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2400000000的天價收藏,竟然是假貨!

2400000000的天價收藏,竟然是假貨!

本文來源於 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收藏已經成為文化、經濟投資的新熱點,「全民收藏熱」之下,贗品市場則「春風吹又生」。一起回憶一下國內收藏史上的那些天價假文物事件。

北魏陶俑事件

1994年的某天,潘家園市場出現一批北魏的陶俑,這些陶俑形態從未現世。

專家們一致認為是北魏時期的珍貴文物,而且很可能是前段時間在河南被盜掘的北魏大墓陪葬品。於是,專家們申請專款搶救性收購市場上的「北魏珍貴陶俑」。

沒想到類似的文物竟然在文玩市場不斷出現,專家們突然感覺不對勁了,國家專案組調查發現:這些文物為贗品,是河南洛陽的高水旺做的。

原來「河南北魏大墓被盜」的消息是賣陶俑的人放出的,他們是從高水旺手中買的貨,然後去市場倒賣。

一個賣主說:「蒙專家太容易了,只要掌握好胎、型、釉、工、舊的訣竅。過檢測關也不難,讓陶俑坐坐飛機就行了。」實驗表明,X線照射陶瓷的時候,每一秒都會把陶瓷釉面的老化程度提早200年左右。

估價24億的「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是金縷和玉片縷結成的入殮服。漢代皇帝和部分近臣在入殮時都會穿金縷玉衣,按照死者等級,分為金縷、銀縷和銅縷三種。

2011年9月,一起巨額貸款詐騙案被查明。謝根榮由於資金借貸困難而偽造了兩件「金縷玉衣」,然後出錢讓原故宮博物院的5位專家為他的玉衣估出了天價,然後他憑藉這天價玉衣取得了銀行的信任,不但為他之前的6.6億借貸做擔保,還為他提供資金4.5億。

身為國家級的權威專家,擔負著大家的信任,卻被謝根榮收買,真是不可思議。

宋瓷門事件

丁仰振,安徽淮北人,早年經營建築業,後來開始收藏,把所有積蓄都變成一堆古董,只等待時機就出手。

他曾花了1600元,買入一個「從古運河挖出來的」長沙窯大執壺,在2004年央視賽寶大會上,故宮博物院4位專家一致認為這「壺王」是贗品。丁仰振卻堅決表示「壺王」是真品。

2005年秋,杭州大規模擴建南宋官窯博物館,向社會廣泛徵集藏品,丁仰振捐贈了600多件文物,大部分是宋瓷,其中也包括「壺王」。

當時,博物館召集4位文物專家對這批文物進行認證。出人意料的是,專家們一致認定,「壺王」是難得的珍品,建議推一級品。丁仰振的「壺王」已在館內公開展出,可關於壺王的真假之爭卻一直在繼續。

「不打假」成潛規則

近年我國收藏市場非常繁榮,可是全國各地的古玩市場贗品竟佔了九成之多。許多假文物來自小作坊批量生產。

有專家認為根本打不了假。古玩鑒定其實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權威部門。「不保真」這項條款已經在拍賣行屢見不鮮,落槌成交,只要拍賣行明確聲明他們不保證拍品的真偽,那麼他們就不必承擔任何法律上的責任。

部分專家認為,收藏界沒必要打假,真正意義上,贗品其實是指那些製作精良的收藏品,如宋仿周漢時期的贗品,在前代它是仿品,在當代呢就是具有藝術價值的工藝品,要是在未來就是古董了。

這造假技術也是日新月異,比如前文所說的「北魏陶俑」,專門針對鑒定真品的那些標準來造假,以至於專業人士都難辨真假,咱們普通收藏者就更別提鑒定真偽了。

專家提倡,收藏愛好者應持有「過眼即擁有」的良好心態,買到贗品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99查詢

各類文玩的知識和鑒別方法

(輸入數字直接查詢)

例如輸入「1」,查詢「天珠知識」

歡迎大家聯繫我們小編微信號一起交流探討,若你想了解更多古玩,文玩的某些的文章,歡迎給我們留言投稿,我們希望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討中和大家一起進步!

平台合作請聯繫:

文章投稿轉載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那點事兒 的精彩文章:

蜜蠟收藏圈裡貴的嚇人、賤的騙人,到底啥樣的最可人?

TAG:古玩那點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