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演員的誕生,需要一場暴風雨——記國家大劇院觀莎劇《暴風雨》

演員的誕生,需要一場暴風雨——記國家大劇院觀莎劇《暴風雨》

【寫在前面】

The Tempest - Symphonic Fantasia, Op. 18

 Tchaikovsky: Suite No. 3

Philharmonia Orchestra 

00:00/24:42

今天的配樂是彼得·伊利奇·柴可夫斯基的《The Tempest - Symphonic Fantasia, Op. 18》暴風雨交響詩,是他根據莎士比亞的晚年作品《暴風雨》譜寫的。

我對《暴風雨》乃至所有莎士比亞的劇作的最初印象,來自一本叫《星期三的戰爭》的書。裡面主人公霍林·胡佛在每周三下午被班主任貝克夫人逼迫著讀莎士比亞。裡面對於《暴風雨》的描述,大部分都是凱列班的罵人話。基本是這個畫風的:

「但願我那惡毒的老娘用烏鴉毛從不潔的沼澤里刮來的毒露,一股腦全倒在你們身上!」

或者是:

「但願一陣西南的惡風把你們吹得渾身起水皰吧!」

以及這句配合一點唾沫星子食用效果更佳的:

「但願女巫一切的惡咒、癩蛤蟆、甲蟲、蝙蝠都咒在你身上!」

這句也不錯:

「但願血瘟病死了你!」

暫且在凱列班那無與倫比的髒話這裡停一下。《暴風雨》仍然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在我看來,裡面關於寬恕的力量、相互的尊重與信任,以及普洛斯彼羅內心理性的良知,都閃耀著人性的美好光輝。

以及,你不妨複習一下人物。反正我都是用名字稱呼的。

普洛斯彼羅——米蘭公爵;米蘭達——普洛斯彼羅的女兒;愛麗兒——被普洛斯彼羅奴役的精靈(本次製作改為男性);凱列班——被普洛斯彼羅奴役的醜陋僕人;阿隆佐——那不勒斯王;岡薩洛——阿隆佐的大臣;費迪南——阿隆佐的兒子;安東尼——普洛斯彼羅的弟弟;塞巴斯蒂安——阿隆佐的弟弟(本次製作改為了妹妹);斯蒂法諾——酒仆;特林丘羅——弄臣。

上正文!

【劇目本身】

所謂《暴風雨》,暗指劇中普洛斯彼羅用法術造成的一場風暴,就像曹禺的《雷雨》一樣,在時間(下午兩點到六點)和空間(小島)上,急劇壓縮,使得戲劇張力進一步擴大。在一船人被分為三個部分:費迪南(被普洛斯彼羅單獨和米蘭達培養感情);阿隆佐一行人(受盡折磨,幾近發瘋);斯蒂法諾和特林丘羅(與凱列班狼狽為奸,妄圖殺死普洛斯彼羅)。三個部分彼此聯繫、交織,錯綜複雜。阿隆佐一行人,除了大臣岡薩洛,都是12年前陷害普洛斯彼羅的罪魁禍首(過去的背叛);凱列班一行人,受奴役許久,在密謀反叛(正在進行的背叛);費迪南倒是沒有背叛,縱使他有一個十惡不赦的父親,莎士比亞仍然在他身上傾注了人世間的一切美好的品質(當然,把他帶走可以讓阿隆佐以為兒子死了)。

其實普洛斯彼羅,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認為是殘暴的,為了生活他役使凱列班,為了施展法力和實施復仇他命令愛麗兒為他做事——對這兩個角色,普洛斯彼羅都是以自己曾經的恩惠為由,簽下「賣身契」。然而,愛麗兒和凱列班又是極其不同的:身為普洛斯彼羅的得力助手,最能幹的精靈,普洛斯彼羅許諾給她的是事成之後的自由;而凱列班則是奴隸,是低人一等的醜陋的怪物。普洛斯彼羅不僅沒有許諾給他任何東西,也從來沒有在凱列班幹完活時讚美他(不像他會讚揚愛麗兒)——當然我知道凱列班幹得也不咋地。

於是這兩個角色走向了相反的路線。

愛麗兒繼續竭誠服務,最終得到了普洛斯彼羅許諾的自由,而凱列班只能留在島上。然而,愛麗兒存在的價值是幫他復仇,在他放下心中的仇恨,與敵人和解以後,愛麗兒重獲自由也是順理成章的。凱列班不一樣,他只有作為奴隸的價值。不像愛麗兒與普洛斯彼羅之間有相互的信任(精靈辦事得力,主人信守承諾),凱列班不僅不信任主人,更是密謀推翻他——普洛斯彼羅也不信任凱列班,更是叫他「魔鬼和你老娘生的怪物」。從這個意義上講,普洛斯彼羅既是暴君,也是仁君。

然後,普洛斯彼羅最終是寬恕了敵人們的。他說,愛麗兒是空氣,尚能同情敵人,自己作為人,更應如此。愛麗兒在幫助主人復仇的過程中,解開了主人的心結——比如通過撮合米蘭達和費迪南——讓主人放下了仇恨。所以,你也可以認為愛麗兒的自由是自己贏得的。

善惡有報,阿隆佐使計流放普洛斯彼羅,現在他自己也要面臨被篡位的危險。普洛斯彼羅是知道這一點的,所以他可以選擇讓Karma do the job,他自己來寬恕敵人。《死侍》里說的,成為英雄的幾個時刻之一,是寬恕你的敵人。我想倘若普洛斯彼羅像哈姆雷特一樣陷入仇恨的深淵無法自拔,恐怕普洛斯彼羅也就不是他自己了。

對米蘭公爵,放下仇恨,亦是放下過去。對我們亦然。我們每個人都被背叛,都有仇恨,然而復仇帶來快意卻不解開心結。在莎翁看來,人性里,理性的光輝是超於本能的復仇之上的,這也是他的作品裡一貫歌頌的主題。

選擇理性,去寬恕,不要對過去糾纏不放,不要懷著仇恨度過12年。讓命運女神把你的仇人帶到面前,然後聽他懺悔,然後寬恕他。

【演員的誕生】

之前在語文課上看過兩集《演員的誕生》,我當時以為,那裡聚集了全中國的年輕演員的演技巔峰。直到今天,我被打臉了。

開演之前,導演Tim先生和出品人王寧先生站到舞台前,誠懇地和大家說,由於身體原因,原定出演愛麗兒的演員董汶亮無法出演。該角色由剛畢業的年輕演員熱法伊力出演。熱法花了一整夜熟悉台詞,一天都在排練。20個小時的準備時間。希望大家可以包容他可能出現的忘詞,或是忘記動作。

然而,在我看來,熱法的表現是完全出乎意料的。說他「冠絕全場」一點兒不為過。愛麗兒在劇中是一個戲份很重的角色,熱法把小精靈的忠誠、對自由的渴望、以及對主人的信任演繹得淋漓盡致。開演時,濮存昕飾演的普洛斯彼羅走到台前坐下,有人竊竊私語「那就是濮存昕」——我心裡想的卻是「那不是濮存昕,那是普洛斯彼羅」。如果說濮存昕作為老戲骨有那種一出場就讓你覺得他不是演員,他是角色的氣場或者說能力,那麼經過一晚上的演出,熱法也可以說,他根本就是愛麗兒本人!

我在此不想多費筆墨去贅述我對熱法以及他演繹的這個角色的讚美,我知道無數的溢美之詞都將會是空洞無力且不完整的。我想說的是,對於一個年輕演員,可能一輩子都沒有這種剛畢業就被迫上場擔綱重要角色——還只有20個小時來熟悉台詞和排練——這種被迫的成長,是一輩子不可多得,不可複製的精力。對於演員,這就是一輩子都在盼望的暴風雨。成長都是被迫的,一陣暴風雨過去,雨過天晴,可能被迫就成熟了。

就像濮存昕老師最後說的,10年後,這個小夥子前途無量。

我看到了,真正的演員在暴風雨中的誕生。

【結語】

走在路上,腦海裡邊碼字,邊回想著中場休息時,樂隊的即興表演——一段敲手鼓的吼唱,以及一段彈吉他的呼麥——有點像《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里,濮存昕跟著吼唱的那個感覺。

到家已是23點,雖有困意,但仍想提筆記下今晚的所見所思所想。你懂的,趁著記憶還鮮活的時候。

走出來的時候,我去和導演握了握手,我和他說,這是一個極其美好的夜晚,向他及團隊致以最真誠的感謝。

人吶,總要經過暴風雨,才能學會寬恕,才能學會救贖,才能學會成長。

晚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繁衍之樹Kelutral 的精彩文章:

TAG:繁衍之樹Kelutr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