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首愚法師: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首愚法師: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首愚法師: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我們每一個修行人,修持大乘佛教的精神,隨時要把握兩句話,這兩句話對每個人都很重要,也算是對大家的供養。第一句:常樂柔和忍辱法;第二句,安住慈悲喜舍中。

這兩句話,我們要用到待人處事中,用到修法中。好比我們來參加打七,盤腿上座,一樣要常樂柔和忍辱法。你說打坐還要修什麼忍辱?是要修忍辱,我們修法的時候,要把咒語念得很貼切,一邊念一邊還要面對貪嗔痴慢疑的習氣,種種的妄想隨時來插播;色身上的業氣,酸脹麻痛也會隨時來干擾你。兩條腿不熟,哎呀,酸啊、脹啊、麻啊、痛啊,哎呀,怎麼時間那麼久啊?怎麼還不下座啊?你要忍辱,其實什麼叫忍辱啊?安忍,要能夠忍持,要能夠忍受。

尤其新參,怎麼老是念這幾句,念來念去,就是這28個字。如果你還沒有得到法味之前,你會覺得很單調。你念到有味道,那已經不錯了,享受在其中。所以,常樂,我們唯有心性柔和,心性柔和了才能夠忍辱,心性如果很剛強的話,不耐煩。

忍辱,不是說別人來侮辱你,別人來打你罵你,打坐修法還有誰來罵你;而是當妄想來了,想到一些不高興的事,越想越氣,這時候,你要把它化掉。要知道,這都是我們自己的業力啊!如果懷著一種慚愧、懺悔的心情來念咒,心就柔和了,我們一旦有慚愧心、懺悔心,就能夠忍受了。我們修法,要修得很歡喜,常樂,把這個咒語念得有味道了,心地很柔和了。能夠安住在這樣的境界中,那你就越修越歡喜。

首愚法師: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單調正好用功。別忘記了,我們的道風叫作簡樸親真,簡單容易入道。單,就純,單純單純,到了很單純的時候,清凈心就現前了,所以叫純凈。我們妄想紛飛太複雜,所以亂七八糟,顛顛倒倒,苦苦惱惱的。我們用最簡單的,老實持咒,把咒語的每一個字念得很清楚。不但要念得很清楚,要不斷的常樂,來持誦這個咒語。要曉得這是唯一轉化我們身心的最簡單的方法,再也沒有比這個更簡單了,可以把雜染的變成純凈的。

朴,就等於漂白了,通過做功夫,從雜染變樸素,樸素無華了,內心越來越純凈了。所以,我們要簡約到,把咒語的每個字念得清清楚楚,這是化繁為簡,轉化我們身心命運的一個妙法。我們很珍惜,念茲在茲,單純慢慢呈現出來了。從簡到朴,樸素無華就是清凈,心一清凈就柔和了,調柔得比較好了,能夠忍受這些,不但不覺得寂寞,而且是享受寂寞。

要懂得享受寂寞。這法讓我安心立命,咒語就越念越親了,不是冤家。哎呀!念得枯燥無味,哎呀!過年期間,人家去吃喝玩樂,我幹嘛綁自己,過那麼單調的生活。嘿!你要感謝你的善根,讓你懂得有道心來修法,所以越念越親,這親是念念分明,念得很親切,念得很柔和,念得很歡喜,所以叫作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跟道相應了。

首愚法師: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這是我的福報,這是我的智慧,看自己越看越可愛,要懂得自我欣賞,叫孤芳自賞,就安住在慈悲喜舍中。舍的乾乾淨淨,舍到念念本空,大道不就現前了?你抓雞,也要舍一把米啊!所以要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在慈悲喜舍中,念得很歡喜,慈心無量,悲心無量,喜心無量,歡歡喜喜的,念念分明。

到了念念分明,你一定是慈心無量,悲心無量,喜心無量。到了念念本空,是舍心無量,捨得乾乾淨淨,念念本空嘛,不是連空也空嗎?這兩句話,大道在其中啊!

各位,能夠修行的人,善根不深厚,哪能修得了行?我們修行,要反其道而行,我們凡夫順著習氣而行,那是依識不依智。我們修行,是依智不依識,依照我們的智慧,依照我們的理性,依照我們的覺性,慢慢來轉化自己的習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思修佛學 的精彩文章:

首愚法師:准提法本《警策序》祥解
止的禪修並不等於念頭的停止

TAG:聞思修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