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國家館的「一帶一路」暢想

一個國家館的「一帶一路」暢想

「引進來」的暢想

打通信息屏障,讓進口商品更便宜

「走出去」的暢想

優化通道能力,讓川貨出海走「直線」

本報記者寇敏芳

「歡迎來到中國首個馬來西亞國家館!」8月15日,「一帶一路」倡議5周年採訪團來到位於四川自貿試驗區成都天府新區片區雙流區塊的馬來西亞國家館,眼前是一個裝修工地——輪廓框架剛剛搭好,整個空間空空如也。

馬來西亞國家館由四川中馬貿易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看到大家的疑惑,該公司董事長姚士麟微笑著解釋:為讓展館更完美,設計方案已幾易其稿,預計今年九十月份可以完工。

一個未完工的「工地」,為何成為採訪點位?記者帶著疑惑追問下去——

搭平台:將馬來西亞企業和優質商品引進來

馬來西亞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中國與馬來西亞經貿往來更加緊密。

「展廳已經規划了幾個區域,將設置馬來西亞的特色農產品展示體驗區,比如貓山王榴槤、燕窩等。」姚士麟揮舞手臂,勾勒出展廳大致布局。聽到貓山王榴槤,有記者打趣:「現在馬來西亞貓山王榴槤那麼貴,你這裡能不能便宜點?」

「以後展館建成了,會便宜的。」姚士麟語氣認真,他舉例說,一個貓山王榴槤在中國的價格,可能是在馬來西亞的5倍以上。「這中間除了必要的物流成本、進出口貿易成本外,還有很多額外的中間環節,增加了榴槤的進口成本。」

而這些中間環節,很多時候是由於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四川的經銷商想進口,找不到馬來西亞的供貨商,通過廣州、深圳等沿海地區的經銷商購買,這樣成本必然增加。」姚士麟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中信息互通是經貿往來的基本要素。

基於此,2017年8月14日,馬來西亞在川落地首個國家館,旨在搭建一個集經濟、文化、教育、旅遊、展示、投資、服務於一體的雙向綜合平台,開展特色文化、貿易商品展示展銷活動,將馬來西亞的投資貿易企業和優質商品「引進來」。

對消費者來說,意味著將不再需要通過海外代購或出國旅遊,就能買到地道的馬來西亞商品。這些商品的售價將比普通進口商品銷售價格便宜20%-30%。

畫藍圖:做內陸企業進入東南亞市場的橋頭堡

雖然展館還沒建成,四川中馬貿易有限公司已經行動起來。上個月,姚士麟和同事一起到廣元考察,這裡的木耳、菌類等山珍深受馬來西亞市場歡迎,他希望推動四川農產品更多出口馬來西亞。

除了「引進來」,馬來西亞國家館還要幫助四川企業「走」向東南亞。而過去,「四川造」出口東南亞,多數選擇從東南沿海港口出海。隨著「南向開放」的提出,四川商品從廣西出海可將出海口拉近400-600公里,實現南向出海走「直線」。

如何才能吸引出口企業「換路」?四川已開行宜賓至欽州集裝箱鐵路班列,該班列是四川南向出海里程最近、時間最短、成本最低的通道。樂見四川南向出川的前景,馬來西亞希望通過國家館的建立,成為四川及內陸地區企業進入東南亞市場的橋頭堡。以四川為中心,積極與中國內陸企業合作,重點幫助企業解決認證體系、語言等方面的障礙,為企業提供更多的投資和商品需求,引導中國企業進入馬來西亞乃至東南亞其他國家市場。

在廣西欽州南部,中國與馬來西亞共建的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已經落成。「這是國內企業走出去的一個平台。」馬來西亞外貿促進中心成都代表處主任鍾潤章表示,馬來西亞食品企業有著幾十年國際出口經驗,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大趨勢下,馬來西亞歡迎四川食品企業到馬來西亞及中馬產業園建廠,並通過馬來西亞打開國際食品市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川廣播電視台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開賽在即!「吉林一號」帶你去賽場「踩踩點」
背鍋、填坑、救火……這款火箭為應急發射而生

TAG:四川廣播電視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