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0多種病蟲草害已對農藥產生抗性!治頑疾還需對症下藥

80多種病蟲草害已對農藥產生抗性!治頑疾還需對症下藥

有害生物抗性問題不僅給農業生產造成巨大損失,也為國內農產品質量安全埋下了不小的隱患。抗性有害生物治理難度在哪兒?究竟有沒有可靠的解決辦法?

面對80多種病蟲草害生物已對農藥產生抗性的嚴重局面,2018中國農田抗性有害生物解決方案高峰論壇於8月4日在廣西南寧召開,與會的專家們全面分析農田抗性產生的原因,紛紛為防治這一頑疾獻計獻策。

有害生物抗性局面嚴峻

「2.56億美元,14萬個化合物, 8.3年。」這是以前一個新農藥產品研發的時間和空間維度。這組數據因被業界引用無數而定格在人們的記憶中。如今,這一數據被刷新。

「新農藥研發成本2.86億美元,16萬個化合物,11.3年!」

「害蟲抗藥性發展速度超過了新藥劑的開發速度!」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芮昌輝說。

隨著中國使用農藥的歷史延長,農業有害生物的抗藥性問題正變得越來越突出,不僅給農業生產造成巨大損失,更為嚴重的是給農產品質量安全埋下很大隱患。

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初步統計,目前中國已有80多種重要農業有害生物對農藥產生了抗性。其中,害蟲(蟎)超過37種,植物病原菌21種,雜草24種。

影響巨大的害蟲包括水稻稻飛虱(對煙鹼類、噻嗪酮有抗性)、二化螟(對氯蟲苯甲醯胺、殺蟲單、三唑磷有抗性);棉花棉鈴蟲(對菊酯類有抗性);蔬菜小菜蛾(對幾乎所有藥劑有抗性)。

在已報道產生抗藥性的害蟲(蟎)中,農田害蟲(蟎)23種,貯糧害蟲(蟎)7種。按農作物分類,糧食作物上抗性害蟲(蟎)6種,包括稻螟蟲、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螟蛉、麥蚜和玉米螟;棉花上5種,包括棉蚜、棉鈴蟲、棉紅鈴蟲、棉紅蜘蛛和棉盲椿象;瓜類和蔬菜上4種,包括菜蚜、菜青蟲、小菜蛾和甜菜夜蛾;果樹上3種,包括柑橘紅蜘蛛、蘋果紅蜘蛛和山楂紅蜘蛛。

病害方面有小麥赤霉病(對多菌靈有抗性)、水稻惡苗病(對咪鮮胺有抗性)、馬鈴薯晚疫病、蔬菜灰霉病、霜霉病等。

在已報道的病害抗藥性事件中,至少有16種病害對11種農藥產生了抗藥性。按照農作物分類:其中,在水稻上的有2種,小麥上有2種,馬鈴薯上有1種,蔬菜上有1種,而小麥、馬鈴薯、蔬菜病害的抗藥性最為嚴重。

草害方面有稻田稗草(對丁草胺、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有抗性)、千金子(對氰氟草酯有抗性)、野慈姑(對丁草胺、噁草酮、苄嘧磺隆有抗性)、鴨跖草(對磺醯脲類有抗性)。小麥田看麥娘、罔草(對綠麥隆、精噁唑禾草靈有抗性),豬殃殃(對苯黃隆有抗性);玉米田馬唐(對莠去津、煙嘧磺隆有抗性)、果園牛筋草(對草甘膦有抗性)等。

從作物上看,小麥田雜草抗藥性較為嚴重。其中,江蘇、安徽、山東等省份的小麥田主要雜草看麥娘對精噁唑禾草靈的抗性發生率較高達67%,山東省播娘蒿、薺菜的抗性發生率較高,其中大部分薺菜種群對苯磺隆產生高水平的抗藥性。

有害生物抗性發展迅速

當前,中國農業有害生物抗藥性系統性監測主要局限在水稻、小麥、棉花等大田作物的重要病蟲草上,果樹、蔬菜等用藥次數多、用藥量大的作物缺少系統性監測。但並不是這些作物的病蟲草害就不產生抗藥性。

眾所周知,柑橘是廣西第一大水果產業,但柑橘黃龍病給柑橘產業造成得危害極大。中國每年因柑橘黃龍病造成的損失達數十億元,而且近年病區不斷北擴,江西贛南臍橙也受到影響,很多果農一夜返貧。

「對於柑橘黃龍病,一定要認清目前尚無藥物可以徹底治癒的現實。」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白先進介紹說,「不用農藥可以防控黃龍病的說法是不負責任的。目前,無病種苗、嚴防木虱、挖凈病樹(俗稱「三板斧」)是最有效的辦法,果農千萬不要相信虛假宣傳,上當受騙。」白先進還解釋說,柑橘黃龍病防治要做到盡量減少病原,想方設法阻隔傳播,推廣無病毒苗,並實行統防統治嚴防木虱,及時挖凈病樹。

蔬菜方面,2016年中國蔬菜種植面積3.36億畝,設施蔬菜超過0.56億畝。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王文橋表示,殺菌劑對保障蔬菜安全生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殺菌劑抗藥性易發生在單作用位點的產品上。此外,病原菌傳播方式、抗性菌株適合度、殺菌劑作用機理、使用方式、施藥時機、施藥方法、每個生長季使用次數、施藥間隔期、品種布局及用藥面積等也對抗性產生重要影響。

以黃瓜霜霉病菌抗藥性為例,其對甲霜靈(精甲霜靈)、嘧菌酯的抗性較為嚴重且普遍,抗性產生快,抗性水平高,藥效明顯降低;對霜脲氰、烯醯嗎啉、氟吡菌胺的抗性問題較輕,抗性水平較低。大棚連續使用氟嗎啉單劑6次,就會產生抗性,如果使用氟嗎啉·錳鋅則可延緩抗性產生。

有數據顯示,2012~2013年來自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山東、江蘇、湖北和廣東8個省份13個黃瓜主產區的36個菌株對甲霜靈中抗菌株佔8.3%,高抗菌株佔91.7%,抗性水平28~3650倍;對嘧菌酯中抗菌株佔72.2%、低抗菌株佔25%,敏感菌株佔2.8%。來自山東的菌株對嘧菌酯的抗性水平最高。

此外,自1985年引進化學除草劑開始,到目前醯胺類除草劑在中國已有30多年的全面推廣,磺醯脲類和二氯喹啉酸也各有20多年的應用。國內除草劑從最初的引進,先後經歷大面積推廣、多元化時代和大品牌時代後,進入了目前的抗藥性治理時代。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劉都才介紹說,除草劑的應用與水稻栽培方式密切相關。中國水稻主栽區栽培方式不斷變化,成就了一批稻田除草劑產品。但隨著醯胺類、磺醯脲類除草劑長達二三十年的使用,目前中國部分雙季稻地區稗草對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等常用除草劑產生高水平抗性。

一組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湖南、江西、寧夏、安徽、江蘇、黑龍江等6省份各監測點稗草對五氟磺草胺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藥性。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寧夏,中、高等抗藥性的稗草種群都佔總監測種群的90%以上。6個省份對二氯喹啉酸產生中、高抗藥性的稗草種群均超過了60%,而江蘇和黑龍江已經達到了80%。更有甚者,寧夏中、高等抗藥性的稗草種群已經超過了90%。除安徽省外,其餘5省份稗草種群對氰氟草酯較為敏感,敏感種群均佔總監測種群的60%以上。安徽省已檢測的樣品種群,有53.8%的種群對氰氟草酯產生了低等抗藥性,23.1%的樣品產生了中等抗藥性,抗性發展速度較快。

棉花的抗藥性也不可忽視。棉蚜既是棉花重要害蟲,也是黃瓜、西瓜等農作物上的重要害蟲。在中國最突出的抗藥性事例是20世紀80年代在棉田推廣使用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後,導致到80年代末棉蚜就已產生了嚴重的抗藥性,田間防治基本失效。

丁硫克百威,棉蚜田間種群抗性水平為低、中等抗性,以中等抗性水平比較普遍;滅多威,隨著近年來使用越來越少,大部分地區抗性水平處於中、低抗性狀態;氧化樂果,大部分棉蚜田間種群對氧化樂果處於中等抗性水平,目前已禁限用;吡蟲啉,自推廣使用以來是防治棉蚜的首選藥劑之一,各地棉蚜田間種群對吡蟲啉的抗性差異極大,但普遍已達中、高水平,在中高抗地區棉田單獨使用吡蟲啉推薦劑量防效已不理想;氟啶蟲胺腈,棉蚜田間種群對其抗性水平在不同地區差異較大,大部分處於中抵抗狀態,個別棉蚜種群抗性問題較大;溴氰菊酯,棉蚜田間種群對該殺蟲劑仍處於極高抗狀態,難以在田間使用;毒死蜱,棉蚜田間種群對其抗性水平處於中等抗性狀態。

對症下藥才能延緩抗性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李永平介紹說:「有害生物產生抗藥性包括靶標不敏感性、藥液穿透率降低、代謝酶活性增強等原因,弄清機理後有助於找到合適的解決對策。」

對於常見的抗性問題,他開出了幾個關鍵「處方」:

第一,更換農藥品種。採用新的作用機制的藥劑,使產生抗藥性的個體重新對藥劑敏感。例如,褐飛虱對吡蟲啉產生高抗藥性後改用吡蚜酮。輪換、交替或混合用藥,採用具有負交互抗藥性的藥劑,降低農藥選擇壓,減少抗藥性個體出現的速度和降低抗性個體比例。例如,番茄灰霉病對多菌靈產生抗藥性後用具有負交互抗性的乙霉威。

第二,增加藥劑的穿透性。例如,使用具有溶解昆蟲體表蠟質層的溶劑來增強藥劑對昆蟲的毒力;使用植物油等來增加除草劑對雜草的滲透能力等。抑制抗性個體的代謝酶活性,減少農藥的降解。例如,採用多功能氧化酶抑製劑如增效醚來抑制蚊子的體內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增加菊酯類對蚊子的毒力。

第三,綜合運用栽培模式、品種更換等其他措施。

「中國抗藥性評價和監測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今後抗藥性監測及藥效驗證需要常態化。要把解決抗性問題與培訓農戶科學用藥兩件事結合起來!」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王文橋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第一,合理用藥,降低選擇壓,延緩病原菌抗藥性發生,延長藥劑的使用壽命。限制每個生長季每種高風險藥劑使用次數不超過2次,中低風險內吸劑不超過4次;在病害發生和流行的關鍵時期用藥;提倡預防,避免剷除性施藥,按推薦劑量及施藥間隔期用藥。

第二,將不同作用機制的藥劑與多作用位點抑製劑混用或交替使用。

第三,停止單獨使用抗藥性問題嚴重的藥劑,待敏感性及防病效果有所恢復後,重新啟用老藥劑。

第四,開發新的作用機理的高效殺菌劑。

第五,綜合治理,適當減少用藥。

中國稻田主要的雜草以稗草、千金子、雜草稻、馬唐、節節菜、異型莎草、碎米莎草等雜草組成。其中,稗草、千金子等90%以上的雜草是在水稻播種後的10天內萌發的。在這一時期對其進行封閉處理,80%以上的草害都可以得到有效防除。「除草劑抗性管理,治早、治小、綜合防控很重要。防除雜草最好的辦法是控,不是殺。」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劉都才提出了4點建議:

第一,雜草早期防治,在雜草最脆弱生育期進行防治,使用可選擇的早期防治除草劑;

第二,輪作,作物多樣性和播種日期,選擇有競爭性作物,調整播種量,增加與雜草的物理競爭,使用抗除草劑作物以確保使用可選擇作用機理的除草劑;

第三,混用除草劑、按次序使用除草劑以達到更有效地雜草控制;

第四,物理防治措施,即通過合理的農業措施降低土壤中種子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資導報農藥 的精彩文章:

水稻種子處理劑:農資市場下一片藍海

TAG:農資導報農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