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戴望舒《雨巷》過時了嗎?關於邂逅題材的詩詞比較

戴望舒《雨巷》過時了嗎?關於邂逅題材的詩詞比較

雨中的油紙傘、悠長寂寥的雨巷、妙曼身姿的女子,看到這些意象,可能你就會想起詩人戴望舒的《雨巷》,這是一首幾乎所有現代詩歌選本都會選的詩,戴望舒也因為此詩被稱為「雨巷詩人」。

這首詩寫於1927年,那是白色恐怖籠罩下的殘酷社會,對於當時的人們,尤其是那些有革命熱情的知識分子來說,那也是一個黑暗而苦悶的時代。《雨巷》是黑暗現實與理想之美的投射,表達一種彷徨落寞的傷感情緒。於是,這首詩在當時普遍的社會情緒下了巨大的反響。

然而,名氣不等於文學價值,以今天看來,這是一首有些矯情的詩,即使有一點所謂的「古典美」,也只是在幾個頗具江南特色的意象而已。

時間是檢驗藝術的不二法器,一部優秀的作品既植根於時代,又能超越時代,呈現出形而上的普世價值,千百年穿越時空,依舊觸動人的心弦。

幾十年之後,當你讀完這首《雨巷》,會有什麼樣的韻味呢?估計只剩下一張圖片的印象了吧。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描寫這種邂逅的詩也不在少數。現在舉三首,來與《雨巷》對比一下。

一、賀鑄《青玉案》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宋代詞人賀鑄,因面貌醜陋,人稱「賀鬼頭」,但賀鑄卻有一顆詩意之心,這首詞是賀鑄最有名的詞作之一,尤其最後三句,更是讓人拍案叫絕,因此詞賀鬼頭又被譽為「賀梅子」。

這首詞也是寫偶遇佳人,暮春時節,佳人遇而又去,心中不免惆悵,而詩人傷春之時,又想到自己懷才不遇,寂寞漂泊,那種愁緒鬱結於心,無法排解,正如綿綿的煙草,滿城的風絮,無休無止的梅雨,若有若無、似真似幻。

北宋至今,已近千年,或許古代文人「學而優則仕」,求功名之心,我們已經無法理解,然而閑愁依舊,這首詩的藝術魅力永遠不會過時,假若曾經看過此詞,再提起閑愁,應該會想起「賀梅子」吧。

二、崔護《題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或許很多人對賀鑄的詞不熟悉,但這首詩應該是廣為人知吧。上一次寫《孤篇壓全唐》時,都考慮過將此詩入選。這首詩初看上去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一個華麗的詞也沒有,但是這首詩真是美啊!真真驗證了那句話「言淺意深」。

將人比桃花毫無新意,描寫春景也沒有什麼特別,但是這首詩所體現的物是人非的惆悵,卻透過濃濃的春意渲染得心都出了內傷。有多少人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之中,又飄然遠去,消失在人海?又有多少美好的瞬間留存在記憶深處,再也無處觸及?

三、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是寫元宵節最好的詞,也是宋代最好的詞作之一,無論寫景抒情都恰到好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元宵佳節盛景如在目前,而最後一段,也成為尋尋覓覓最美的詮釋,更被王國維化用為做學問之最高境界。

看完三首古詩詞,再來反觀這首《雨巷》: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首句極佳,也是這首詩最為出彩的一句,一種淡淡的憂愁,也有一種搖曳多姿的美感。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這一段本是為了描繪渲染,但現在讀來,有一種浪漫主義的老套,整整九行詩,也不過是南唐中主李璟(李煜之父)在《攤破浣溪沙》中的一句「丁香空結雨中愁」七個字。如果只此一段,是有詩的韻律與美感的,而這樣段落有整整三段,總感覺沒完沒了。當然古詩與現代詩的表達方式是不同的,現代詩有現代的美,比如「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都有獨特的美。

這也是時代使然,中國現代詩有特別的歷史背景,從文言文到白話文的劇變,不亞於讓嬰兒跑步唱歌,中國現代作家怎麼可能用幾十年的時間,去走完西方國家幾個世紀的道路?全盤模仿容易丟了民族之本,食古不化也只會固步自封,如何植根於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吸收西方文化的營養,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時間很遠,但它一定會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學正傳 的精彩文章:

月亮與六便士:為什麼不能勇敢做自己?嗯,因為慫啊!
自古最深情的詩句,情深意濃,催人淚下

TAG:文學正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