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初期所向披靡的德國,為何最終走向失敗?這四大原因最致命

二戰初期所向披靡的德國,為何最終走向失敗?這四大原因最致命

原標題:二戰初期所向披靡的德國,為何最終走向失敗?這四大原因最致命


眾所周知,德國在二戰初期用閃電戰迅速攻克了丹麥、挪威、波蘭等周圍國家,並3個月滅亡老牌勁旅法國,舉世為之震驚,此時的德國在歐洲戰場上佔據了絕對的主動權。那麼在二戰初期優勢如此巨大的德國為何會以失敗而告終呢?以下四點原因最為關鍵:


第一、著名的「敦刻爾克」大作戰。當時英法聯軍在德國的猛烈攻勢下,節節敗退,最終在位於法國的「敦刻爾克」港口撤退,這次成功的撤退,避開了德軍的攻擊,為英法兩國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在二戰後期德國與蘇聯打起來後,英法聯軍迅速組織登陸,並進行有效的反擊,使德軍無法集中兵力攻擊一個國家,必須分散兵力來對抗英法和蘇聯,從而被兩線牽制。最終導致德國的失敗。

第二、德國過早的對美國宣戰。1941年12月8日,德國盟友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同一天德意對美國宣戰。那個時候美國根本沒想這麼快參與到戰爭中來,他們正在悶聲大發戰爭財,靠著賣軍火和戰略物資發財的事情美國也不是第一次幹了。要不是盟國日本偷襲珍珠港,德國也不會這麼快對美國宣戰,美國就會推遲幾年參與戰爭,那時德國的鐵蹄恐怕早已踏遍歐洲。


第三、德國錯誤的兩線作戰。1941年6月22日,德國開始進攻蘇聯,這導致他們不得不分散兵力兩線作戰。一線對陣歐洲的盟軍,另一線對陣蘇聯。當時英國在法國遭遇慘敗後,大量重武器都不能隨軍帶走,只能遺留在戰場,意味著英國根本不具備本土作戰的能力。但當時德國並沒有選擇乘勝追擊一舉佔領英國,而是選擇在冬天進攻蘇聯。一方面德國完全沒意識到自己的士兵會完全不適應蘇聯的環境,導致兵線在蘇聯無法推進。另一方面此舉也給了英國喘息的機會。


第四、最重要的原因是德國對猶太人慘無人道的屠殺。對猶太人有著極大偏見的希特勒在德國建立了許多集中營來屠殺猶太人。這一殘忍到沒有人性的舉措使全世界都認清了希特勒的真面目,使希特勒失去人心,從古至今都是得人心者得天下。這也讓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國家聯合起來,有了對抗德國法西斯的勇氣!

二戰引發的原因就是當時全世界很多國家都發生了經濟危機,而政府為了轉移國內矛盾,便對其他國家發動了這次不正義的戰爭,對全世界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法西斯終將走向滅亡,人類也終將走向團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葩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李鴻章接受《紐約時報》採訪實錄

TAG:奇葩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