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懿死後為了不被侵擾可謂機關算盡,兩千年後卻被老農一鋤掘開

司馬懿死後為了不被侵擾可謂機關算盡,兩千年後卻被老農一鋤掘開

《三國演義》,故事遠起漢靈帝年間劉、關、張桃園結義,描述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近百年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眾多的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要說到在這裡面最聰明的人是誰,肯定是卧龍先生——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看重的就是他的聰明才智。出山後的他跟隨著劉備打天下,最後創下了蜀國。諸葛亮就如神話般的存在,他聰明過人、足智多謀,卻沒能笑到最後。

今天我們不談諸葛亮,來談談他的對手——司馬懿。歷史上是這樣評價司馬懿的:「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漢末大亂,常慨然有憂天下心。」「帝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曹植:魁傑雄特,秉心平直。威嚴允憚,風行草靡。在朝則匡贊時俗,百僚儀一;臨事則戎昭果毅,折衝厭難者,司馬驃騎也。」

他出身於士族,放在現代來說他可是官二代。族裡都是為官,八兄弟中屬他最為出色。司馬懿在《三國演義》中的角色一直都是詭計多端、老謀深算的老狐狸。他不是一名君子,但他的才華,深謀遠慮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他為人十分的謹慎小心,對名節十分的注重。他不想當皇帝,不想背負罵名。在曹丕死後,他手中掌控朝政大權。因為司馬懿的品德,底下的人都十分聽從他的安排絕無異議。

司馬懿在與曹操對抗的時候,他更是謹慎小心。曹操多次想嫁禍除掉他都沒能成功,都被司馬懿給躲過去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隱忍,退讓才得以保住了性命。

這兩人在某些地方是十分相似的,性子都一樣的多疑。曹操和司馬懿在對自己死後的安排上,也是如出一轍。曹操為了避免後人知道自己的陵墓去掘墓,便設了七十多個疑冢。司馬懿則是告訴自己的後代不能去祭拜自己,避免讓人知道自己的墓穴。而且他還把自己的陵墓安置在地下很深的地方,經歷了兩千多年才被後人發現。這是在中國史上絕無僅有的,光這一點我們不能不佩服他的深謀遠慮。在世時為保全自己不斷的忍讓隱藏,死後為留個安寧躲到深深的地下。

後來,他的陵墓被洛陽蔡庄的一個農民發現了。農民在幹活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大石碑,這石碑上面刻畫的是一名武將手持戰斧。農民想著這應該是文物,就跑到了縣裡去上報。就這樣司馬懿的陵墓就現世了。

當時的人都以為這墓里不會有什麼東西,可是事實證明了一切。在不斷深入的過程中發現,這個墓規模十分的宏大,能和帝王墓相比。這消息傳遍中國,考古專家紛紛前來,才考查得出這是司馬懿之墓。那為什麼農民看到的石碑上是一名武將呢?為什麼不放他自己本人。很多人都猜測說這是司馬懿為了迷惑群眾給製造的,為的是不讓自己的陵墓遭到破壞。

據當時的報道得知,這墓里有很多的機關,防盜措施十分的謹慎。一般的盜賊是無法進入的,墓中的文物保存完好,這也為中國文物研究和考古增添不少光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叔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投降儀式上日方代表曾申訴投降書無效,讓現場氣氛瞬間緊張起來
此人嫌自己太帥震懾不到人,每次打仗都帶丑面具,卻因太完美而死

TAG:文叔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