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方最強的四支軍隊,全都成名於明朝,最後一支是民族脊樑!
大家都知道,有一句古話說明了南北區別,即:南文北武!從歷史上看,南方文臣出的多,北方武將出的多!至於原因,一言以蔽之,氣候差異,造成南北之人在身高體格等方面的區別!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其實並非南人不能打,一旦凶起來,遠比北方要厲害!縱觀古今歷史,就會看到:中國古代南方有四支最強最能打的軍隊,全都成名於明朝,最後一支是民族脊樑!或者說,古代南方最強的四支部隊,每一支都家喻戶曉,至今無法分出高低!接下來,就和大家聊聊這一話題,看看你最佩服哪一支!
川軍之悍不畏死
對於川軍,大家都不陌生,近代抗日戰爭中的川軍,撐起的一面「死」字旗,就足以說明一切,讓人潸然淚下。其實,川軍悍不畏死由來已久。在中國歷史上,四川可能是一個很悲情的省份,蒙元和滿清,都曾屠川!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屠川?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抵抗太強!
在古代川軍歷史上,有兩支軍隊非常值得一提,即:(1)釣魚城的川軍,抵抗蒙古鐵騎36年,殺死蒙哥大汗,南宋滅亡之後才投降,此後36守將全部自刎,何其悲壯,(2)明朝的白桿兵,渾河之戰,4000白桿兵血戰數萬滿洲八旗,最終幾乎全部戰死,導致滿洲八旗傷亡慘重!明朝白桿兵,可謂古代川軍最有名的軍隊!
狼兵之雄霸天下
「廣西狼兵雄天下」,從明朝中期開始,這一句話流傳至今,是當時壯族土司組建的地方武裝(又叫「俍兵」)!在明朝,壯族先民組成的狼兵,聲威達到了巔峰。明朝海防軍事專家鄭若曾評價:「廣西狼兵於今海內尤悍……能以少擊眾,十齣而九勝!」《明英宗實錄》記載:「狼兵素勇,為賊所憚。」
袁崇煥之所以成名,就因為帶領過狼兵血戰八旗。後來,洪秀全的太平軍主力,也是源於廣西。對於廣西軍隊的強悍,有分析認為,這和廣西在古代的地位有關,即:經常將犯人流放到廣西,造就了廣西人的彪悍基因。再加上廣西古代的「窮山惡水」,所以也養成了彪悍的性格!
閩軍之水戰無敵
說到這一話題,很多人以為說的是鄭芝龍或鄭成功,其實閩軍最強的時刻,是在明朝俞大猷指揮之下!俞大猷和戚繼光齊名,都是抗倭名將,只是俞大猷年齡稍大一些,加上最終平定倭寇的是戚繼光,所以俞大猷成了被埋沒的英雄!
在中國歷史上,以將軍姓氏命名的軍隊,可謂極度稀少,最公認的是岳家軍和戚家軍。實際上,還應該加上一個,即:俞家軍!和戚繼光專註於陸地抗倭相比,福建晉江人的俞大猷,更注重水上防倭!當時,以閩人為主的俞家軍,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水上陸上所向無敵。
浙軍之陸戰無敵
江浙一帶是文風鼎盛之地,於是很多人談及各省戰鬥力時,都下意識的忽略這些地區!其實,江陰八十一日、嘉定三屠等,都說明了江浙的抵抗力!更為驚人的是,戚家軍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浙江的風貌,甚至可以說浙軍是陸戰無敵!戚繼光是山東人,但戚家軍的主力,卻是浙江人,主要是礦工!
1559年,戚家軍成軍,此後以1:50的戰損率,算是很輕鬆的平定了倭寇!古往今來,有哪一支軍隊的戰損率這麼低?1621年,3000多戚家軍面對數萬滿清八旗,雖然幾乎全軍覆沒,但卻殺得八旗損失慘重,一直羞於提及此戰,這就是渾河之戰。可以說,戚家軍才是真正的滿萬不可敵!
其實,南方雖然文弱,但卻文風鼎盛。如果能有一個軍事天才整合,那麼這種有文化的軍隊,勢必會爆發出更驚人的力量!關於這一點,浙江的戚家軍就是最大的案例!讓人遺憾的是,在中國歷史上,南方治國文臣層出不窮,卻一直鮮有軍事天才!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