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被害後為什麼沒有看到兀朮侵犯中原,涉及到一個大陰謀
在紹興十年的宋金交戰中,《金史》避重就輕、刻意隱瞞了金國軍隊的敗績,只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時暑,(兀朮)還軍於汴」。但清朝著名史學家趙翼在他所著的《二十二史札記》指出:「然是年六月以後,宋劉錡有順昌之捷,岳飛有郾城、朱仙鎮之捷,韓世忠有淮陽之捷,張俊有永城、亳州之捷,王德有宿州之捷,《金史》皆不書。或疑《宋史》各傳特自為誇大之詞而非實事,然《金史.宗弼傳》謂是時宋將岳飛、韓世忠等分據河南州郡,復出兵涉河東,駐嵐、石、保德之境,以相牽制,又《金史.阿魯補傳》謂宋將岳飛、劉光世等果乘間襲取許、穎、陳三州,旁郡皆響應,則《宋史 岳飛傳》所云克複京西州郡、並遣梁興會太行忠義及兩河豪傑,累戰皆捷者,必非虛語!」
岳飛為什麼被害——答案就是金國的主力精銳被岳飛干光了。我們先熟悉一個名詞「背嵬軍」;岳飛在攻打金國的時候,首先攻打了金國立的傀儡——偽齊,牛皋、楊再興等一仗繳獲了15000匹戰馬。這15000匹戰馬就是岳家軍所想披靡的一個助推器,也是北方少數民族第一次慘敗給中原民族騎兵的開始。岳飛將其中8000匹戰馬組成了背嵬軍的騎兵,另外友數萬背嵬軍步兵。由岳飛的兒子岳雲親自率領。雖然在之前的戰鬥中,岳家軍用步兵就已經擊敗國金軍,打破了金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金國的大將金兀朮,擁有金國最精銳的十一萬騎兵。著名的拐子馬和鐵浮圖,都是金兀朮所領導。拐子馬和鐵浮圖都是重裝騎兵,經過嚴格的訓練,在作戰中所向披靡,從未有過敗績。但是,金兀朮並不知道岳飛將改寫他的戰爭成績單,並且讓他知道失敗的滋味,還要賠上他的鐵浮圖和拐子馬。岳飛的屢次勝利,引起了這位金國大將的注意,兩個軍事強者最終對決。背嵬軍經過岳飛的訓練,戰鬥力迅速提升。一個從南向北,一個從北向南,終於要面對面對決了。自信滿滿的金兀朮,面對從未交過手的岳飛——主要是步兵。
戰爭停止後,金兀朮一路高升,擔任了太師的職位。掌握軍政大權後。南宋根基己日漸牢固,軍事也成強勢。且由於他日夜操勞國事,還得防範背後蒙古國,伐宋己力不從心,一直未曾決斷。更主要兩國己交好通商,士兵己經不願再戰,終沒能再犯中原,簽定和約合四五年後就病逝了。死後被追任為金國忠烈,建了忠烈祠,而之後,南宋也給岳飛評了反,也建了忠烈祠,不過祠前多了兩個人的跪像:秦檜夫婦。


TAG:影響力的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