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1978年科學大會,聽到這句話,他那一排的科學家都哭了!《朗讀者》節目上,他一出場全體起立鼓掌!

1978年科學大會,聽到這句話,他那一排的科學家都哭了!《朗讀者》節目上,他一出場全體起立鼓掌!







在《朗讀者》節目中,


有一位嘉賓一出場,


便引得全場觀眾起立鼓掌,

齊聲致敬:


「校長好!」







他是北大學子心目中永遠的校長,


更是當之無愧的


新中國第一代學霸。




才氣逼人的他,


在19歲時,就做出第一個「核發明」,


在21歲時,就參與原子彈研發!


1963年,他作為新中國第一批留學生


被派往牛津大學,


在全球最頂級核物理實驗室,


核專家由衷地向這位


年輕的中國小夥子豎起大拇指,


稱讚他是:


「諧波加速之王」!






他就是中國兩院院士,



核物理專家

原北大校長


陳佳洱!




《朗讀者》陳佳洱:


聽到這句話,那一排的科學家都哭了








1966年陳佳洱從牛津學成歸國,


不久就是「文化大革命」。


因為一張和劉少奇夫婦的合照,


以及留學生的身份,


陳佳洱被扣上了五頂帽子:


黑幫分子、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


走資派、漏網右派和特務嫌疑。




他和當時的北大校長陸平一起被關在印刷廠里打雜,


兩年後被下放到漢中,


種田、養豬、修路,


「修鐵路時,要不斷來回扛100斤的水泥」。


離開北京前,


他賣掉了所有關於加速器的書,


心想:這輩子再也不搞加速器了。  




1976年,「文革」結束,


在錢三強的努力下,


陳佳洱從漢中回到北京,


協助制定原子核物理和加速設施的規劃。




1978年3月18日,


鄧小平組織召開全國科學大會,


陳佳洱與周培源等人在一個小組參加討論。


在會上,


鄧小平說:


「科學家是腦力勞動者,科學技術也是生產力。」  




聽到這句話,


陳佳洱那一排的科學家都哭了,


拿著手絹抹著淚,


怎麼止也止不住。


「此前,我們都是『臭老九』,


現在作為勞動者受到肯定,


我感覺到我的科研生命恢復了。」




今年2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


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來陳佳洱家中探望。


末了,他對王滬寧說:


「我們很多科學家,


一直希望國家能多支持基礎研究,


因為現在好多高新技術的成果,


源頭都在基礎研究,


而我們支持基礎研究的投入跟發達國家比,


還是低了很多。」  


聽完後,王滬寧對他說:「謝謝您。」







科技界很多人都知道


陳佳洱是個惜才、愛才的人,


願意多為年輕的科學家做點事兒,


晚輩也總記得他的好。


2016年,陳佳洱擔任何梁何利基金


(中國規模最大的民間科技獎勵基金)評委,


把最高獎頒給了施一公。


今年,施一公等科學家籌建西湖大學,


便邀請陳佳洱擔任顧問兼校董。







01


從小埋下科學的種子




1934年10月1日,


陳佳洱出生在上海一個7口之家。





1937年在上海街頭的日本軍隊




1937年日本攻佔上海,


陳佳洱的父親陳伯吹,


為躲避日本特務的追殺遠走重慶,



陳家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和頂樑柱。





童年時期的陳佳洱




不到10歲的陳佳洱,



早早嘗到了當亡國奴的滋味!


「沒有國家的獨立和強盛,


就根本談不上個人的尊嚴和前途!」





陳伯吹是被稱為「東方安徒生」的兒童文學作家。




1945年抗戰勝利,


父親陳伯吹回到上海。


當時,陳佳洱還上中學,


有一天,下著大雨,


父親專門到學校接他去看一部電影:


《居里夫人》。


看完以後父親對陳佳洱說:



你要像居里夫人那樣,


能夠有所發現,


能夠對社會做一些大的貢獻。





少年陳佳洱




在父親的指引下


陳佳洱的心中埋下了科學的種子!


從小就愛動手搞發明的他,



中學期間就自己鼓搗出了


收音機、擴音器!




1950年,


不滿16歲的陳佳洱面臨報考大學的抉擇,


一方面是自己嚮往的北京大學,


另一方面是物理系很強的大連大學,


考慮再三,他覺得


「國家要強大,需要發展工業。」






青年陳佳洱




於是,懷著建設新中國的心愿,


他毅然選擇報考了大連大學機電系。


這一抉擇,


讓他有機會與中國的


好幾位

物理學大師結緣。







02


「搶手」的學生


「546信箱」里最年輕的人




當時,著名物理學家王大珩


在大連大學教授物理實驗課。


在整個新中國的大學圈裡,


王大珩的課都以嚴格和困難出名。





「兩彈一星元勛」、「中國光學之父」王大珩




每次上實驗課,


王大珩都會仔細詢問學生實驗細節,


試驗後都會以5分制給學生打分,


若是不合格,必會退回重做!


很多人一學期都拿不到一個4分,


可陳佳洱竟然從這位


「中國光學之父」手裡接連拿了3個5分!


16歲的陳佳洱初露鋒芒!







全國院系調整後,


陳佳洱和同學們被併入東北人民大學。


X光晶體物理專家

余瑞璜


理論物理學家

吳式樞


核物理專家

朱光亞

……


陳佳洱做夢也想不到,


這些中國物理的先驅人物,


竟成了自己的老師!





朱光亞與楊振寧和李政道在美國




到了東大,學業難度更高了,


而陳佳洱的表現則遠超老師們的期許!


當時考試沒有時間限制,


題目極難,要解好久,


一些人只能拜託同學把飯送到考場里!


這些難題卻成就了陳佳洱,


他不但三下五除二就做完考題,


而且還得了全班唯一一個「雙滿分」!





1953年,朱光亞教授對陳佳洱提問




在朱光亞的指導下,


陳佳洱的本科畢業設計竟然


研製成中國第一隻能探測β放射性的計數管!



這也是他自己的第一個「核發明」!


在這一年,陳佳洱僅僅19歲!





有天賦又努力的陳佳洱,


成了多方「爭搶」的對象!


清華大學找他去念研究生,


系裡卻捨不得放過這樣一位「才子」,


決定讓他直接留校任教。


雖然遺憾,但陳佳洱還是服從組織決定,


成為一名助教。





陳佳洱在東北人民大學任教期間




在助教生涯中,


陳佳洱再次驚呆眾人!


他和同事用短短1年的時間,


就建立了中國第一個


X射線金屬物理分析實驗室,


並一口氣排了8個實驗!


這些陳佳洱自己都沒接觸過的實驗,


愣是被他們邊學邊摸索著搞出來了!


即使是掌握完備理論知識的外國科學家,


要完成和陳佳洱一樣的工作,


也要幾個人一起干3、4年! 







不久,陳佳洱迎來人生的轉折點。


中央決定要造出中國人自己的原子彈,


於是從全國遴選出色核物理學家,


並成立「北京大學物理研究室」。


朱光亞被調去後,


便向中央建議將陳佳洱也調過來。





兩院院士、世界一流結晶學家余瑞璜




教育部給東北人民大學發去調令,


陳佳洱的老師余瑞璜卻堅決不答應!


余瑞璜愛才心切又十分有個性,


他直接對學校抗議道:


「誰要調陳佳洱走,我就辭職!」


後來中組部和中宣部聯合發了又一個調令,


這才把陳佳洱給

「搶」

到北大來。





核磁共振領域的著名物理學家虞福春




當年,北京大學物理研究室是

國家機密


科學家都對外宣稱自己在


「546信箱」

工作。


陳佳洱來報道的時候,


值班的副主任虞福春看他瘦瘦小小的,


就像一個中學生,便連忙往外趕他:


「哪來的小孩兒,快走吧,


我們這裡要開會啦。」


結果陳佳洱拿出報到證,


虞福春才明白,


眼前這個21歲的青年,


不僅是朱光亞的得意門生,


還將是「546信箱」里最年輕的專家!







03


原子彈搖籃里的「拚命三郎」




到「546信箱」工作後不久,


朱光亞就給了陳佳洱一個大考驗:


要求陳佳洱帶領幾個剛畢業的助教,


在8個月內建起一個原子核物理實驗室!





「546信箱」的一間實驗室




在當時,


組員中只有陳佳洱略懂原子物理學,


而且實驗器材基本沒有,


建立原子核物理實驗室簡直難比登天!


唯一的理論基礎,


就是一本英文版的《實驗原子核物理》


陳佳洱只能一面自學,


一面給助教們翻譯。


理論與實際不統一的時候,


就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陳佳洱(二排中間)




時間緊,任務重,


陳佳洱乾脆把床搬到實驗室,


每天都干到凌晨3、4點,


實在撐不住了就稍微睡會兒,


醒來再接著干!


那時候很多設備買都買不到,


尤其是核實驗用的核子計數器稀缺,


陳佳洱乾脆自己建立了車間,


自製各類核子計數器!





核子計數器




後來經過7個多月廢寢忘食的努力,


在不知碰了多少壁,


不知走了多少彎路之後,


新中國第一個核物理實驗室居然被


初出茅廬的陳佳洱他們建成了!


從這個實驗室走出的學生,



日後

大多成了

中國核事業的中堅力量!







04


讓外國人豎大拇指的


「諧波加速器之王」




核反應最關鍵的部分之一就是加速器,


可以說沒有加速器的高能粒子,


製造原子彈就變成了空談!


可當時只有一台蘇聯進口的


25兆電子伏電子感應加速器,


遠遠不能滿足轟擊原子核的要求。





電子感應加速器




陳佳洱找來幾個年輕老師和學生,


仿照蘇聯的加速器


「照貓畫虎」進行「升級重造」,


不到一年的時間,


一台30兆電子伏電子感應加速器


就被自主製造出來,


並且可以滿足核試驗要求!





1963年陳佳洱在倫敦




深知加速器在核研究領域重要性,


陳佳洱把自己的研究方向改變,


專心研究更高能的加速器。




1963年,新中國首次向國外公派留學生,


陳佳洱被派往英國牛津大學,



學習先進加速器的原理與製造方法。





陳佳洱在倫敦




到了牛津,陳佳洱被安排



調試與安裝串列靜電加速器,


他一面安裝,一面做實驗,


晚上還做理論計算,


很快就掌握了這台加速器的設計原理,


甚至還發現了加速器不匹配的「硬傷」!





牛津大學




陳佳洱向英國人指出錯誤,


這讓英國人十分驚訝,


他們根本沒有想到這個來自科學弱國


不起眼的寒酸科學家能夠


解決他們都發現不了的問題!




在英國人的強烈要求下,


陳佳洱把他的發現寫成報告,


後來出於尊敬與感謝,


英國人還將印好的報告作為禮物,


送給了陳佳洱。





陳佳洱在盧瑟福實驗室




被推薦到盧瑟福實驗室後,


英國的教授也有意試探下



新中國培養的科學家


實力究竟如何,


因此,安排給陳佳洱的課題非常難。


他心裡暗暗發誓:


我一定加倍努力,


給中國人爭氣!







機會很快就來了,


他接到一個

大家都解決不了的難題:


加速器離子束消耗問題。


然而這個問題即使對陳佳洱來說,


也是過於複雜和困難了,


沒人能說清加速器的微觀世界中


到底發生了什麼!


研究一度陷入了僵局!





陳佳洱正在用微分靶測量束流軌道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


陳佳洱發明了一個小微分探針,


監測各種離子的運行軌跡。


他不僅發現了問題,



還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驗證及解決的方法!


後來經過陳佳洱的改進,


加速器的效率提高了三倍以上!




世界頂尖物理學家都沒有攻克的難題,


被陳佳洱研究出來!


無怪乎英國人會沖他豎起大拇指,


稱他為

「諧波加速器之王」!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爆炸成功




後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


消息傳到英國,


盧瑟福實驗室的科學家們


把陳佳洱團團圍住,


紛紛向他求證,


中國是不是真的爆炸了原子彈?




當時,陳佳洱也不敢確信,


他連夜坐車前往中國大使館,


當得到中國大使的肯定答覆,


陳佳洱激動萬分!





陳佳洱(左二)




在1966年陳佳洱回國前夕,


英國人邀請他留下來,


並承諾了一份「天價」薪酬。


可陳佳洱想都沒想就拒絕了英國人,


原因很簡單:


我的祖國需要我!







05


大山溝里扛水泥的科學家


造出「黑科技」




回國後的陳佳洱立刻投入到



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


等時性回旋加速器的研究中。


可惜還沒開始施展拳腳,


「文革」便爆發了。







「黑幫分子」「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


「走資派」「漏網右派」「特務嫌疑」


5頂大帽子蓋在陳佳洱的頭上,


他不得不終止所有研究,


被關在了印刷廠里打雜。




然而閑不住的陳佳洱,


居然幫印刷廠進行了一次技術革新!



後來紅衛兵來「武鬥」他,


廠里的師傅們都出於感激而護著他……







1969年,


陳佳洱和同事們被下放到漢中,


在那個大山溝里,


他種地、養豬、修鐵路,


所有臟活兒累活都被他幹了。


修鐵路的時候,


他還要用瘦弱的身板,


不斷來回扛100斤一袋的水泥……




當國家再次需要他做加速器的時候,


他又義不容辭地站在了科學的第一線!


在極度困難的條件下,



陳佳洱與同事用自製的材料,


竟然研製出了世界先進的


「概念版」螺旋波導加速器!




當時這種加速器在外國也僅是


剛剛提出了設想,


然而

在山溝里扛水泥的陳佳洱,


把設想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成果!







1978年,


鄧小平主持召開了全國科學大會。


負責科學規劃的錢三強,


沒有忘記當年「546信箱」里那個天才小伙,


點名要還在漢中的陳佳洱來京參會!







摘去了莫須有的五項「罪名」,


43歲的陳佳洱激動地哭了,


「我的科學生命恢復了,


我的學術生涯又得到重生了!」


科學的春天來了!


雖然已經過了科學研發最好的年齡,


可陳佳洱的激情像火山一樣爆發!




4.5MV的靜電加速器,


螺旋波導聚束器,


整體分離環型重離子直線加速器,


我國第一隻射頻超導加速腔,


第一台碳-14超高靈敏度質譜計……





碳-14超高靈敏度質譜計為夏商周斷代工程做出巨大貢獻




在陳佳洱的帶領下,


一個個難關被攻破,


中國的加速器一下子實現彎道超車,



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06


北大校長陳佳洱:


我是書生一個,


最願意做的是教書和研究。




1996年,已年過花甲的陳佳洱


成為北大校長。


騎自行車能到的地方,


他絕不動用學校公車。


於是一個騎著破舊的「二八大杠」,


頂著雨雪風霜往返於各系之間的身影,


成了北大校園的獨特景觀。







一次,學校有地方停電了,


陳佳洱很著急地找到配電室,


要工友幫忙去維修一下,


人家問他是誰,


他說:「我是陳佳洱。」


工人一愣:「陳佳洱是誰?」


不說出自己北大校長的身份,


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樸實的老頭兒是誰。






學生們稱他為「親民校長」,


他說

「我自己並沒有把自己當校長」。


不過他在科研上努力和認真的勁頭,


卻用在了處理北大日常事務上,


「北大無小事」!







作為科學家,



陳佳洱深知一個大學的學科建設


直接決定著大學的好壞。


為了讓各學科的學生能夠觸類旁通,


他創造性的將很多同類學科


劃分為學部。


文、史、哲歸到人文學部,


經濟、管理和法律則是社會科學部,


數學、物理和化學合併為理學等。


後來還在北大新成立醫學部,


並與北京醫科大學合併,


填補了北大歷史上沒有醫學的空白。







陳佳洱還特別重視人才的引進。


他經常給在海外的名家大師寫信,


希望他們回國到北大任教。


如果去國外參加學術研討,


他就去拜訪當地科學家,


希望他們能夠到中國來,到北大來。




後來每次他出國,


都會準備一摞頂尖人才的資料,


托著花甲只軀一一拜訪。


雖然被婉拒是經常的事,


可他愣是用做科研那種


百折不撓的韌勁兒和


讀書人特有的「認死理」


一次次地嘗試,


「不把大師請進北大,誓不休!」







陳佳洱曾說自己當校長


「比較呆板,但比較認真。」


他雖然十分隨和,


可對「學而優則仕」的模式十分反感。


有人為了評職稱、評院士找他,


問他該發多少論文才能評上,


他直接拒絕回答,


並勸告來者:「踏踏實實搞研究!


最重要的是要對國家社會發展有貢獻,


要沉下心來做教學和科研。」







在忙於校長工作之時,


陳佳洱還是那個醉心學術的書生。


他依然堅持


每周給學生們上物理課。


每當拿起課本,陳佳洱就會忘記


在行政工作上的煩惱,


很多時候還會從青年學生身上,


獲得新的想法與活力!





1998年6月,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的陳佳洱給學生們上基礎課。




有次,一位同學遇到一些難題,


便給包括陳佳洱在內的教授們


發了幾封探討問題的郵件。


沒想到,第二天


就收到了陳佳洱認真親切的回信!




「如果我不上課的話,


我跟學生跟老師的共同語言就會少得多。


我自己上課,才知道教師想什麼,


學生想什麼,我理解他們,支持他們。






現年已經84歲的陳佳洱,



雖然已經不再是北大校長,


可他依然是北大教授,


仍舊奮鬥在講台與科學前沿!




真正有學識的人


與麥穗的成長過程一樣,


麥穗空的時候,麥子長得很快,


麥穗傲慢地高昂著頭!


而當麥穗真正成熟飽滿時,


它們謙虛地低下頭,


垂下耀眼的麥芒。


陳佳洱,就是這樣的人。







今年恰逢北大120周年校慶,


面對記者的採訪,


已經是84歲的陳佳洱說:


說真的,這個校長不好當。


我是一介書生,沒有這個能力。


我本身沒有多大的能耐,


都是機遇使然。


但既然硬著頭皮當了,


我想,我要對得起「北京大學」這四個字。




有人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而陳佳洱最常說的是:


「我就是書生一個,


最願意做的是教書和研究。」







在世的人中,


還可以被稱為 「先生」的不多了,


「先生」無關性別,


但都是有著溫潤深厚的德行,


有著包容豁達的情懷,


更有著一顆拳拳愛國之心!


他們能耐得住寂寞,


能擋得住誘惑,


甘願為後輩點亮做人的明燈!


為什麼我們對校長陳佳洱


滿懷敬意?


因為他,是書生,


更是真正的「先生」!




—THE END—




?本文選自北洋之家(id:bypm2016),部分內容參考環球人物雜誌,

灼見經授權發布。



MORE

灼見熱文 


??海歸科學家黃大年的最後日子:聽到這首歌,望著窗外,眼淚無聲滑落



??她曾轟動全世界, 卻因祖國需要隱姓埋名30年,她背後的故事令人敬佩不已……


??那些高層次人士,早餐前都做什麼?


??你現在走的每一步,都是在為將來鋪路


??這樣一部電影,在華語影壇還不曾出現過同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灼見 的精彩文章:

生活正在獎勵「愛面子更愛里子」的中國人
高手是持續性自律,你是間歇式自虐

TAG:灼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