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很swag!薯片和可樂20年不漲價的秘密原來在這兒……

這很swag!薯片和可樂20年不漲價的秘密原來在這兒……

如果你是90後,你肯定還會記得每天放學後在學校門口買的「垃圾食品」中的「至尊寶」吧?沒錯,就是它!牛板筋王者!

小編沒有記錯的話,當時價格是5毛錢一包,每天放學的必備小吃,辣到鼻涕流到嘴裡了都不知道……在衛龍辣條「崛起」之後,這些所謂的「垃圾食品」又再一次作為童年的記憶回到我們的視線中,淘寶上一搜,嘿!還真沒漲價。13塊20袋,泡椒牛板筋和泡椒臭乾子應有盡有,隨意搭配,算下來一包0.65元,姐買得起!

而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感嘆,「××又漲價了」,比如……

房價:不同的城市多則3-4倍,少則1倍。像北上廣,十餘年間竟翻了十倍;

一根油條:從1塊錢變成幾塊錢,貴了2-3倍;

一碗速食麵:從3塊錢變成5塊錢,貴了接近1倍;

理一個髮:從10幾塊錢變成了30多塊甚至更貴,貴了至少2倍;

然而,據網友說,最典型的「不漲價」還是可口可樂和薯片,20年前,一瓶可樂是3塊,一包薯片是3到5塊,而現在,還是一樣。

看起來像是沒漲價,其實只是一種障眼法,因為它們已經暗中「縮水」了……近年來,食品分量「縮水」已經成為食品行業的明顯趨勢。為了變相漲價,食品企業使出了渾身解數,簡直是花樣百出。

在包裝外觀、大小和售價都維持在原來水平的前提下,食料份量減少。實際上,這是一種比較低調的變相漲價——意味著同樣份量的食品比以前更貴了。消費者花費同樣的錢,實際能買到的東西卻越來越少。

細心的網友肯定已經看到了,我們國內售賣的易拉罐裝可口可樂凈含量已經從一開始的355毫升減少到330毫升。要知道,在中國碳酸飲料市場,可口可樂佔45%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 。在全球市場上,可口可樂更是佔據了48%的市場份額,品牌價值達700億美元。

但也不得不承認,雖然容量變小了,但可口可樂在這個夏天的顏值可謂是「爆表」!資深粉絲想說少了我也喝!

有網友表示,麥當勞的漢堡也越來越小了……

還有一個更搞笑的事兒。2017年,著名的瑞士山峰巧克力(Toblerone)的忠實粉絲集體「炸窩」了——相鄰「山峰」的間距被拉大,密集聳立的群「山」消失了,稀稀拉拉的「小山包」們顯得分外孤獨。

很明顯,生產商減少了巧克力的分量,消費者大呼被騙。

然而,山峰巧克力的合作夥伴公司(Mondelez International)卻在臉書上辯稱:「把『山峰』做得更小、更稀是為了讓你們能買得起。」

想要分量少,還可以利用包裝來實施「障眼法」。雖然客觀地說,出於保鮮和防止食品被擠壓變形的需要,在食品包裝里加入填充物有時是必須的。

然而,企業減少食物分量後,會通過增加填充物使產品外觀看起來跟原來大小相同。薯片是過量填充物的重災區之一。由於薯片易碎,生產商往往會給包裝袋充入一些保護性氣體但是,當薯片減少時,氣體就成了多餘的填充物。

怪不得我說吃的薯片感覺越來越少,一會就吃完了……真是打開包裝先放氣,發現薯片少的沒天理!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還有更「奸詐」的在後面……

此外,在食物分量縮水的前提下,過度包裝問題更為突出。而月餅則是過度包裝的重災區。據某月餅生產企業的員工反映,該廠某款月餅售價達到436元,其包裝及配套商品成本高達200多元,遠高於月餅本身的實際生產成本。

相比之下,街邊小店那種散裝的月餅,豆沙的、棗泥的、五仁的、玫瑰絲的,每一種都好吃到不行。而現在精品包裝里什麼蟹肉味、臘肉味的月餅也只能噹噹禮品了吧。這種類似的食品過度包裝,不僅擠壓了對食物材料的投入,而且造成了驚人的浪費。據環衛部門統計,北京市每年產生的近300萬噸垃圾中,有60萬噸左右為可減少的過度包裝物。

並且,我國產品包裝的整體回收率不足總量的20%,遠低於發達國家50%~60%的平均回收率,這也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其實,不僅是在中國,食品出現「縮水」情況的還有日本。今年1月,推特上就出現了個標籤#くいもんみんな小さくなってませんか(「日本的食物是不是都縮小了」),在這個標籤下面有不少日本網友分享了自己買到的容量縮小了的零食、罐頭、咖啡之類的食物。

容量縮小的鯖魚罐頭

容量縮小的咖啡

這個現象引起了日本NHK電視台的注意。NHK電視台報道了部分在SNS上引起話題的容量縮水的食物,像下面這種包裝的飲料,原本容量應該是1升的,但實際上現在只有900毫升

之後,NHK電視台也來到了給關西各地便利商店供給飯糰的製造工廠,深夜在工廠的一個角落裡面,工作人員正在嘗試把飯糰的重量從100克降低到95克

製造廠的社長表示「從3年前開始,大米的價格就上漲了3成。這個工廠每年需要1200噸,每千克上漲10日元的話,那就是1200萬日元,上漲30日元的話就是3600萬日元,工廠的負擔也以這樣的形式在增加。」

如果在原材料上面減少5克的話,作為消費者不會那麼容易發現,但是對製造商來說,即使只是稍微減少了一點點,也意外地難做到,因為包裝的時候會看起來扁塌塌的。

NHK電視台也採訪了多家廠商,發現大部分的回答幾乎都是「原料價格上漲」。如果中國國內有電視台去調查的話,會是個什麼樣的結果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牛財經 的精彩文章:

為國生娃!法國鼓勵生育堅持60年,每年補貼830億歐元……

TAG:金牛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