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馬占山齊名的東北抗日名將,一個佔山,一個占海
說起九一八事變後的東北抗日名將,很多人都會想到馬占山。這位鐵骨錚錚的東北漢子,獨自撐起了黑龍江抗日的大旗,打響了東北抗戰的第一槍,受到了全國人的敬重。
其實,在東北還有一個跟他齊名的抗日名將,而且兩人的名字還相映成趣,一個叫馬占山,一個叫馮占海。
在當時的東北,老百姓還編了一句順口溜,說:「馬占山,馮占海,一馬占山,二馬占海,山海關外,排山倒海。」
如果說,馬占山是黑龍江抗日第一人,那麼,馮占海就是吉林抗日第一人。
馮占海是遼寧錦州人,他有個大名鼎鼎的姨父——張作相,東北軍僅次於張作霖的二號人物。
按理說,有張作相這樣的姨父,馮占海在東北軍還不是一步登天?但馮占海很有志氣,沒有利用姨父的權勢往上爬,而是選擇去基層當兵,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最後升到了奉軍衛隊團當團長。
馮占海的能力還是非常強的,衛隊團原本有點烏煙瘴氣,但經過他的改編,隊伍風貌煥然一新,兵員也發展到了3000多人,各種武器也都很齊全,在奉軍里算是非常強的。張作相就說過:「有占海這支軍隊,奉軍誰都不怕,日本人來了也一樣!」
因馮占海的出色能力,連日本人也對他青睞有加。九一八事變後,有個叫熙洽的滿清遺老,投靠了日本人,當上了吉林省的長官,因熙洽曾在馮占海升任衛隊團團長時起到了重要作用,就以「恩人」兼長官的身份,多次對馮占海勸降,說只要你歸順皇軍,就可以出任吉林省警備司令。
馮占海數次拒絕後,熙洽又給他寫了一封信,說你如果不想留在國內,可以安排你出國學習,所有費用報銷,可如果你繼續跟關東軍作對,日本人說了,絕不會留你這條命。
馮占海一把把信給撕了,扔在地上踩了幾腳,對大家說:「我是中國人,馬革裹屍是軍人榮幸,我要是怕死,早就投降鬼子了,還用得著他熙洽來勸降?我志在把日本人趕出中國,就是殺了我全家,也絕不低頭!」
1931年9月底,馮占海在老營盤地區正式通電抗日。熙洽很生氣,勾結鬼子,派出偽軍要「剿滅」馮占海,結果反而被馮占海把偽軍給剿了。對於偽軍俘虜,有人說全部殺掉,以儆效尤,馮占海卻把他們都給放了,說:「你們也都是東北人,願意抗日的跟著我,不想再打仗的可以回家,但是,誰要是敢再當漢奸,下次碰到絕不留情!」
結果,偽軍們大多數都留了下來,甚至有的還去舊部招降隊友,跟著馮占海一起抗日。
馮占海帶著一萬多名抗日義勇軍,在白山黑水間神出鬼沒,打鬼子,除偽軍,聲勢極大,讓日偽軍聞風喪膽。
不過,馮占海在日軍的眼皮子底下打游擊,物資補給是個大問題,仗打得越多,後勤就越緊張,最後只好率軍撤到熱河省開魯縣休整。
當時主政熱河的是湯玉麟,不是個好東西,考慮的不是抗日,而是擔心馮占海趁機佔了他的地盤,就想把馮占海趕出熱河。最後還是張作相出面,湯玉麟才勉強答應讓馮占海留在熱河。
張學良聽說後,也很支持馮占海,明裡暗裡給他提供了大量軍援。
馮占海一心抗日,但沒想到得罪了國民黨的一些大人物,處處受制,深感報國無門,不得不退出軍界,去了雲南昆明經商。
直到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又想起了馮占海,想讓他出任吉林省保安司令,回吉林主持大局。但馮占海當然不會聽老蔣的,說:「我這輩子沒少打仗,但槍口對準中國人的仗,我沒打過,以後也不會打。」
建國後,馮占海接受了新政府的邀請,出任吉林省體委主任,終於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看到家鄉煥然一新的面貌,不禁老淚縱橫。
1963年,馮占海身患癌症,臨終前對兒女們說:「我是從吉林北山開始抗日的,就把我埋在那裡吧,讓我有始有終。」並叮囑他們說:「我的身後事,一切聽從組織安排,不許提任何要求。」
1963年9月14日,馮老將軍與世長辭,享年64歲。


※都知道小鳳仙與蔡鍔的故事,但很少有人知道她後來的遭遇
※這對夫婦如果參加授銜,丈夫至少是大將,妻子至少是中將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