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這個角落,我們分享世界的境況

在這個角落,我們分享世界的境況

2018大方文學節日場已經落下了帷幕,在短短三小時間,嘉賓們化身嚮導,帶領現場聽眾到達或曾聽過的地域或從未抵達的時空。在這裡,文字退居幕後,語言重新回歸現場。在這裡,新的疆域被開拓,世界不再遙遠。

PART 1 旅行 X 語詞

五位演講嘉賓分別來自莫三比克、中國、墨西哥以及瑞典,講述的主題並非肉身的旅遊,而是語詞的漫遊。

他們穿行文字而去,帶領我們一同感受複雜的記憶、情感、溫度、文化與歷史。

米 亞 · 科 托

世界的各個角落,我們都分享著同樣的境況:我們不僅僅是生物學實體,還是創造感受的造物。我們積攢的經驗將我們放在一場敘事中,將我們置於歷史。在那些時刻,我們是可見的,我們是被愛的。我們比非洲病因學設想的更為相近。我們確實可以因為某人而生病。而更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病倒,是因為沒有任何人可依靠。

李 敬 澤

旅行應許著自由,同時自由中包含著巨大的風險和困難。當我們決定旅行的時候,人是把自己放進了一個未完成的、向著某種曖昧不清的目的和願望前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創造自己,我們發現自己,同時我們也會迷失,也會被過程中的種種困難、種種考驗所擊敗。

蘇 陽

任何一個人的身上和心裡,都應該有一座山,一條河。

音樂應該回到民間,靠近普通人。關注當下,關注土地和普通人的命運。

阿 爾 瓦 羅 · 恩 里 克

我是一名作家,我喜歡富有內涵的小事。我的工作恰恰是在特定的事物中找到普遍的東西。

或許,我們這一代人的職責,就是用更真實、非北半球中心的角度去重新思考歷史。

皮 特 · 恩 格 倫

人類的很多最古老、最基礎的敘事常常有旅行的情節,這看來也是情理使然的事。人,身為個體生活在種種限制之中,單薄地存在於此時此地。旅行在終極意義上,是對個體限制的超越,參與到無數的他人的生活里。這不在乎我們的旅行是遊走在腳下這個世界,還是獨自待在房間里,讓自由、開放的頭腦穿過想像力的蟲洞,乘著我們稱之為「歷史」的時光機。

PART 2 旅行 X 人

每趟旅途中發生的故事,總少不了與不同生命的相遇和碰撞。

他們可能是真實的面孔,也可能是朝聖者的靈魂。

擦肩而過的路人甲,或許下一秒就會撞進生命里,成為一趟旅途中明亮的光圈。

馬 家 輝

我看在座平均年齡可能不到19,你們往後的日子要記住馬叔叔的提醒—。要負責任,以後我死了你們到我墓前來上鄉、鞠躬要說叔叔我辜負了你還是沒有負責任,那我就心安了,原來你們和我是一樣的。

萬 之

中國一句古話,人挪活,樹挪死,尋根只盯住一個地方,一個方向,眼界不夠寬廣。尋源是水系模式的思維,任何水系的源泉都可以非常豐富,不僅可以保持本源,還可以到各地尋找和開發新的源泉,如我們現在講的南水北調,西水東流,這都是可行的。誇張地說,在如今高科技突飛猛進的情況下,人類甚至可以到外星去開發新的資源。不是不可能的事。

翟 永 明

我發現,我拿到手上的這本(弗里達)畫冊,是我一直想要看到的女性藝術,以及我從未見過的、獨特而又震憾我心靈的藝術形式。最重要的是:我在其中,發現了自己的影子。那時,我已完成了我的作品《女人》和《靜安庄》。可以說,在弗里達的畫作和我的詩歌里,我們都從自身生活和經驗出發,從女性視角出發,去認識和描述這個世界。

小 白

正如霍布斯鮑姆所說,存在著個人印記的過去和沒有個人印記的過去之間的模糊地帶是歷史上最難把握的一部分,那是一片時間上的無人之地,充滿了不可靠的輪廓和空白。這個不明區域對現在此刻的生活十分重要,連現代媒體也會對它全神貫注,因而會被現代媒體所歪曲、誇大。我想進入那個上海,到那個上海去旅行,真正進入30、40年代的上海,而不是已經被車墩影視基地佔據的上海。

夜 場 直 播

仍在進行中

長按掃碼 去博物館旅行

s i g h t

閱讀之前,世界很小

大方丨不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信大方 的精彩文章:

吃了那麼多粽子,你真的了解屈原嗎?
這本書是一束光,我看見了陰影中的自己

TAG:中信大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