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世上第一種大量服役的半自動步槍:M1加蘭德步槍

世上第一種大量服役的半自動步槍:M1加蘭德步槍

原標題:世上第一種大量服役的半自動步槍:M1加蘭德步槍


M1加蘭德步槍(M1 Garand,官方命名:United States Rifle, Caliber .30, M1,俗稱「大八粒」)是世上第一種大量服役的半自動步槍,在1936年取代了美軍制式M1903春田步槍,亦是二戰中最著名的步槍之一。美軍的M1加蘭德步槍最終在1957年被M14自動步槍取代。1920年,約翰·坎特厄斯·加蘭德在春田兵工廠開始設計半自動步槍。1929年樣槍送交阿伯丁試驗場參加美國軍方新式步槍選型試驗,通過對比試驗,1932年加蘭德設計的自動裝填步槍被選中。其間,美國軍械委員會指令更改樣槍的口徑為7毫米,中選後又因會導致後勤混亂的理由遭到軍方否決,又被要求改用7.62毫米口徑。經過進一步改進,1936年正式定型命名為United States Rifle, Caliber .30, M1(簡稱為M1步槍),常加上設計師姓氏稱為「M1伽蘭德」(M1 Garand),在1937年投產,成為美國軍隊制式步槍,用以取代美國陸軍的M1903春田步槍(手動後拉式槍機)。M1加蘭德步槍是槍械歷史上第一種大量生產進入現役的半自動(自動裝填)步槍。


M1加蘭德步槍投產之後最初生產和裝備軍隊的速度都十分緩慢,隨著美國於1941年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加蘭德步槍產量猛增,它被證明是一種可靠、耐用和有效的步槍。被公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步槍。美國著名將軍喬治·巴頓評價它是「曾經出現過的最了不起的戰鬥武器」。M1加蘭德步槍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朝鮮戰爭中是美國軍隊的主要步兵武器。越戰初期,美軍及南越部隊仍有小量裝備的M1加蘭德。一直到1957年,M14自動步槍列裝後,M1加蘭德步槍才退出現役。作為替代的M14自動步槍還保留了很多M1加蘭德步槍的特色。M1加蘭德亦是很多國家的軍隊裝備,直至今天仍可發現M1加蘭德的蹤影。二戰結束時,春田兵工廠生產了3,526,922支M1步槍,Winchester Repeating Arms Co.生產了513,880支M1步槍。二戰後,春田兵工廠於1952年恢復生產M1步槍,共計637,420支;國際收割機公司(International Harvester Co.)在1953年到1956年生產了337,623支M1步槍;Harrington & Richardson Arms Co.在1953年到1956年生產了428,600支M1步槍。M1步槍總計製造了5,468,772支,其中4,188,669支由美國國有的春田兵工廠製造,其餘的由上述3家私有公司製造。



M1加蘭德步槍木製槍托護木延伸至槍管中心,有一木製護手掩蓋在槍管上,此護手向前延伸在前單留下約有三分之一長度的槍管露出。槍管最後幾吋暴露在外,其下方為氣體汽缸,與槍口大致平行。本槍槍機很短,而照門就在其上方。閉鎖式槍機的兩片前向推桿位在該槍後膛之後,扭轉後可與槍機凹槽相容。槍機可直接自這凹槽拆開,使槍支易於分解和清潔。M1的槍機十分重,但它並沒承受很大的應力,而且額外的重量也使本槍在發生彈殼破裂等類似的危險時,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M1加蘭德步槍原本採用槍口集氣式工作原理,後來改為導氣式,槍機則使用迴轉閉鎖方式。可藉由簡單的導向凸輪沿導槽運動來轉動,槍機拉柄位於槍機旁。推動拉柄位於槍管底下前後運動的復進桿,使他從氣體汽缸中退出並和復進簧銜接。當復進桿後退至後膛部分時,其會向右上方偏,從木製護手中冒出並和槍機拉柄碰撞。子彈擊發後,部分火藥氣體由槍管下方靠近末端處一導氣孔進入導氣菅內,推動槍機迴轉實現解鎖,後坐過程中完成拋彈殼動作同時形成待擊狀態,復進過程中完成子彈上膛以及槍機閉鎖。相對於同時代的旋轉後拉式槍機(手動進行單發裝填動作),射擊速度大為提高。在戰場上其火力優勢可以有效壓制手動步槍。


容量8發子彈的漏夾由機匣上方壓入彈倉,當最後一發子彈射擊完畢時,漏夾會被退夾系統自動彈離彈倉,並會發出「乒」的聲響提醒士兵重新裝子彈。然而,在潮濕的環境時,漏夾也有卡死的可能性,即使加入了特殊的潤滑劑也沒什作用。在二戰中美軍單兵攜帶的標準彈藥袋可以裝10個8發漏夾。有一種廣泛的誤解是M1步槍必須打光整夾子彈才能重填,射手甚至必須強制浪費掉剩餘的子彈才能換入下一彈夾 - 這一認識在諸如榮譽勳章系列等流行電子遊戲中有所體現,其實是完全不符合事實的。M1設計有一專門用於手動排出彈夾的槓桿,後來的決勝時刻:戰爭世界裡,中途即使彈藥沒打完也能手動退匣。



此槍另設計有管狀M7槍榴彈發射器安裝在M1加蘭德步槍槍口上,經由巧妙的安排,使氣體汽缸可以泄出部分氣體,避免在發射榴彈時因高壓導致機械元件受損。由於發射槍榴彈需裝填空包彈,漏夾裝填設計會帶來不便。M1加蘭德步槍配備了一些不同樣式的刺刀。



?M1加蘭德有多種衍生型,包括加裝瞄準鏡的狙擊步槍型及沒有服役的測試型號,當中狙擊步槍型包括M1C(又名M1E7)及M1D(又名M1E8)。M1C在1944年6月取代M1903A4成為美國陸軍制式狙擊步槍。將原本M1加蘭德改為M1C需要加裝鏡座、瞄準鏡及改裝機匣,而由於M1加蘭德採用頂端漏夾裝埴,鏡座安裝在機匣頂部左則。因為改裝M1加蘭德成為M1C需要大量時間及工序,結果春田兵工廠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推出簡化版本,名為M1D。M1D裝有改良的機匣及鏡座。M1C及M1D在朝戰時期大量裝備美軍部隊,在1951年美國海軍陸戰隊亦以M1C作制式狙擊步槍,而其後美國海軍亦有採用改為7.62×51 NATO的M1加蘭德步槍(見下表),但可靠性不佳。M1加蘭德有兩種比較有趣但沒有服役的改裝型號,M1E5及T26又名「坦克手加蘭德」(Tanker Garand)。M1E5裝有摺疊槍托,T26「坦克手加蘭德」裝有18寸短槍管及標準固定槍托,其實「坦克手加蘭德」從來沒有服役過,只是民間市場在二戰後為了增加銷售額而改裝而成。其中沒有服役的改裝型號如T20E2,T20E2特別之處在於它採用勃朗寧自動步槍(BAR)彈匣,更可改變射擊模式為半自動或全自動。

在1950年代,義大利貝瑞塔受到北約指示,以美國政府在二戰時運給義大利的溫徹斯特生產工具來生產M1加蘭德步槍,義大利名為「M1952」,其後更衍生出BM-59系列。丹麥軍隊裝備義大利制加蘭德步槍名為Gv m/50,其後被Gv m/75及Gv m/66(HK G3)取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器知識 的精彩文章:

美澳擔心中國在南太平洋影響力擴張,蓬佩奧強硬表態
澳媒:印度造航母對抗中國是面子工程,大而無當

TAG:武器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