩個奴隸。押送路程遙遠,環境惡劣,一路上,死的死,傷的傷,好生凄慘。僥倖石勒命大,活著到了目的地,之後就成了師懽的家奴。時間一長,師懽慧眼識人,發現,他不似其他普通奴僕,隨即,將石勒放免。

之後,撒開了丫子的石勒籠絡了王陽等人,組成了所謂的十八騎。後來發生八王混戰,司馬穎命喪此戰,部下公師藩氣不過,誓死要為自己的主公報仇,怒氣沖沖的帶著人去找劉輿算賬。石勒見狀,知道機會來了,就帶著弟兄們投奔公師藩,自此,中原一代梟雄之路開啟了。

跟著公師藩混了一段時間,眼看沒有大展拳腳之機,野心勃勃的石勒思慮之下,選擇了劉淵這棵大樹。

此時的他,已經坐擁十幾萬軍隊,公元311年,他奉旨圍剿司馬越,在平城圍殲了西晉的主力軍,獲得了勝利。同年,劉曜和王彌相約洛陽,商榷大事。石勒知道以後,利用計謀搞死了王彌。接管了王彌軍隊的石勒如虎添翼,意氣風發,覺得自己可以往江、漢地區發展勢力,並且,之後信心滿滿的帶著人馬南侵,隨即吃了敗仗。

這也真的是應了那句話:「驕兵必敗。」冷靜下來的石勒進行了一番深刻的自我反省,而後悉心聽取謀士張賓的意見——往北出發,佔領襄國,也就是今天所說的邢台。將此處作為根據地,繼而再向周邊地區進攻,找對方向的石勒軍隊大獲全勝,東北八州,坐擁七州,好生威風。

但即使這樣,他也仍然不滿足。公元314年,在野心壯志的驅使下,他帶著人偷襲王浚,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幽州收入囊中,奪取了山東,河北兩地的大部分地區。兩年之後,又收拾了西晉將領劉琨。321年,收服鮮卑一族,此時東晉猛將祖狄惡病纏身,不治身亡,他瞅准這個間隙,霸佔了河南和皖北兩地,實力愈加強勁。

前腳剛剛給了東晉一個下馬威,後腳就直逼青州。329年,前趙被滅,這個時候的中原地區,除去遼東和河西這兩塊肉,其餘都進了他石勒的口袋,當真是吃夠了本。「酒足飯飽」之後,他就建立後趙,於330年,坐上了皇帝之位,受萬人膜拜。據史書記載,鼎盛時期,疆域遼闊無垠,寬廣程度令人咂舌。

上文我們就提到過,石勒是羯族人,對漢人有著極強的仇視心理,厭惡漢人,自然也厭惡漢人所建立的政權和統治,可以說,他的這種厭惡是流淌自血液,根深蒂固的。帶著發自心底的仇視,在戰爭中,他殘忍的殺害了許多漢人俘虜,其中,不乏王公貴胄,世族大家。

但是,他對於那些識時務者的「俊傑」們,也給予了一定的優待,並且有方法,有條理的說服他們成為自己政府里的一員,讓他們為自己效犬馬之勞。轉戰河北的時候,他將當地頗有名望的有才之士都收入軍營,謀士張賓便是在此時遇到的,伯樂識得此人是一匹失意的千里馬,立即任命為幕僚,隨後,將其升為總管朝廷政務的「大執法」。

並且,懂得知人善用的石勒令人將張賓與那些只會一味殺戮的軍閥區別開來,好一番獨特氣象。之後,在成為風光無限的天子之後,他還下旨讓將那些投降的貴族們遷至邢台居住,同時下令,不準胡人侮辱毆打他們。九品官制也沒有廢除,很多漢人都在朝中擔任重要職位。

聖旨是下了,但是,皇帝每天忙於繁雜事物,沒有精力去管那些個雞毛蒜皮的小糾紛,所以,羯人欺辱漢人之時時常出現,胡漢分制政策的弊病更是展露無遺。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並且,他在襄國登基做皇帝後,對自己國家的人稱呼羯族人為胡人大為惱火。所以,石勒制定了一條法令:「無論說話寫文章,一律嚴禁出現『胡』字,違者問斬不赦。」

有一次,石勒有事召見參軍樊坦,看見他衣著襤褸,十分詫異的說:「樊將軍怎麼落到如此境地,衣不蔽體。」樊坦倒也是個不掖著藏著的直率人,隨即回答:「來的路上遇上羯人賊寇,錢財都被洗劫一空。」石勒聽後,笑著說:「羯人這般粗魯暴戾,應當補償於你。」隨後,下旨賜給樊坦馬車衣物和錢財三百萬。

據當時的法律,羯人被稱為「國人」,漢人被稱為「趙人」,絕對不允許漢人叫他們胡人。樊坦一時嘴快說出了「羯賊」,石勒沒有與之計較。但是,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羯人地位要比漢人高出一大截,公然搶掠朝廷命官卻沒有被治罪,皇帝也只是以財慰之。

之後,等到石勒召見樊坦例行「御賜午膳」之時,石勒又指著一盤胡瓜問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這是石勒故意在考問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銀杯綠茶,金樽甘露,玉盤『黃瓜』。」石勒聽後,滿意地笑了。自此以後,「胡瓜」就被稱做「黃瓜」,在朝野之中傳開了,到了唐朝時,黃瓜已成為南北常見的蔬菜。

眾所周知,在石勒還沒有發跡之時,被當做奴隸販賣過,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使得他深知百姓疾苦。雖然,曾經在饑荒之時,為了保證軍隊有足夠的糧食,他絲毫不顧及普通民眾的死活,強行掠奪,被罵作胡蝗。但拿下幽州之後,實行租賦的制度,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租戶的負擔,難能可貴。

大概之前的強搶之舉,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吧,為了不浪費食物,他一改往日匈奴舊俗,規定:「在他統治的區域內,不准許任何人飲酒。」史書中有云:石勒說百姓才剛剛恢復生產,儲糧不豐厚,所以,嚴格禁止酒釀,宗廟祭祀,都使用醴酒,此令多年未被廢除。

除此之外,石勒也是一個善於聽取別人意見的君主。他想要建造鄴宮,有大臣上摺子反對他的做法,他看後怒罵,不殺了廷尉續咸這個老東西,本王的宮殿是無法建造了。話音剛落,便差人抓捕此人。中書令徐光見狀,立即進言:「像陛下這般有膽識的睿智帝王,如果不聽逆耳忠言,那麼,就和臭名昭著的商紂王沒什麼兩樣了... ...

... ...並且,大臣的話,覺得可行就聽,如若不聽,也應該懷揣一顆寬容之心,萬萬不可因為不贊同他人的意見大開殺戒。」聽完這番話,石勒心生感嘆,然後說:「的確,作為君主,不能一人獨大,唯我獨尊,我先前是和尉遲大人開玩笑的。」而後,他不再修葺宮殿,還下旨讓文武百官每年舉薦賢良方正之人,予以嘉獎。

和歷史上那些鼓吹自己豐功偉績的君主相比,石勒的自我評價,倒也頗為公正。他曾經設宴款待他國使者,幾杯酒下肚,酒興正高,轉頭問身邊的徐光:「我是一位怎樣的君主?」徐光為了哄他開心,說道:「陛下的英明與神武,無人能比,非要說個好壞的話,僅次於軒轅大帝。」

石勒聽後說:「你這話就有點言過其實了,我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如果遇上了劉邦,我必定會追隨左右。如果遇上光武帝,一同逐鹿中原,我也沒有十足把握會取得勝利。大丈夫要光明磊落,不能像曹操,司馬仲達一般,依靠欺負孤兒寡母來完成鴻鵠之志。我尚能處二劉之間,如何能與軒轅大帝相比?」

徐光聽後,默不作聲,好一個馬屁拍到馬蹄之上的真實寫照。

石勒於建平四年患病,石虎入侍並詔不許親戚大臣見石勒,令無人知道石勒的病況。後又矯詔召命石勒用以防備石虎而出為外藩的秦王石宏及彭城王石堪到襄國,將他們留在襄國,即使石勒知道後立刻命二人回到駐地,石虎仍然不讓他們回去,更騙石勒說二人已在歸途上。七月戊辰日,石勒逝世,享年六十歲,廟號高祖,謚號明皇帝,葬於高平陵。

參考資料:

『《晉書》、《黃瓜的由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大唐王朝太血腥,一不小心老子就殺了兒子,都是李世民惹的禍
宜賓大觀樓!據說最初是這個人建的,後來被大火燒毀,現在看到的是…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