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畫中歷史系列之一:情意綿綿的法老伉儷

畫中歷史系列之一:情意綿綿的法老伉儷

全文共1075字 | 閱讀需3分鐘

本文系中國國家歷史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小編微信號zggjls01,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編者按

圖像文本是一種古老的史料形式,與人類文明的存在如影隨形。原始人居住的洞穴中就有不少岩畫,被用來描繪生活,寄予期望和希冀。在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後,也一直有很多記錄生活、傳導信息的圖像留存。

歷史畫是圖像文本的一枝,歷史畫表現歷史事件與場景,圖像的直觀性在表達歷史上更有震撼力。本著這種認識,「畫中歷史」系列以一幅幅歷史畫為主題,對歷史的解說做了一次有趣的嘗試。系列的每一篇都從一幅具體的畫作引起話題,交代歷史背景,敘述事件過程,兼及議論評說,有時還對其藝術上的特點做些點評,以求這一圖說的形式能較深入地再現人類文明的某個側面。

「畫中歷史」系列由南京大學歷史系陳仲丹教授主筆,本文是「畫中歷史」系列首篇。

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墓中御座椅背上的彩畫

埃及文明的發達程度在眾多古國中名列前茅,數千年前古人就在尼羅河畔修建了金字塔、日神廟等讓今人嘆為觀止的巨型建築。而且其文明的碩果還不僅限於地面,在地底下、山岩中也有,如法老、高官的墓葬即是。

說起來古埃及法老的木乃伊原先是存放於高聳的金字塔中。但造金字塔作為身後安身托魂之所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一是工程浩大, 動輒就需要多少萬人干多少年才能完工,勞民傷財實在不易;二是金字塔目標大,反而容易成為亂世盜墓賊覬覦的對象。就這樣到離今天約3600年埃及新王國第18王朝的開國法老阿赫摩斯造了最後一個金字塔後,法老的陵墓就全部隱入了地下和山中。儘管沒有金字塔指示路徑,歷朝歷代的盜墓賊仍能打洞穿牆而入,洗劫墓中的殉葬寶物。到20世紀初考古學在西方大興之時,在埃及已很少有保存完整的法老墓供考古學家發掘了。但很少不等於沒有,1922年英國考古學家卡特在尼羅河中游盧克素的帝王谷掘出的圖坦卡蒙墓就是一例,這個墓葬被發現時仍基本完整。

圖坦卡蒙墓挖掘現場(編者配圖)

卡特學養深厚,他深信在帝王谷中一定還有大墓漏網,加之運氣好,終於在找了6年之後發現了圖坦卡蒙墓。墓中陪葬寶物極豐,上檔次的就有3000件之多。3000件中又以三大件國寶級的最為珍貴,這三大件是金棺、金面具和御座。圖中所見的就是繪在這張御座椅背上的彩畫,畫中有法老與王后伉儷的雙人像,形象逼真,色彩明艷。兩人都頭戴華冠,但法老姿態親切隨便。他坐在椅座上,右手擱在身後的椅背上,好像在與王后聊天,站著的王后則親昵地把右手搭在王夫肩上。兩人情意綿綿,十分生活化。

圖坦卡蒙是個年輕法老,繼位時只有9歲。他幼年結婚,王位是岳父大人著名的改革家埃赫那頓傳給他的。他娶了埃赫那頓的三女兒安開遜巴阿頓為後,這位王后比丈夫年長几歲。圖坦卡蒙在執政10年後便命歸黃泉。他的一生本沒有多少政績可言,但就因為他的墓葬一直未被盜掘,他也就以墓留名,在歷史上也享有了盛名。從這幅圖中我們似可斷定圖坦卡蒙與王后之間生前一定是兩情相洽、情深意長。

當卡特打開金棺揭開裹在木乃伊臉上的亞麻布時驚呆了,他發現在圖坦卡蒙臉上靠近左耳垂的地方有一處致命傷。或許他是死於一場謀殺。那麼誰是謀害他的罪魁呢?從一些蛛絲馬跡似有線索可尋。圖坦卡蒙繼位時尚年幼,由前朝老臣阿伊輔佐執政,甚至可以認為大權實際上是掌握在老相國阿伊的手中。圖坦卡蒙死後,阿伊乾脆就娶了寡後為妻並繼承王位。有不少埃及學家據此推斷阿伊與圖坦卡蒙的死有著擺脫不清的干係。對寡後來說她的命運似乎正應了《紅樓夢》中的一句歌謠:「君在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況且這個隨去的「人」還與「君」有著不一般的關係。

本文摘自《畫中歷史——外國歷史畫解讀》,作者:陳仲丹、錢澄,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已獲授權。

掃碼加小編微信,即刻邀您入群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我抓到了「謀殺」中興和華為的兇手
大廠不是廠,這裡藏著幾代人的青春密碼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