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小米遊戲滑鼠體驗:MIIIW 仍走在探索精品的道路上

小米遊戲滑鼠體驗:MIIIW 仍走在探索精品的道路上

從命名上來看,這款滑鼠的定位是遊戲滑鼠,但是最吸引我的,卻是他的有線與無線雙模切換的特點。

我個人不是一個 PC 遊戲愛好者,因為 PC 遊戲和手游大多呈現出 快消、即時反饋 等特點,這會讓我覺得人很浮躁,所以小米遊戲滑鼠在在我這裡更多的是充當日常使用和工作的角色。

在連接上,小米遊戲滑鼠可以做到向左有線向右無線,那麼在遊戲體驗和工作使用的天平中能否做到二者兼得呢?

小米遊戲滑鼠 出自米家生態鏈旗下的米物科技,米物科技已經為小米貢獻出多款滑鼠和一款滑鼠墊,所以 小米遊戲滑鼠 並不是剛上桌的新玩家。

小米遊戲滑鼠 相較於常規的滑鼠不同在它多了一枚 瞄準鍵,雖然 非常規 但是很多人用該都使用過或者見過,原理是:當玩家在遊戲中按住瞄準鍵時,DPI會被調整到預設好的低數值上,指針的移動距離和速度變慢,進而抵禦手部抖動帶來的瞄準偏移。

但僅僅這是這顆按鍵的話,並不是我們在遊戲中常說的「壓槍」

瞄準鍵只能幫助你消除滑鼠物理上的移動帶來的「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但是遊戲中軟體層面的模擬開槍抖動,仍然需要靠玩家自身進階的鍛煉操作,或者利用到小米遊戲滑鼠的其中一個中控 意法半導體的STM32f072 ARM處理器,具體我們後面在介紹。

另外一點差異化,就是 小米遊戲滑鼠 設置了兩個 DPI 調節按鍵,一個點負責調高檔位另一個負責調低檔位,這一點差異化應該也是為了遊戲而服務的,幫助玩家在遊戲中更效率的調到合適的檔位。

小米遊戲滑鼠 的包裝也是我近幾年來看到的比較「清流」的包裝風格,但我認為這也是好事,消費者付出的而成本更多的被投入到了產品本身,而不是包裝這種營銷附加值。

開箱內容只有 滑鼠本體、數據線、說明書 ,數據線採用了編織外包,看起來會更有品質感一些,但是我認為加入磁屏蔽環或許會更好。

小米遊戲滑鼠 的工業設計風格是屬於 方正、線條硬朗的,甚至說看上去會有一絲「 商務 」,所以在初次接觸之後,可能會留下手感並不上乘的印象,但是事實上除了裙側的兩個按鍵因為線條凌厲會帶來比較明顯的刮手感之外,滑鼠整體的手感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在體積上也不屬於小鼠,手掌可以比較舒適的在滑鼠上攤開,不會有使用小鼠帶來的酸累感,我的手掌大小在成年男性中雖然偏小一號,但依舊偏愛大鼠的手感。

因為有內置電池,所以 小米遊戲滑鼠 139g 的重量對於女性來說可能會略重,就我自己感受而言,只有「抬起」這個動作才會讓我感受到 小米遊戲滑鼠 的重量,僅僅是滑鼠的話和其它滑鼠相比差異不大。這和底部貼著的一大塊印有「MI」logo的特氟龍材料的腳貼,應該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特氟龍材料具有:自潤滑性 具有塑料中最小的摩擦係數,是理想的無油潤滑材料; 表面不粘性 已知的固體材料都不能粘附在表面上,是一種表面能最小的固體材料; 耐大氣老化性 耐輻照性能和較低的滲透性 長期暴露於大氣中,表面及性能保持不變,是比較理想且優質的腳貼材質。

從這點來看,小米遊戲滑鼠在用料上還是比較下功夫的,我本想拆解一下看看內部用料,但是因為需要撕下腳貼,所以作罷,但是萬幸我在遊俠網硬體頻道找來了一下拆解的內容。

從 PCB 最下一層慢慢往上看,我們可以看到左右按鍵的微動按鈕才用的是 歐姆龍7N(20M),2000萬次點擊耐用度,在目前的滑鼠配置的而選用中是比較常規的操作,這個微動特點和優點是:行程適中,壽命可靠,有清晰的按鍵反饋感。

瞄準鍵選用了 凱華的藍點微動,和凱華黑點微動參數一樣,壽命也是500萬。另外我們還可以看到中間的滑鼠滾輪使用的編碼器,是凱華的紅心9mm編碼器,這顆編碼器手感一般阻尼感輕,使用壽命有80萬次。

側鍵和滾軸中鍵採用這款 凱華的黑點微動,壽命500萬次,微動按壓力比較輕,鍵感清脆。小米遊戲滑鼠這點做的比較不錯,在這些不太常用的按鍵上也立下了較高的標準,有些滑鼠因為這些按鍵不太常用,所以處理的就很粗糙,大多都是手感肉而軟。

感測器部分採用的原相PMW-3330DM感測器,最高7200DPI靈敏度,150IPS最高跟蹤速度,30G加速,低於3%的解析度偏差率,在滑鼠常選用的感測器中,是屬於中高端的。而在黑色的 PCB 板我們還可以看到印有 MIIIW 的 LOGO。

雙主控方案,其中左上角小一點的是 NUC121 ARM 這款主控晶元比較常見,大多外產品都會用到這個系列的主控,最高運行50 MHz,內置32 KB Flash、8 KB SRAM、12位 ADC。

另一個較大一些的主控是 意法半導體 STM32f072 ARM 處理器,32位運算精度,48MHz頻率,這枚處理器的優點是處理速度快,而且可以處理複雜的編程指令,應用到遊戲中可以減少按鍵的延遲,同時編程功能強大,意味著滑鼠可以實現自動壓槍等複雜的宏定義。

就拆解的情況來看,滑鼠內部的多根加強筋,複合 PCB 的模塊化合理設計,核心元器件的選配,都呈現出不管是用料還是做工,小米遊戲滑鼠都在向高端滑鼠在靠近在探索,而在發售兩個月以來也有過249這個定價過高的聲音,但就硬體和價格之間的權衡來看,定價略高這一評價還是有失偏頗的。

在軟體驅動管理方面,小米遊戲滑鼠是我使用的第一款,在 Win 和 MacOS 兩個平台下,驅動能夠做用戶體驗步調高度一致產品。驅動管理界面簡潔明了,直擊各功能模塊,沒有一絲冗餘。

驅動管理工作在滑鼠接入電腦的狀態下,通過 2.4Ghz 發射器與電腦相連,管理界面會提示找不到設備。

主頁欄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功能,主要是對產品的廣告和介紹。

按鍵設置欄可以對機身六個按鍵進行功能的映射,按自己的喜好調整好各按鍵映射的功能後,設置好的配置文件會存入滑鼠機身的板載內存,脫離軟體和有線連接依舊按照你個人的設置正常工作。在 Mac 版驅動的下載頁面下有個評論,說 Mac 不支持自定義按鍵宏,但是在我的實際測試下是可以行的,大概是官方更新了版本吧。

我將瞄準鍵自定義成了 呼出啟動台 ,非常方便。

燈光設置則可以對,滾輪上的燈和滑鼠尾部的燈分別單獨設置,因為滾軸處只有一顆燈,所以沒辦法實現,尾燈的那麼多樣的燈光效果。

在指針速度設置欄中,回報率是默認最大1000,DPI 靈敏度官方推薦了四個預設檔位,這些設置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更改,而這些設置也同樣關乎了滑鼠在無線模式下的續航情況。

以上全部就是此次針對小米遊戲滑鼠的體驗分享,小米遊戲滑鼠是目前國內少有的在外形設計上沒有去抄襲雷蛇或者羅技的,希望在未來探索精品的道路上可以走的更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面對 Apple Music 猛攻,Spotify 能否保住全球老大?
麒麟 710 晶元首秀,華為發布 nova 3/3i 兩款新機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