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流傳著「娘親舅大」這句話,我來告訴你真相
大家都知道,俗語就說,娘最親,舅則最大,在一些親戚之中,一般人都是與舅舅關係最親,而與自己的叔叔或者是大伯關係一般,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就要從兩種制度來說,第一種是母親一邊的親屬為世系繼承,第二種則是以父親一邊的親屬為世系繼承。
咱們首先來看看第一種,人們的姓氏與家中的財產都是來自母系,換句話說,就是母系家族和自己的聯繫很密切,和如今娘家人的疏遠不同,有些時期,舅舅的地位甚至比父親還要高,所以舅舅也是人們最親的親屬,在決定一些大事的時候,舅舅一般是母系的代表人物,也能決定很多的大小事,就比如說如果外甥結婚的話,舅舅肯定要坐在上位,若母親改嫁,舅舅則要起到關鍵作用。
在母系氏族社會公社時期,舅舅有著很高的地位,對外甥的任何事都有著一定的權利,而在父系氏族社會公社時期,外甥與舅舅的關係則更加的親近。
關於這點,有人提出過疑問,為什麼舅舅的地位比叔父或者是伯父要高呢?按親屬關係來說,舅舅似乎還比不上伯父。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在古代,繼承財產和家族的權利,都是以父系親屬為基準的,而不是母親一邊的親屬,所以說,當家族中出現權利的爭奪之時,伯父和叔父是很有可能奪走自己的權利的,而舅舅則不可能,舅舅不可能得到財產,因為他們不是本族的親屬,和自己也不是相同姓氏。
一般來說,一個家族勢力越大,家族內鬥就會更加激烈,比如說在繼承皇位的時候,那些手足為了地位,可能會互相殘殺,當時高洋紀委的時候,他的弟弟高演和高湛想要得到皇位,就設計殺死了高洋的兒子,大家都知道,高洋之子就是他們二人的親侄子,因此,叔父或者伯父與侄子之間,有一定的利益關係,所以關係不好也正常。
所以說,在古代的時候,統治者們害怕的不是外戚干預政權,而是害怕同宗之人奪取權利,在漢武帝上位之前,其叔叔就對他有威脅,一旦他的叔父有不軌之心,當其來到朝廷,二人勢必會產生一些爭奪,因此,漢武帝不可能重用他的叔父,反而重用了自己的舅舅,其舅舅是外戚,可以參政,但是也不可能奪權。
不僅僅是皇室族人,就是平民家庭,也會出現這種事情,叔父或者是伯父都有可能為了財產和侄子發生矛盾,所以說,舅舅能夠與外甥相處的較好,俗話說,娘親舅大,這句話就能說明一切了


※小妾有什麼作用?除了男人發泄,還有一個作用徹底暴露男人的醜陋
※朱元璋陵為何無人敢盜?孫殿英也不敢染指,專家打開後才勘破玄機
TAG:我有我抱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