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復旦發現HIV/艾滋病病毒「儲存庫」有望縮小 感染者或告別終身服藥

復旦發現HIV/艾滋病病毒「儲存庫」有望縮小 感染者或告別終身服藥

復旦大學盧洪洲課題組,通過對127例已經接受抗病毒治療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進行研究後發現,感染者在治療前血漿中的加氧環化酶(IDO)活性高低可以預測患者治療後HIV儲存庫的大小,活性越高,儲存庫越大,且在抗病毒治療後活性較高的患者體內的HIV儲存庫依然較高。研究成果發表於《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盧洪洲介紹,HIV儲存庫的存在是根除艾滋病的主要障礙。目前,抗病毒治療已經能夠明顯延長HIV感染者的壽命並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但HIV感染者仍然需要終身服藥。一旦停葯,患者體內的HIV將會反彈。這是因為HIV感染人體以後,病毒整合至人體基因組,在靜息的細胞里形成HIV儲存庫,儲存庫越大的患者,在停葯後病毒反彈所需要的時間越短。目前的治療手段均無法根除HIV儲存庫。因此,探索影響HIV儲存庫大小的因素以及其持續存在的機制一直是國際艾滋病領域的研究熱點。

據悉,加氧環化酶是人體內代謝色氨酸(一種人體必需氨基酸)的一種關鍵酶,但是它的代謝產物也有很強的免疫抑制作用,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許多疾病,包括腫瘤、HIV感染等可能正是利用了這個酶創造了適宜疾病發展的免疫微環境。研究人員發現,HIV感染者的加氧環化酶活性比健康人明顯升高,且在長期接受抗病毒治療後仍然無法下降到健康人的水平;進一步研究(127例已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的研究數據顯示)發現,該酶可能參與了HIV儲存庫的維持。

「下一步的研究如果證實該酶參與HIV儲存庫的維持確有因果關係,並在HIV維持儲存庫的大小中發揮重要作用,那麼針對這個酶的藥物將有可能減小病毒儲存庫。」盧洪洲說:「去年底,已經上市的免疫治療PD-1抑製劑可以顯著降低HIV存儲庫大小。如HIV儲存庫縮小到越低的水平,患者就可以有越長的停葯時間,且保證病毒不反彈;如縮小到很低的水平,患者就不再需要服藥,即已實現功能性治癒。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就其機制展開更深入的研究,以找到HIV免疫治療的新靶標,讓患者從中獲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基聲 的精彩文章:

2歲嬰兒不幸感染HIV/艾滋病毒,後續患兒如何治療?

TAG:同基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