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秋天到,暮色好。抑鬱來,全家擾!

秋天到,暮色好。抑鬱來,全家擾!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也是詩興大發的季節。然而多愁善感正是抑鬱滋長的良藥,千萬要記得把家裡的學生看好!特別是升入初高中、剛進大學校門的學子,面臨新的環境和不確定的未來以及自身身心發展的困惑,各種挫敗感極易誘發抑鬱。

據前期不完全統計,我國抑鬱人群已超過1億人且有逐年增多趨勢,而世界範圍內患病人數也高達數億人。抑鬱症常見於15-34歲的青壯年,最嚴重的後果便是自殺。而自殺60%-70%的主因就是罹患抑鬱症。

抑鬱症會出現精神萎靡不振,厭食、焦慮甚至失眠等癥狀,凡事提不起興趣,抵觸外界,封閉自己。長此以往又缺乏合理治療極有可能產生自殺傾向。最極端的狀況,會導致躁鬱症甚至精神分裂,患者可能攻擊他人。這也是我國婚姻法明確禁止結婚的精神疾病。

不單單是青少年學生,現今還掙扎在車房票漩渦中的85後90後,也是抑鬱症的高危人群。也不要以為,女性喜歡傾吐,就不易患抑鬱症,產後抑鬱適齡的朋友都有必要了解一下。事實上,統計顯示患抑鬱症的女性多於男性,且有數據顯示患躁鬱症的女性要多於男性。

抑鬱症的確可怕,如果把「艾滋病」比作身體上的先天免疫缺陷,那麼我個人會形容「抑鬱症」為精神上的後天免疫缺陷。患抑鬱症的人多半內向而又敏感脆弱,而這種性格與個人早期成長環境息息相關。特別是抑鬱症的患者都是年輕人,都是家庭的中心、脊樑,必須從小及早預防。努力的大方向不外乎:

挫折教育

的確是老生常談,在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這種教育已經是必修的。小學,我們就應該有定期的嚴格挫折訓練。遭受失敗,你要如何面對的嘲笑,如何找到支撐的力量,如何重新站起來,如何有信心走下去。中學,真得可以少點宣傳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多點求生急救常識。多想想活著,你才不會輕易放棄。大學,重獲自由,半隻腳踏進社會,室友、臭味相同的損友、輔導員總該有一款該能讓你訴說衷腸,但你一定要開口!不過,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學校的責任不到位,父母的關懷又缺失,將來長成的會是家裡的驕傲、國家的棟樑么?寫到這裡,我的眼前又浮現千千萬萬的留守兒童。在外的父母一定要常和兒女聯繫,如果子女習慣敷衍甚至厭煩,一定要耐心溝通,沒話說就剖析自己說說同輩人的心裡話。記住,孩子生了,要養更要育!

多交朋友

得了抑鬱症的人就像架起了一座圍城,哪裡都是死路,走不出去。而身邊的人想要把她拉出這個世界,卻怎麼也進不去。如果,有一個人能夠走進,那麼這個人最可能他的好朋友(在醫生沒有沒有介入之前)。當然,這裡的好朋友指的是那些細心的、正能量的朋友。記住,好朋友未必會安慰人,特別是一個病人。簡單來說,你躺床上,你的好哥們一進門就咋呼:「聽說你還抑鬱了,裝什麼林黛玉,起來,起來...」還一邊把你往外拽,如果你只是一時情緒低落,跟他出去多半能換換心情。倘若你是一個抑鬱病人,他的好意很可能只讓你加重病情。

更多興趣

前面說了,抑鬱症患者會喪失各種興趣。反過來思考,興趣能讓人快樂甚至興奮,而抑鬱多半是由於某方面的興趣被抑制甚至挫傷。轉換到另一個興趣,你卻能得到樂趣,儘管不一樣。同時,因為興趣會讓你認識更多的人,更多正能量的人,內心也會孕生更多陽光,抑鬱就不易入侵。興趣會聚攏更多的人、更大的的空間,內心便更容易打開,陰鬱也不易凝結。

上面談得只是預防,真的抑鬱症到眼前,就醫是不二選擇。但在之前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必須明確-家長(配偶)要破除舊觀念。所謂的舊觀念之一簡單來說就是認為抑鬱症不過是閑的、作的,屬於沒事找事。的確,患上抑鬱症自我情緒調整失敗是事實,抑鬱症病人的內向貌似是他們自己脫離大眾,抑鬱症病人多愁善感怕也是太閑而無聊瞎操心所致看起來也說得通。然而,另一個事實是沒人願意焦慮,沒人願意失眠,更沒有人願意抑鬱而徘徊在無盡的黑暗中。說到舊觀念,更有甚者,質疑心理醫生不過是一群心理疾病患者。更難聽的是,病得厲害的都成了醫生。不然,你怎麼會那麼了解患者呢?呵呵,這可以算是個哲學思辨題。但咱們反過來看看,倘若你的孩子(配偶)確診抑鬱症,你會怎麼做?鼓勵他們沒什麼大不了的照常過還是拋開醫生自己開導又或者網上問些抗抑鬱葯自己吃吃?!且不說,這些醫生至少看起來過得還不錯,而你的孩子(配偶)你知道他不一樣了,你知道他(她)很痛苦,你心裡也清楚他(她)真的病了,但你只有找到一個可以替罪可以歸責的人(說法),你才能逃避對未知的恐懼,隱藏自己的無力,才能Pass這個問題,對么?

回到前面抑鬱症「沒事找事」論,俗話說,病來如山倒,你以前也失眠,但沒像現在這樣整宿睡不著;你以前食慾不好,但也不像現在這樣每頓拚命也只能下咽一口;你以前也琢磨人為什麼活著,但今天你特別想從窗檯跳下去...朋友,這些都不是病人能控制的!套用上面的質疑,跟病人較真的才是真有病!事實上,參照比較公認的抑鬱症發病機制-「單胺代謝異常假說」:多巴胺(DA)、去甲腎上腺素(NE)、5-羥色胺(5-HT)等(中樞神經系統)突觸間隙單胺類遞質濃度水平減少,或功能下降是抑鬱症的生物學基礎。臨床使用的絕大多數抗抑鬱葯都是基於此假說。所以,這是病變,不是簡單的想東想西、不合群就能解釋的。

另一個可怕的舊觀念就是抑鬱症是很嚴重的精神疾病,沒治了,人廢了,白花錢,丟醫院。8102年了,這種事少了,但在一些落後的農村和鄉鎮,還是屢聽不鮮。惡劣的治療環境,人當畜生的眼光,那差不多是被全世界拋棄而你又躲不開你病友的地方-說得就是某些落後地方的縣鎮精神病院!不要忘了,那是一個人的一輩子,是你親人的一輩子!因為錢?起碼先確診一下不是,錢不用花,責任不背,良心不要?梵高沒聽過,崔永元你也不了解一下?!

破除舊觀念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心病還需心藥醫。最終你還是把患者送到醫院治療,但你整天嘟囔著太花錢,整天一副真倒霉讓我得病的姿態,消極能量爆棚,無疑讓抑鬱症患者雪上加霜。為什麼秋天一來,我很快會想到抑鬱症?因為抑鬱症極易複發,而嚴重的抑鬱更是難以根治。在離開醫生回家復健的日子,口心不一的護理不僅會事倍功半,甚至可能適得其反。

按照患者診斷病情並結合個人具體情況,可以選擇住院或在家吃藥。我個人建議,條件允許的話,住院加家人(護工)陪護。當然,前提是你找到一家靠譜的醫院,一個值得信賴的主治醫師。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正視一個現實。國內精神科醫院特別是心理科醫院資源分布極度不均,一個四線往下的城市,有可能都沒有心理科室,有也多屬於兼職甚至是看門大爺那種把式的。而即便是大醫院,設備未必齊全,醫生未必專業,最重要的是服務態度很多都要差發達國家幾條街(沒在國外醫院親身體驗過,但影視、媒體報道和相關文章也看過不少)。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前面的質疑也不是不能理解。再者,落後地區的患者確實難以享受更高質量的治療,「富貴病」的戲稱除了無知還有無奈。說富貴卻也不誇張,很多常用抗抑鬱葯雖然made in China,但品牌卻是歐美的,價格也是歐美標準的。此處無意於討論國產歐美效果優劣,但顯然大家更信任歐美大牌。所以說,無論是研究,到專業素養,乃至藥品,國內至少在抗抑鬱方面還任重道遠。

住院的話,能做的就是謹遵醫囑,耐心陪伴。當然,嚴重的可能只允許探視。醫院除了藥物治療,還有物理治療和心理輔導,專業的東西也不建議模仿,這裡就不細說。

在家修養(包括出院回家復健),難在堅持。家人要耐心再耐心,病情雖然控制住了,但病因未必找到,心結未必真正打開。此外,抑鬱患者長期靜坐或靜卧,身體缺乏鍛煉,要多鼓勵出門散步、跑步,剛開始也許會抵觸,那就連哄帶騙帶出去,多呼吸新鮮空氣,選擇距離近的、人少的時間地點比較適宜。除了散步,打打羽毛球也是不錯的選擇,要留意患者情緒波動及時調整。在家裡,舒緩的音樂,勵志、搞笑的影視劇也有助改善情緒。飲食上,也可諮詢醫生,一般推薦清淡飲食,多食含鉀豐富的蔬果。

切記兩件事:一是家庭環境和諧,不僅是和患者的交流上,家裡其他人,也要和氣相處、安靜自持,客人到家也有必要言明。二是牢記醫囑,保證準時定量服藥。抑鬱症目前就是西藥治療為主,心理疏導為輔。漏服少服可能導致病情複發甚至加重,切不可因為擔憂藥物副作用,私自減少用量。要及時向醫生反饋,得到許可,方可少服。輕度抑鬱幾周不到、一個月就可能回歸校園、重回崗位,然而重度的也許大半輩子甚至終生葯不能停。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能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而他們最後的依靠就是家人!

總的來看,抑鬱易得,易複發,難根治,危害大,所以必須及早及時預防,與抑鬱症的戰爭,是患者自己的戰鬥,也是家人與自身的戰鬥,與時間的戰鬥,只有穩住,才能贏!秋天到了,只有度過漫長的冬天,才能守得心中的春光明媚!

走近抑鬱,然後你又離開,走出抑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不願意給老婆買衣服就跳樓?真相:跳樓男子患抑鬱症
「抑鬱症」的5種早期跡象,造成的原因?哪些人群患者更多?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