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巨齒鯊》:中美合拍的一次華麗冒險!

《巨齒鯊》:中美合拍的一次華麗冒險!

作者/千尋 斯塔西

《巨齒鯊》上映6天了,在《一出好戲》《愛情公寓》等同檔期影片競爭情況下,截止發稿,票房超過5.35億,單日票房將近9000萬。

海外市場的表現更加超預期。據了解,《巨齒鯊》在歐洲、拉美和東南亞絕大多數國家的票房均位於同期第一。

具體到海外單個國家,根據外媒報道,首周末,墨西哥市場拿下620萬美金;俄羅斯500萬美金,是華納在海外發行的最佳年度開畫,在印尼市場以230萬美金領先《金剛》34%拿下開畫頭名。這個成績也超過了《長城》《功夫瑜伽》,是所有中國演員主演的電影在印尼開畫最高一部。接下來還有諸多大市場,包括韓國、澳大利亞、法國、馬來西亞等國家會逐漸上映。

這部影片是典型的好萊塢經典模式,但其實背後的主要投資方是中國公司,華人文化旗下的引力影視。

而影片的劇本開發階段,中方的編劇團隊還擔當了劇本醫生的角色。影片男主傑森開玩笑說,很大程度上,它就是一部中國片。

在影片上映之前,因為投資額度大,不少人都為其捏了一把汗,認為《巨齒鯊》是繼《長城》這部中外合拍片之後的又一次冒險。不過,目前來看,《巨齒鯊》票房將會超越此前的《大白鯊》。

沉寂20年,曾經被迪士尼放棄

在《大白鯊》之後,好萊塢製作了大量關於鯊魚題材的電影,但《巨齒鯊》的項目卻一度擱置20年。這個過程經歷了什麼?讓我們從它的原版小說開始說起。

1995年,35歲的史蒂夫·阿爾騰(Alten)偶然間看到《時代》雜誌封面,一篇關於馬里亞納海溝,他突發奇想:如果一條大鯊魚在那裡,它還會那樣平靜么?當天晚上10點到凌晨3點鐘,Alten就開始動筆寫這本小說。

兩年後,他的恐怖小說《深海災難》問世,講述了一位古生物學家在超過36000英尺深的馬里亞納海溝,親眼看到一條長達70英尺的巨型鯊魚,並且為其命名。

這本小說出版後不久,1997年迪士尼就買下了其電影版權,但遲遲沒有推進,後來便放棄了該項目,理由是與當時迪士尼正在製作的另一部同類型影片《深海狂鯊》(DeepBlue Sea)衝突。

Alten後來又跟NewLine Cinema(新線電影公司)談過電影版權。這是一家知名獨立電影製片發行公司,1993年被現在的時代華納集團收購。但在2007年前後New Line Cinema經歷了一輪業務規模收縮,不得不放棄《巨齒鯊》項目。

就這樣,電影改編權重新回到了原作者Alten的手中。但他無暇顧及電影改編的事,繼續潛心創作,出版了五本關於「巨齒鯊「的系列書,講述了巨齒鯊幾代變更的故事。

直到2008年,「巨齒鯊」才找到新東家。製片人貝拉·艾弗里與Alten達成協議,買下小說改編權。

在此之前,迪士尼計劃將《巨齒鯊》改編成一個面向家庭的合家歡電影,而NewLine Cinema則想改編成驚悚片。在Alten看來,貝拉·艾弗里巧妙地將故事的發生地改成中國,並推動巨齒鯊更傾向PG13級別,而不是更加驚悚。

為什麼會選擇讓故事發生在中國,並添加中國元素?貝拉解釋說:「我在好萊塢做了很多年編劇,曾改編過一本講述中國工人革命的書《人的命運》,從那個時候開始對中國產生興趣。」

拿到版權之後,貝拉·艾弗里首先找了自己的導師Gerald R. Molen(吉蘭德·R·莫蘭),他是斯皮爾伯格的左右手,曾經做過《辛德勒的名單》《侏羅紀公園》等知名影片的製片人。

在讀過貝拉的劇本後,吉蘭德將其比作海洋版的《侏羅紀公園》,答應做影片執行製片人,並一通來到中國,開始謀劃搭建團隊的事。

為找投資,製片人8年間22次來到中國

但中國之行並非一帆風順。「巨齒鯊」項目1.3億美金凈成本(數據來自外媒)的投資畢竟不是一筆小數目,貝拉在8年間曾經22次來到中國,也被國內的巨頭公司拒絕,接連碰壁,直到她遇見引力影視。

因此,《巨齒鯊》成為引力影視的第一個和美國合拍項目。

由於引力影視是華人文化旗下的子公司,而從東方夢工廠的《功夫熊貓3》開始,華人文化對中美合拍片相對國內其他公司都更熟悉也更有信心。所以,《巨齒鯊》間接成為華人文化一部主推的國際電影項目。

這期間,貝拉的團隊又迎來了《阿凡達》的製片人科林·威爾遜;在華人文化和引力影視的幫助下他們找到了華納兄弟作為機構合作方。後來,華納兄弟推薦了《變形金剛》製片人洛倫佐·迪·博納文圖拉。

洛倫佐與團隊一起又敲定了執導過《國家寶藏》系列的喬·德特杜巴做導演。在後續的勘景工作中,決定在紐西蘭和三亞拍攝之後,順利成章地引入了《指環王》的製作團隊;影片的重頭部門特效團隊則請到了ScanlineVFX從頭至尾的參與,ScanlineVFX以製作《鋼鐵俠3》《華爾街之狼》《2012》等影片聞名。

「我們的團隊成員都是好萊塢大製作出身,知道如何在大預算下講好一個故事」貝拉自信地對娛樂資本論說。

1.3億美金的華麗冒險

《巨齒鯊》相比以往中美合拍最大不同是,是第一部由中方主投主控,從前期項目開發到後期製作全程主導的影片。

具體到中方與美方的投資比例,根據男主角傑森以及影片導演透露,中方佔比超過美方。「很大程度上它是一個中國的片子。」傑森笑道。

貝拉認為如果迪士尼拍出《巨齒鯊》,一定是過於和諧的老少咸宜版。而如果NewLine拍出《巨齒鯊》,則一定是過於驚悚的成人題材,她希望她的《巨齒鯊》是綜合兩者,以《侏羅紀公園》為藍本,打造有趣的驚嚇電影。

做一部希望中國觀眾和全球觀眾都喜歡,以中國為主要市場,做全球發行的電影。

影片在北美點映階段就吸引了一波自來水,翻看Twitter上反響,年輕人積極活躍。現在看來,不管是在海外發行方面,還是在影片口碑反響方面,《巨齒鯊》都顯示出了自己的實力。

貝拉認為,「我們與《侏羅紀》系列更像,在科學的基礎上,創造新鮮事物刺激娛樂觀眾。可以稱我們是『海洋版的侏羅紀公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資本論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遊戲:玩的是錢還是遊戲?
盈利2600萬忽變巨虧4.64億,電廣傳媒為何被深交所連環18問?

TAG:娛樂資本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