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相信,眼淚,其實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

「我相信,眼淚,其實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

辰辰說

我喜歡讀書、遠行、觀影,

其實是喜歡在這裡尋覓自己的人生,

在這個過程中,多留下幾滴淚,

幾滴承載靈魂重量的眼淚。

我相信,眼淚,其實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

願你人生精彩,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余秋雨問:「如果有機會再活一世,你會選擇身於何處?」

我頓感混沌。這個世界很大,我想多看看,看看不一樣的人,經歷不一樣的事情,感受不一樣的生活,但,我還是想成為我媽的寶,我爸的孩子,我家人的一份子,前後之間,難以抉擇。我隨手問了好幾個好友,發現大家的答案和嚮往驚人相似。或許,這就是人,人吶,不管身於何處,總嚮往更多的自由,更大的世界,但總歸放不下生養自己的一方凈土。

每個晚上,隨著夜風一塊襲來的冰涼孤寂拂入人心,渺小、孤單、無助的感覺讓人手腳冰涼。也是這樣的一道晚風,承載了過去千千萬萬年以來的氣息,也將會承載未來又一個甚至千千萬萬個千千萬萬年的氣息。被晚風拂過的靈魂,也就這樣跟著這一陣氣息,瞬時似乎暢遊了千百萬年,感受事過境遷、百感交集,但確實又是愜意無比。或許,這就是人,人哪,雖總會感受到孤獨難耐,但卻也能在這孤獨和難耐之間,感受到精神靈魂的自由、愜意和心安,時刻充滿對這個世界的嚮往和遐想。

生活,不僅只有眼前的枸杞,還有下個月就能隨處可見的鮮甜紅棗,更有明年初夏來自老家的酸甜楊梅。總之,世界很大,我總想再多看一看。

於是,我喜歡上了讀書、旅行、觀影,只為看看更大的世界,窮盡一切去觸碰那個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觸碰到的未知世界。

讀書

「一部好的作品,讓人恍如隔世」

一直以來,我很慶幸這個世界有書。或許沒有足夠的機會體驗人生百態,但只要願意,翻開書本,書里的字裡行間,總會在不自覺的時候給人予嚮往和驚喜。《瓦爾登湖》的寧靜安詳,《駱駝祥子》的苦難交織,《平凡的世界》的波折不平,這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裡,有多少個人物,便有多少個一輩子。如若像柏拉圖所說,生活不過南柯一夢,那麼,這個夢,我願更濃些,更厚些,更有血有肉些,更多地去經歷一下,也不枉夢這麼一遭。

文字,從兩千多年前一直演變到現在,已經不僅僅只具備一開始的記錄功能了。國內有諸子百家,國外有古雅典城邦,從那個時候開始,文字已經開始被賦予了一種深意、一種超脫了生命的氣息。這種文字里獨有的超脫生命的魔力,陪伴過多少人多少個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的夜晚,多少個心平氣和寧靜致遠的傍晚?在每一個夕陽西下的時候,一定有一些影子,在看得到或者看不到的地方,感受文字的厚度和美好,一個人在角落裡靜默發光。

讀一本書,就是去發掘書里的生活氣息。無論是怎樣的一本書,總歸離不開一個人字,一撇一捺之間,是多少的生活體會,又是多少對生活的愛?坐在書前,我們或哈哈大笑,或黯然傷感,或嘖嘖稱道,亦或是潘然醒悟。每多讀一些,就對生活有多一些的窺探,對未知的神秘世界有多一些的了解。一開一合間,前後幾個小時,或許不自知的已經有了脫胎換骨的味道,只是慢慢的已經不會去在意。這些多出來的生活,潤物細無聲下,已經教會了心平氣和、寵辱不驚,已經教會了我們怎樣去愛自己、愛他人、更愛世界。一個人的心大了,自然,在意的事情也就大了。我想,世界再大,怎麼也大不過人心罷?

旅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走走停停,人生各味」

一生之中,至少也要有幾次辭家遠行,不為學業,不為事業,不為玩樂,只為了一股子優哉游哉的生活氣,在旅途中享受獨處、觀察、思考的時光,而無人打擾。往前回顧二十餘年,竟發現也就少有的時間,感覺得到腳踩的是踏踏實實的大地,抬頭望見的是實實在在的藍天。在人潮湧動的地方呆的久了,眼睛都被蒙上一層薄薄的灰,對生活的覺知也被襲上一股濁氣,看什麼都不太真切

遠行的意義,在於在對世界的探索中,找回那個當初還會因為微小的觸動而流淚的自己。在山川大河之中,能感受到潺潺流水在血液中流動的感覺,又能感受到奔騰的瀑布撞擊心臟的豪情,一處一處地輕輕漫步,享受靜謐的時光,感受生活靜安的美好。這時候感覺像是獲得大自然偏愛的寵兒,在山間各處皮的就像只猴子。最後會發現,開心和自在,其實無關名望,也無關權利,僅為心安二字而已

每一滴獨自流淌的熱淚,都有靈魂和光敦煌的土地,已經數不清究竟被多少的熱淚所滋潤過了。山川大河是大自然的饋贈,那敦煌,就是輪迴了一個千年的無數先輩靈魂的結晶。在莫高窟內走一走,感覺靈魂像是被先輩們輕輕捧起,一遍一遍地接受他們的關愛祥和。多少人世間經歷的不理解,多少人世間經歷的苦與難,在這千年的厚重前,只剩下止不住湧出的滾滾熱淚,不為苦痛,不為宣洩,甚至說不出為什麼,像是積攢於靈魂但又不宜表現的淚水,在這裡統統都被引了出來。

遠行,走的是路,品的是人生。在一個陌生的地界,接觸著從未接觸過的人,品嘗著從未品嘗過的食物,是少有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存在的畫面。每一個獨自遠行的人,都喜歡流連於大街小巷之中,看插肩而過的人,就像在看一個個飽含故事的獨立靈魂,讓人忍不住想要多呆一會兒。靈魂與靈魂的交互是人世間最美妙的事情之一了。人能夠給自己戴上一層又一層的面具,可眼睛裡的色彩,是無法遮掩的,正是無法遮掩靈魂里的光,才顯得每個人如此獨一無二。

每一個人,在一輩子里,至少都要有幾次獨自遠行,或從大自然的呢喃中,或從先輩的關護下,亦或從每個人的靈魂里,找到自己,找到自己想要前進的路,找到自己喜歡的事覺知自己生命的意義,讓自己的眼裡一直有光

人的一輩子最幸福的事在於:有人可愛,有事可做,有夢可追。

觀影

「在五彩斑斕的世界裡,覺知人性里的光」

每個周六的夜晚,會留出一片空間看電影,不為功利,僅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環境,一來疏解平日的學習壓力,二來,品嘗潛藏在電影里的那些人性中的矛盾糾結,那些生死間的潘然醒悟,那些成敗間的驀然回首,那些迷茫間的垂死掙扎

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是有光的。每一個心裡有光的人,都需要有這麼一個地方,在我們被生活壓迫得喘不過氣的時候,有這麼一個精神角落能夠容下自己頻臨絕望而蜷縮起來的身影。我們在這裡恣意放肆而不被誤解,肆意嘶吼而不被阻止。大哭大鬧之後,再次給我們指引道路,給我們養料,讓我們抬起頭,繼續前行,繼續發光。

21世紀,世界已經不再是我們舊有所認識的世界了。除了文字和畫,我們還有聲音和影像能夠陪伴人心,在人心裡輕聲呢喃。電影播放的每一幀,播放器響起的每一秒,都已經不再只是聲音和圖像,它是承載了眾多藝術家靈魂的結合體。每一個反覆雕琢的眼神,每一個反覆打磨的聲音,每一個從生活中淬鍊出來的鏡頭,都並不比米開朗琪羅的雕像和畫來的低廉。只要是靈魂,靈魂都是等高的

我希望能夠帶給孩子更多更多的東西,能夠帶著孩子們去到更好的地方,看到更不一樣的風景。學會讚歎自然,學會讚歎靈魂,學會面對眼淚,學會更多我至今還沒有學會的東西。

我喜歡讀書、遠行、觀影,其實是喜歡在這裡尋覓自己的人生,在這個過程中,多留下幾滴淚,幾滴承載靈魂重量的眼淚。我相信,眼淚,其實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

願你人生精彩,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文字:辰辰

編輯:馬靜

圖片: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雞蛋破了殼 的精彩文章:

TAG:雞蛋破了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