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皇室血統的六大姓氏,每個都名人輩出!看看有你的么?
一、沈姓
沈姓的來源較多,不過大體上分以以國為氏和以邑為氏兩種。而且國為氏的沈姓有兩支皇室,其中一支是源於曾建國於今山西汾河流域的沈國。這個沈國為子爵,又稱沈子國,後來在春秋時被晉所滅,子孫都以國為氏。另外一支是出自西周初年所封的沈國。這個沈國也為子爵,也稱為沈子國,不過是在今河南平輿北,子孫以國為氏。
以邑為氏是說沈姓是出自羋姓,是楚國王族後裔。楚莊王之子公子貞封於沈邑,他當初住在今河南沈丘縣東南。公子貞以邑名為氏,也就是沈姓、所以姓沈的人還有可能是他的後裔。
二、、丁姓
丁姓的主源是出自於姜姓,是以謚號為氏。自周武王滅商後,封了不少諸侯,其中姜尚(即太公望、呂尚、姜子牙)被封於齊國。
後來,姜尚死後,他的兒子丁公呂伋繼立,成為齊國的第二代國君。當時丁公呂伋的子孫中就有一支以丁為姓。因為「丁」為呂伋的謚號,所以這支丁姓屬以謚為氏。
三、杜姓
在中國最早的姓氏書《世本》有一則「杜康作酒」的記載,據說杜康是黃帝的宰人,那也是皇親國戚啊。杜康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杜姓人物,但是因為年代久遠,杜康以後的世系就難以考辨了。
不過還有明確記載的杜姓是出自祁姓,說是為帝堯裔孫劉累之後。在舜帝時,堯的兒子丹朱被封於唐並建立唐國。丹朱的裔孫劉累能馴養龍,在夏朝還為御龍氏。後來劉累遷到了魯縣,但是其後代有的仍留在唐。後來西周成王時,唐人作亂,其國被滅,地因此被分封給成王弟叔虞,原來唐國的國王則被改封於杜,歷史上稱為唐杜氏。在周宣王時,杜伯入朝,被誣殺,因而再次丟失國家。杜伯的子孫有的逃難他處,有的仍留居原地還是姓杜。
四、蘇姓
據說,重黎和吳回在帝嚳時相繼擔任火正之職,所以又稱為祝融。吳回生陸終,陸終有六子,長子名陸樊,後被封於昆吾,稱為昆吾氏。後在夏代中葉,昆吾氏有個兒子被封於蘇,他的子民都隨他姓蘇,這也是發展成為蘇姓人中最早的一支。
夏啟建立中國第一個國家政權,但是後來因為他的兒子太康荒於政事,被窮氏部落酋長后羿乘機滅掉夏國。但是太康雖然失國,但他的兄弟仲康仍得為本部落的酋長,後來又被窮氏部落所殺,只是保留下了仲康的兒子並改姓曾。
六、馮姓
馮簡子是春秋後期鄭簡公時候的人,曾經因為有功被封於馮邑(今河南滎陽市西),後子孫以馮為姓。
此外,古代少數民族中有馮姓,據記載,在隋代時,南蠻酋長有姓馮的人,如馮盎,在《北燕錄》中海油記載,高句麗這個少數名族中有一個叫馮跋的。


※村民發現一本族譜,發現全村竟是皇室後裔,從此改變全村人命運!
TAG:蓋飯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