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真實的「宋江起義」,只是「茶杯里的造反」

真實的「宋江起義」,只是「茶杯里的造反」

真實的「宋江起義」,只是「茶杯里的造反」

文/史弟

一部《水滸傳》,讓「及時雨」宋江以及一眾梁山好漢家喻戶曉。

施耐庵將宋江眾人的造反描述的轟轟烈烈,在「替天行道」的旗幟下,108將上演著一幕幕俠肝義膽、英勇無畏、不畏強暴,為世人所叫好。

事實上,真實的「宋江起義」,只是「茶杯里的造反」,甚至宋江眾人有沒有在梁山泊聚義,都沒有可信的史實記載。

歷史上有據可查的「宋江起義」,只有這麼區區幾句。

《宋史·徽宗紀》中記載:「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今山東),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

真實的「宋江起義」,只是「茶杯里的造反」

可見,宋江等人造反更近似於一種流寇作亂,而造反也確實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朝廷的打算則是招降。

《宋史·侯蒙傳》中有記錄:宋江寇京東,蒙上書言:「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今青溪盜起,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東平府,未赴而卒。

此話透露出的信息是,宋江團伙應該不大,不過肯定不只36人,不然的話也不會讓數萬官兵奈之不得。而朝廷上下都已達成共識,招降宋江等人,然後讓其征討另一個造反巨頭——方臘,以盜制盜、以賊制賊。遺憾的是,招降的人還沒上任,就已去世。

真實的「宋江起義」,只是「茶杯里的造反」

《宋史·張叔夜傳》中有關記錄: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覘所向,賊徑趨海瀕,劫鉅舟十餘,載鹵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

此番記載證明宋江等人最終確實是投降了朝廷,不過不是被招安,而是被朝廷軍隊所打敗,不得不降。

至於宋江等人後來的結局如何,歷史上並沒有定論。自從參與征討方臘之後,宋江眾人的命運就此斷章,現存史料中不再有他們的身影,不管是不是被朝廷設計所害,想來也沒有一個好的結局。

真實的「宋江起義」,只是「茶杯里的造反」

相比「宋江起義」,同一時期真正掛起一股旋風、震動北宋朝廷的是「方臘起義」。方臘一臂高呼,應者雲集,造反隊伍立馬壯大至幾萬人馬。

「起義」之後,真正建立了一個橫跨現今江蘇、浙江、江西和安徽四省的六州52縣在內的農民政權。方臘自號「聖公」,準備與北宋王朝分庭抗禮。

同樣是造反,在《水滸傳》中,宋江等人成了梁山好漢,方臘眾人卻成了亂臣賊子;在北宋朝廷看來,二者都是強盜、匪患,在今天的意識形態下,二者卻都成了「偉大的農民起義軍領袖」。

真的是: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