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降噪隨行,用過大牌索尼WI-1000X,我嘗試了聆耳Linner NC50

降噪隨行,用過大牌索尼WI-1000X,我嘗試了聆耳Linner NC50

七夕即至,你的禮物挑選好了嗎?如果送膩了香水、皮帶、包包、剃鬚刀等,不妨考慮送送能提高生活品質的無線藍牙降噪耳機。那麼聆耳Linner NC50與索尼WI-1000X這兩款頸掛式藍牙降噪耳機,到底哪款更能打動Ta的心,更適合作為七夕禮物呢?下面我們對比一下這兩款降噪明星單品找出答案吧。

外包裝、配件

兩款耳機的包裝大同小異,都是採用翻頁式紙盒,包裝盒上包含了品牌LOGO、產品名稱、特點、參數等信息。只是索尼WI-1000X紙盒外面還多了一層白色紙盒,聆耳Linner NC50翻頁內側有所有功能按鍵的操作說明。耳機主體被厚厚的海綿包裹保護,配件也一應俱全。在包裝方面兩者並無差異。

配件部分,聆耳Linner NC50和索尼WI-1000X都配了不同規格的硅膠耳塞,前者配的是耳塞和耳掛,後者則是混合耳塞。都是採用柔軟的硅膠材質,充分考慮到了不同大小耳朵使用的舒適性。收納袋方面,Linner NC50使用的是絨布束口收納袋,索尼WI-1000X則是常規拉鏈口的尼龍布收納袋。我個人可能更喜歡束口收納袋,感覺很方便,只是絨布材質可能容易沾灰。

以上這些配件,日常使用中已經足夠,索尼WI-1000X還多了一根音頻線和飛機轉接頭,可以在耳機沒電的情況接入聆聽音樂和在飛機上使用。如果是經常飛來飛去的商務一族,可能轉接頭很必要,我自己坐飛機的機會比較少,反而感覺有點累贅。所以,配件這一塊基本沒有相差,就看自己的實際使用需求了。

外觀、細節

NC50的耳機線材為柔軟的硅膠材質,表面噴有類膚塗層,光滑細膩。與頸部接觸的部分,線條自然貼合,且內側有細小紋路,可以提升透氣性。 材質方面,頸圈兩側(即比較粗的部分)採用了仿皮革觸感的塑料材質,中間部份內外側材質不同。可能是考慮到舒適性和耐看性,內側是柔軟的仿皮革材質,外側則是金屬,會顯得更精緻些。

雖然兩款耳機都是項圈式,但還是有很大差異的,一個是軟項圈柔軟可彎曲收納,一個是硬項圈無法摺疊,聆耳Linner NC50整體相較於索尼WI-1000X要顯得秀氣,這一點在重量上也體現得非常明顯,前者36g,後者61g,足足相差了25g,當然這也跟耳機機體內置模塊的多少和大小相關。

機身細節部分,聆耳Linner NC50是一體成型,整個耳機線條很流暢,除了右側的降噪模塊和左側的電池模塊略大,影響了它的整體秀美感。耳機磁吸設計,可以將耳塞吸附在一起,避免晃動。索尼WI-1000X更像是兩件套,左右耳塞通過有線的方式連接到頸帶的兩側。理線槽的設計,掛在脖子上不用時可以把線嵌在凹槽裡面,可以避免它亂晃。但我有點擔心理線槽容易積灰,不好做清潔。

按鍵方面,Linner NC50所有按鍵都在耳機右側線體,由開關機按鍵、降噪按鍵和一段經典的三段式線控組成。開關機按鍵在降噪模塊的側面,降噪按鍵則在正面。三段式線控在降噪模塊下側的線體上,涵蓋了音量調節鍵和多功能按鍵。所有按鍵均作了凸起或內凹設計,可以靠右手大拇指盲操,很方便。索尼WI-1000X的所有按鍵都集中在頸圈兩側,所有操作按鍵採用凸出式設計,能明顯感覺到,也是為了便於盲操作。常規按鍵如電源鍵、音量調節按鍵和播放/暫停按鍵分布在耳機左側內壁,降噪按鍵則在耳機右側。按鍵手感方面,應該是為了防止操作時誤觸按鍵,有點偏硬,需用力按下才行。

降噪及音質

一個是國產降噪品牌的領先者,一個是國際大牌,降噪效果和音質有什麼不一樣呢?是否國產品牌就一定不敵國際大牌呢?讓我們繼續往下體驗一番。

聆耳Linner NC50按下降噪按鍵,隨著滴的一聲,彷彿進入了另一個小世界,室內室外大環境噪音都被屏蔽掉了。室內開啟降噪的情況下,交談聲會變小,此時打開音樂,交談聲幾乎就聽不見了。降噪能力還是非常不錯的,特別是參考它的價位來說。另外,Linner NC50還有特有的環境監聽模式。該模式下,音樂聲變小,環境聲放大,不用取下耳機就能輕鬆留意地鐵報站語音等環境訊息,非常貼心。音質方面,Linner NC50人聲表現清晰乾淨,音樂解析度還不錯,但對於快節奏的音樂,分離度不是特別好。整體表現,在藍牙耳機裡面來說還算是很不錯的。

索尼WI-1000X降噪能力當然沒話說,畢竟價位在那擺著。對環境中產生的低頻噪音能很好的屏蔽,人聲同樣能聽見,但是不會受到打擾。開啟音樂後,人聲就聽不見了。雖然同樣有環境聲模式,但是音樂還是在播放的,還是需要暫停播放才能更清楚的聽到別人講話。這一點可能就沒有聆耳Linner NC50考慮得那麼周到。索尼WI-1000X的聲音索味十足,低音部分帶有索尼家特有的明顯音染,音樂表現力毋庸置疑。音質這一塊主要就看每個人喜好的口味吧,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佩戴感受

我和同事一起佩戴給大家看下對比效果,根據我的感覺,聆耳Linner NC50佩戴輕盈,觸感舒適,平常不聽歌的時候掛在脖子上也沒有太大感覺。適合日常生活中頻繁的通勤使用,自身帶有IPX4防水,所以運動健身時佩戴使用也很合適。唯一不足的是,如果穿的是有領子的衣服,耳機線靠近鎖骨的地方會與衣服摩擦發出一些聲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聽診器效應。

索尼WI-1000X無論是外形還是重量,個人感覺還是比較適合商務一族。畢竟所有模塊集中於耳機兩側,佩戴時,重量不易分散到後脖頸及肩膀,容易有垂墜感。平常用的話,那麼大個傢伙,還是很顯眼,特別是對於女生的穿搭不是很友好,容易破壞整體性(這是我女朋友說的,我自己倒覺得無所謂)。NC50因為重量輕,整體也較為輕盈,適合全天無感佩戴。而WI-1000X舒適度一般,夏天佩戴出汗的時候會略微難受一些。

總結

聆耳Linner NC50價位不足千元,佩戴輕盈,適合日常通勤及運動使用。索尼WI-1000X因其外觀等特點,則更適合商務人士一族。具體選擇就要看使用對象的需求了,另外如果你預算充足可以考慮索尼WI-1000X,如果更傾向於追求性價比那當然首選聆耳Linner NC5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inner 的精彩文章:

除了價位虛高的大牌,還有這款降性價比超高的降噪耳機值得入手
入門級頭戴式耳機怎麼選——Linner聆耳NC80值得購買嗎?

TAG:Linn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