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科學家稱之為 「小偷」,能穿過任何物質,或與宇宙的起源和黑洞有關

科學家稱之為 「小偷」,能穿過任何物質,或與宇宙的起源和黑洞有關

我們人類雖然活在這個世界上,但是對這個世界了解甚少。起初我們以為原子最小,最後又發現了電子,中子,和質子,以為這就結束,然後夸克的影子又浮現出來,至今我們無法知道構成這個世界的物質最小物質是什麼,只知道目前還有很多未知的粒子沒有被發現,就算知道它的存在,我們也達不到那種技術能看到它們。例如我們目前都無法確認光裡面有什麼一樣,除了光,科學家們還特別想了解下下面這個粒子。

中微子是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粒子之一,它和光子一樣都具有光速,或許還快,不同的是中微子似乎可以穿透任何物質,與其他的物質存在的相互作用非常小,它是由物理學家泡利在1931年提出。在進行β衰變過程中,他發現能量發生了虧損,根據能量守恆定律,這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除非有其他物質將能量帶走,因此泡利將這個未知物質稱為「小偷」,也就是後來的「中微子」。雖然知道了它的存在,但是一直到1956年,科學家才觀測到它,期間歷經了20多年。

中微子如今被稱為宇宙中的「隱身人」,因為很難發現它的蹤影,據估計每秒鐘通過我們身體的中微子就有1000萬億個,而且這只是太陽體內散發出的中微子。科學家推測中微子的存在或許與宇宙的起源有關係,或者黑洞的邊緣也有大量的中微子,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它的科研價值將不可估量。

為了捕捉到中微子,日本和美國的100多位科學家在神岡町地下千米處廢棄的鋅礦坑中建立一個裝有5萬噸水的水池,並在周圍放置了1.3萬個光電倍增管探測器,這個裝置就叫做超級神岡探測器。其目的是當中微子經過水池時,由於水中有大量的氫原子核,那麼中微子和氫原子核撞擊的幾率就提高,這時產生的光子會被光電倍增管探測器捕獲、放大,並通過轉換器變成數字信號送入計算機,收集到的數據供科學家們分析。最終他們發現了「中微子振蕩」現象,也就是中微子在飛行的過程中還會變成其他種類的中微子。

而最近科學家再一次在南極的冰立方探測器中發現了一種超高能中微子,這是首次發現太陽系外的中微子,它的能量大概有1000TeV(1千萬億電子伏特)。未來中微子會是怎麼樣的呢?相信隨著科學家的深入研究,它的性質和作用也會被當初發現原子一樣,慢慢的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陽光一束 的精彩文章:

一顆在太陽系內部的星球,有大量的能源儲備,或有高級文明潛伏
雖然還未被證實,但它卻可能可以解釋人類找不到外星生命的原因

TAG:陽光一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