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化龍橋的「葫蘆爺爺」30年創作三千餘幅葫蘆烙畫 希望有人傳承手藝

化龍橋的「葫蘆爺爺」30年創作三千餘幅葫蘆烙畫 希望有人傳承手藝

張居常和他的葫蘆們

化龍橋華村的臨江佳園小區,有一位葫蘆爺爺——張居常,今年70歲的他,家裡大大小小的葫蘆有近千個。痴迷葫蘆烙畫的30餘年,製作了三千餘幅葫蘆烙畫。上周五,記者來到了張居常的家裡,聽他講述他與葫蘆娃們的故事。

一走進張居常家裡,飯桌上、茶几上、電視柜上、書房……大大小小放著形態各異的葫蘆。有歪嘴大頭的、有細腰大肚的、還有圓不溜秋似蘋果的……這裡面最小的只有2cm高,直徑還不到2cm;最高的40cm,直徑18cm左右。仔細看上面的圖案,有陸遊的愛國詩、吉祥的百壽圖、秀麗的山水畫、嬌滴的牡丹圖、當然還有不少鳥獸魚蟲。

「這些畫都是我一筆一筆烙上去的」,張居常拿起一個手掌大小的葫蘆遞給記者,「你看這幅小雞枇杷圖。」這個葫蘆上的作畫採用的是工筆畫的畫法,記者發現小雞羽翼上的羽毛根根分明,枇杷更是圓潤生動。

30年前,張居常還是重慶精益眼鏡廠的工人時,就喜歡木板烙畫,偶然一次得了幾個葫蘆,就想嘗試在葫蘆上創作烙畫,有了木板烙畫的基礎,張居常一試便成功了。這30餘年,張居常大大小小創作了三千餘幅作品。

2006年,張居常參加了學田灣舉行的一次工藝美術展,這是張居常頭一次帶著自家的五六十個「葫蘆娃」和更多人見面。

「結果很快被搶購一空,我都沒想到這麼受歡迎。」張居常回憶道,此後他就加入了重慶工藝美術協會,國內各城市舉辦的工藝美術展他都會參加。十餘年間,靠參展出售葫蘆烙畫作品總收入接近10萬元。

「在北方,很多人喜歡買百壽圖給老人作賀禮,還有不少外國朋友帶回國送人。咱們的古老烙畫技藝也算是走出了國門了。」張居常笑道。

2016年,張居chengc常的葫蘆烙畫就被評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去年12月,張居常本人也被命名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葫蘆烙畫的代表性傳承人。這原本是件高興的事,但隨著張老年紀越來越大,他的另一個小願望——收徒弟,變得越來越迫切。

「老傳統的手藝不能丟啊,但光憑欣賞價值並不夠,得開發點新的實際用途。」張居常說,技藝創新還是得靠年輕人。

記者手記

傳統手藝需更多新鮮力量

其實老傳統與新時代的摩擦,一直都有,作為老一輩,張爺爺說他堅守的是傳統技藝,但怎麼將傳統技藝開發出新出路,得靠年輕人的新鮮力量來創新,只有這樣才能讓老手藝傳承下去。

若是你對葫蘆烙畫有興趣,不妨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63900090,來向張爺爺諮詢一下,說不定,你就是他找的創新的手藝人。

記者 陳丹 實習生 程越 攝影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都市熱報 的精彩文章:

身高155如何穿出完美比例 她們的套路你不妨學一學
國外幫忙代購LV,被要求籤名證真偽

TAG:都市熱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