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零風險的票據,為何還會在網貸平台出事?

零風險的票據,為何還會在網貸平台出事?

作為現代化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成分,把控好各方面的風險,票據或能成為平台的優質資產。

文 | 央子

隨著票據市場的蓬勃發展,票據在金融市場的融資重要性不斷提升。票據主要是用於大額支付結算,或通過背書的方式進行流轉,是一種較為便利且相對安全的信貸工具。

而票據的相對安全性讓網貸平台看到了商機。隨之,不少標榜「零風險」的票據貸聞風而起。

不過,對網貸平台來說,資產端決定了平台的下限。一般,資產越優質,平台的安全性越高。因此票據能否成為網貸平台的優質資產呢?這或許取決於平台的風控能力、合規資質等。

挖掘小額票據市場的商機

根據上海票據交易所發布的數據報告,2018年第一季度,票交所辦理票據承兌業務4.24萬億元,同比增加1.19萬億元,增長39.2%;票據貼現業務2.12萬億元,同比增加4047.11億元,增長23.58%。

通常,網貸平台做的票據多是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其中,銀行承兌匯票相當於銀行的欠條,到期銀行無條件付款,是一種銀行信用;商業承兌匯票則相當於企業的欠條,到期無條件付款,是一種企業信用。

因此,銀行和企業的信用度越高,相應的票據越安全。那麼,票據作為一種幾乎無風險的業務,網貸平台是如何分得一羹的?

事實上,拿銀行承兌匯票來說,小額票據的銀行流程非常繁瑣,銀行從中賺的利息也較低,甚至有虧本的可能。所以,銀行一般只做大額票據貼現,基本不做小額票據。

然而,隨著票據支付結算功能的不斷增強,票據承兌平均面額進一步趨於小額化。根據票交所數據,2018年第一季度,票據承兌平均面額82.14萬元,環比下降10.8%,同比下降63.48%。

這說明小額票據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既然銀行做不了,小額票據的市場份額總不能白白流失了吧?唯一的辦法就是去民間市場。於是,網貸平台瞄準了小額票據市場的這個痛點,抓住商機。

一般,網貸平台在票據市場充當的是中介。因為票據有一定的鎖定期,銀行或企業在到期後見票付款。但是,很多持票企業由於急需用錢而提前兌付。

票據未到期就進行貼現需要支付手續費,而網貸平台就主攻手續費這一突破口,比如向企業收取的手續費低於銀行,從而吸引更多的客戶資源。這就使得網貸平台在風險很低的情況下,賺得一定的收益。

據不完全統計,從事票據業務的平台約有553家。比如,2014年上線的票據寶就是一家互聯網票據理財平台,專攻小企業票據貼現,主要做銀行承兌匯票和少部分商業承兌匯票。

「零風險」並非無風險

票據的相對安全性讓網貸平台看到了商機,使得不少標榜「零風險」的票據理財業務在互金行業大行其道。

然而,「零風險」並非無風險。

一般,有金融的地方就有風險。網貸平台的票據理財業務除了具有互金行業的常規風險外,其自身特性所帶來的操作性風險和道德風險也不容忽視。比如,偽造、變造票據、「克隆」票據、背書錯誤等風險。

對於票據自身存在的操作性風險和道德風險,或要取決於網貸平台自身的風控能力。一般而言,只要票據本身沒問題,平台的票據理財業務風險還是比較小的。

但如果是平台自身的信用與道德風險,比如涉嫌自融、搞資金池、虛假標的等,問題就嚴重了。

7月4日,網貸平台牛板金出現提現困難,隨後,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偵查。截止案發,其累計交易規模高達390多億元。其中,「牛錢包」是牛板金的主要活期產品,對接的是電子銀行承兌匯票的轉貼現業務。

據了解,牛板金暴雷的直接原因是「牛錢袋」出現逾期,而逾期的原因在於平台虛假標的。據公司負責人王旭航供述,牛板金的前董事孫啟良、沈旭卿夥同陳鄂、胡文周,聯手虛構標的,通過「牛錢袋」捲走了投資人高達31.5億的資金,用於房地產開發。

對於平台自身的信用與道德風險,或許需要受監管政策的制約。

自監管收緊以來,合規資質成為網貸平台運營的必要條件,上線銀行存管、獲得ICP認證、三級等保缺一不可。

據第三方數據顯示,截止8月16日,對於從事票據業務的平台,仍正常運營僅181家,平台數量只剩1/3。而問題平台中,有43家停業或轉型;僅14家平台上線銀行存管,且只有祺天優貸、可溯金融、火球理財、金銀貓這4家平台既上線銀行存管,又獲得ICP認證。

因此,不合規的平台自然難以存續,像上述平台牛板金就只上線了銀行存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P2P平台逾期選擇題:債轉股或許是一個多贏的選擇
第三方保障模式登場,金融科技走向風控中心化時代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