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科技助力修復,讓文物重新閃亮登場!

科技助力修復,讓文物重新閃亮登場!

一部電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讓神秘的故宮連同神秘的文物醫院、文物醫生,一起走入大眾視野。在金藝橋藝術空間的日常工作中,我也更多了解到了文物修復的社會意義與價值。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所以文物是有生命的,文物修復的意義就是使其重生。而人在修復文物的過程中,也總要想把自己融入「物」中。

科技助力修復,讓文物重新閃亮登場!

科技手段助力文物修復

平時在博物館中所見到的展品,大多數精美絕倫,事實上,還有更多數量的文物藝術品,曾經深埋於地下,當它們重見天日時,卻常常已經面目全非: 或殘破不全,或擠壓變形,有的甚至是一堆破碎的銅片。如果不做修復,它們可能永遠棄置角落,沉睡在庫房,現實的創傷讓它們很難展現歷史上曾經擁有的燦爛光輝。

科技助力修復,讓文物重新閃亮登場!

修復前的明中後期青花大盤

在中國,文物修復技術也是一門古老的傳統技藝。早期的文物修復與文物複製技術並存,據史料記載,最早的文物修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出土青銅文物表面存在大量補鑄、焊接痕迹,都是原始修復技術的佐證;而在歐洲,直到1888年,德國皇家博物館建立世界上第一個文物保護實驗室,標誌著現代科學技術正式進入文物保護領域。

科技助力修復,讓文物重新閃亮登場!

修復的明中後期青花大盤

在世界各國為文化遺產保護制定和完善文物保護法令和法規的同時,採用科學技術方法和手段保護文化遺產的文物保護科學技術和相關組織也得到快速發展。1921年英國大英博物館建立文物保護實驗室,1930年法國盧浮宮建立文物保護實驗室,1945年波蘭哥白尼大學設立文物保護專業,1946年在法國成立國際博物館協會,

1950年英國倫敦成立國際文物保護協會,1959年在義大利羅馬成立國際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歷經一個多世紀發展,文物保護中科學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在考古現場文物保護、館藏文物環境檢測、文物病害分析檢測、文物保護修復等多個領域都不斷有新的儀器設備和分析方法湧現,產生了很多具有意義的成果,有力地推進了文物保護科技的發展。

文物藝術品的價值

文物藝術品凝結著人類的智慧和精華,蘊涵了巨大的社會價值,現代文物修復技術繼承和發揚了傳統修復工藝,融合了現代修復理念、材料、技術工藝,創造了全新的再生價值:其一是美學價值,也就是審美價值,是藝術品的內在價值。文物藝術品看上去讓人產生幸福感,帶來好心情,進而凈化靈魂、陶冶性情,這種享受是心靈共鳴的享受。

接觸藝術品,也是在接受人類精神的洗禮,身心沐浴其中,感受蘊含其中的激情,從而激發創新力,更加懂得愛,懂得生活,懂得生命的價值,激勵自己投身現實中的事業,奮發向上,積極有為。

其二是文物藝術品的文化價值,文化孕育藝術。一個區域的藝術受到自然、人文、傳統的影響而各有體系。從承載文化的角度看,文物藝術品是最為貼近文化發展脈絡的承載形式之一。好的文物藝術品可以超越區域、言語的障礙,成為不同文化體系間溝通交流的鮮活素材。

其三是文物藝術品的經濟價值,藝術品經濟價值必須以藝術品的美學價值為基礎。沒有內在的美學價值就無法稱之為藝術品,藝術品的經濟價值便無從談起。藝術品作為藝術勞動的成果,藝術家所賦予作品的內涵越豐富、越生動、藝術語言表達得越獨特、藝術技巧的難度越大,其作品的現實經濟價值就越高。目前,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已成為我國整體市場經濟框架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物藝術品修復後的經濟價值,常常增值為其修復之前的5倍到10倍,已是業界常見慣例。

其四是文物藝術品的歷史價值,文物藝術品都是特定歷史的承載、見證、傳續。文物藝術品不僅成為當時人們學習知識和娛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今天的人們解讀當時的歷史,提供了一把重要的鑰匙。因此,文物藝術品自身的歷史價值極其珍貴,有很多是無法用價格來標定的「無價之寶」。

其五是文物藝術品的社會價值,精神生產應以物質生產為基礎,時代與環境也必然影響創作。任何一件文物藝術品,都是當時的藝術家對時代的思考和感受,彰顯了彼時代的精神風貌,反映了所處社會的意識形態,這種創造性不僅豐富了社會產品,而且使社會的發展趨向於和諧和美。

科技與藝術的融合,創造了文物藝術品修復的重生價值,「藝術越來越科技化,科技越來越藝術化,兩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將于山頂重逢。」這是福樓拜當年的預言,在文物藝術品修復事業中,我們不僅見證了科技與藝術融合的實踐,也看到了創傷累累的文物藝術品經過「文物醫院」的精心「療治」後再現往日風貌,其間的幸福無以言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藏天下 的精彩文章:

王安石的故鄉如今竟是這般模樣……
「喚醒」沉睡千年的兵馬俑

TAG:樂藏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