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芯」IPO受阻,從業者的黃梁一夢?

「中國芯」IPO受阻,從業者的黃梁一夢?

近日,證監會暫緩表決博通集成的IPO申請,這一消息傳出後引起業內一片嘩然。此前,博通集成申請IPO首發不到一年就迎來上會,被業界認為是國家大力支持「中國芯」發展的舉措之一。

博通集成是一家提供無線通訊射頻晶元和解決方案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具體銷售產品為無限數傳晶元和無限音頻晶元。據博通集成提交的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7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分別達4.44億元、5.24億元和5.56億元。據集成行業內相關人士表示,作為國內領先的晶元設計公司,博通集成IPO上市將有助於其擴大業務發展。然而,這一期待並未成真。與博通集成同期提交的另外兩家公司浙江新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漢貝斯特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均首發通過,僅博通集成「落榜」。

筆者還注意到,今年提交首發IPO上市的另外兩家半導體企業:明微電子、晶豐明源也未能成功。

不盡疑惑,由「中興事件」引發的「中國芯」崛起,國家政府大力扶植,或許只是從業者們的黃梁一夢?

IPO是什麼?

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是指一家企業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首次公開發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通過IPO發行股票,企業或公司可以吸引到更多投資者,籌集資金,藉此機會擴大業務範圍、提升自身產品價值或擴大生產線;同時,提高企業知名度和員工認同感,便於上層管理。

但是,IPO上市的並不是完全有益的。

首先,公司體制發生變化,在提交申請之前,有限責任公司需要先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對於公司管理層將產生影響。

其次,在提交申請時企業或公司的審計成本將會增加。為了通過證監會的審核,公司需要出具全套的申報材料,包括資產證明等詳細內容。據有關人士統計,明微電子、晶豐明源和博通集成未通過審核都是因為存在毛利率、存貨方面、經銷模式等方面的問題。因此,想要通過材料審核,系統而清晰的審計工作必不可少。

除此之外,股票發行對於先前為該企業進行投資的股東的非常有利的行為,原投資方將獲利,因而可能會收回投資資金,企業還需尋找其他投資方。

近兩年,IPO模式在國內瘋狂流行,很多公司提交申請。今年上半年比較有關注度的是鋰電池領導者寧的時代、國產晶元代表紫光展銳、供應鏈巨頭富士康工業互聯網、手機生態引領者小米還有馬雲的支付平台螞蟻金服。這幾家公司的審核通過為其他企業建立了信心。

截止到8月9日,證監會受理首發及發行存托憑證企業304家,其中已過會32家,未過會272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269家,中止審查企業3家。2017年共審核488家公司首發申請,380家獲通過,IPO通過率為77.87%。雖然今年IPO審核持續從嚴,但並沒有打消企業家們的申請熱情。

IPO首發對半導體公司的吸引力在哪裡呢?

第一,資金

眾所周知,做晶元就是砸錢,而且是持續性地投入資金。從材料、設計、加工到最後的封裝測試,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以美國為例,美國聚集了大多數半導體行業內最為領先的企業,如英特爾、高通、AMD、英偉達等等,這些企業注入超過275.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並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上漲。韓國也是半導體大國,擁有世界排名第一的三星半導體,還有海力士。2017年,三星和海力士的半導體資金投入高達51.4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0億元)。日本、歐洲雖然投資力度不敵美國和韓國,也有62億美元和41億美元的資金。

中國作為晶元需求量排名前三的國家,在半導體領域的製造成績卻一直無法和其他國家相比。據IC Insights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在2018年將會在半導體領域投入110億美元的資金,佔全球的10.6%,與歐洲和日本的投入總和相近。但是,這110億還遠遠不夠。此前,國家大基金一期募集投資基金額為1188億元,投資項目67個,覆蓋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各環節。但是在落實情況中看,並不樂觀。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所長魏少軍教授曾在《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現狀分析》中分析道,「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的指導下,大基金和地方基金投資積極性高漲,但是歷史的欠賬太多,短期內難以彌補。」

因此,民間資本便成為國產半導體企業的尋求資金援助的有效渠道。

第二,人才吸引

有了人才就掌握了技術,而我國正嚴重缺乏高質量的從業人才,也更加缺少行業領軍人物。據數據顯示,我國未來需要70萬半導體人才,目前只有不到30萬,連一半都不到。過去,製造業工廠里的工人都是中專、大專學歷,無法操作製造晶元的高端設備。而本科、研究生學歷的人才也不願下工廠。除了缺乏基層從業者,高端技術領軍者更是千金難求。當前業內擁有技術專利的人才都在海外深造多年,曾經在國外知名半導體公司供職,擁有十分豐富的從業經驗。這些人才紛紛回國創業,創辦了中芯國際、中微半導體等企業,成功擠入市場。但僅依靠這幾個人的力量就企圖引導國內半導體產業的大步發展,還是十分艱難的。

通過IPO發行股票,能夠有效刺激人才迴流,並提升國民認知度。同時,提高學生的從業、就業信心,全面提升從業人才的技術水平。通過IPO發行股票,對於人才迴流,提升國民認知度也是有效的方式,更高更好地加大學生的從業、就業信心。

第三,其他外因

除去缺乏研發投入資金和科研人才之外,還有一點「外憂」是阻礙「中國芯」發展的主要因素——國外巨頭的封鎖與追殺。在美國霸權統治意識下,不允許其他國家投入市場,參與競爭的。因此,IPO首發能夠為國內半導體企業在金融經濟市場變動的掩蓋下鋪出一條前進道路。

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外憂內患」不只是說說那麼簡單,IPO首發也絕對不是國內半導體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但它仍會是企業探索出路、尋求發展的一種嘗試。證監會作為國家監督管理機構,有責任對每個企業進行嚴格審核,確保市場穩定發展,股民的利益不會受損。

因此,企業想要順利「上岸」,還是要先明確自身發展道路,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合理尋求發展。相信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中國芯」崛起只是時間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釋說芯語 的精彩文章:

TAG:釋說芯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