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邦對謀臣說:封你為齊王,謀臣:給我留縣就好,卻因此沒被誅殺

劉邦對謀臣說:封你為齊王,謀臣:給我留縣就好,卻因此沒被誅殺

劉邦對謀臣說:封你為齊王,謀臣:給我留縣就好,卻因此沒被誅殺

劉邦從一個小小亭長成長為天下之主,除了他自己的隱忍謀略之外,更多的要歸功於他手下的三個謀士。這三個謀士分別是韓信、張良和蕭何。這其中尤其是張良,對劉邦幫助最大,若是沒有他在鴻門宴設計,讓劉邦得以逃出生天,恐怕劉邦早就死在項羽的刀下了。張良運籌帷幄之間,幫助劉邦打敗一個又一個敵人,最終讓他登上皇帝的寶座。

然而世上皇帝多無情,尤其是劉邦這種出身微末的潑皮無賴,共患難可以,但同享福不行。張良作為大謀士,自然深諳此理。因此,在一次劉邦對他的試探之中,張良選出了正確的選擇,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劉邦稱帝之後,開始論功行賞。這時的他滿臉仁義,對自己的功臣們往往是笑臉相迎,絲毫沒有皇帝的架子。但張良明白,劉邦絕不是一個仁慈之輩,此人心計重重、陰險狡詐,是典型的笑面虎。

因此,當劉邦要賞賜給張良齊國之地,讓他當齊王並領三萬戶食邑之時,張良瞬間覺得背脊發涼。按理說,被封賞如此高的爵位和食邑,說明了皇帝對自己的重視,正常人應該高興才是,但張良卻完全開心不起來,因為他深諳劉邦疑心重重的性格。劉邦之前封賞時,非常偏向那些從小沛也就是他家鄉就跟著他的部下,而對那些中途加入他陣容的人抱有疑慮。

張良知道,劉邦一直都對自己存有戒心。因為張良是名門望族出身,是典型的儒家士子,出身很高,而劉邦年輕時卻是鄉里的無賴。患難時劉邦還可以不在乎,但當劉邦稱帝後,他一定會想起兩人之前的地位之差,從而心生不滿。更為重要的是,張良一開始是韓王的人,與項羽也有交集,之後才機緣巧合到劉邦手下做事,因此劉邦對張良一直沒有完全信任。

所以這一次封賞表面上是劉邦論功行賞,實質上卻是一次對張良的試探。面對劉邦的試探,張良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自己決不能接受,因為一旦接受這麼大的封地和食邑,自己的實力將會大增,到時候劉邦一定會對自己更加懷疑。但若是自己完全拒絕,劉邦也會懷疑自己會不會有什麼謀劃。因此,張良最後決定,拒絕齊王的封賞,張良對劉邦說:「齊國領土太大了,我管不下,把留縣封給我就好了」

此地對兩人意義非凡,這裡是劉邦與張良最初相遇的地方,同時也有一語雙關之意,即「留」意。這既打了一手感情牌,又表明了張良對劉邦的忠心,一石二鳥。果然,聽到張良的請求,劉邦露出笑顏。

到了留縣之後,張良待在府中,飲酒詩賦,風花雪月。哪怕劉邦去找他詢問治國之策,他也笑著說問蕭何和陳立足以。關於此事還有一個故事,說張良來到留縣之後劉邦仍舊不放心,想殺了張良。他便派人去打探張良平日都在幹些什麼。張良一看到使者前來,神色鎮定,拉著他就開始飲酒,喝完酒還作詩,完全是一副悠哉模樣。使者說:「留侯,皇上覺得你的封地太小,想給你封一個更大的地方,你意下如何啊?」張良笑著擺手說:「我一個書生而已,留縣我都經常迷路,哪裡需要那麼大的封地啊。」

使者回去復命,將張良原話複述給劉邦,劉邦聽完便打消了殺張良的念頭。久而久之,劉邦對張良愈發放心,張良才得以保全性命。反觀韓信,不假思索地便接受了劉邦的封賞,還手握重兵,最終落得身首異處的悲慘結局。而蕭何也死在呂后手中,令人唏噓。

劉邦稱帝之後,瘋狂屠戮舊臣。他為了穩固劉家天下,把當年跟著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幾乎殺了個遍,可張良卻在這場政治風暴之中活了下來,足以可見其智謀高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給人神秘的境界 的精彩文章:

TAG:給人神秘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