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遼博全面開館,歷代書畫名跡讓你大飽眼福

遼博全面開館,歷代書畫名跡讓你大飽眼福

遼寧省博物館是新中國建立後的第一座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11.2萬件(套),其中古代書畫近萬件(套)。它是中國收藏晉唐宋元書畫數量最多、品質最精的博物館之一;同時,也是海內外清宮散佚書畫重要收藏單位之一,總數達二百餘件(套)。這批書畫大都來自溥儀離宮時淘選帶出的珍品。

遼寧省博物館

▌據悉,遼寧省博物館將於2018年8月17日(本周五)下午面向社會全面開館。屆時,書法館、繪畫館、絲綉館將正式試運行,其中兩大書畫展廳共計展出85件珍貴館藏書畫。展覽依託遼博豐富的館藏,充分展現了中國古代書法、繪畫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

展覽現場

▌其中,古代名跡如唐代歐陽詢的《仲尼夢奠帖》、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張旭《草書古詩四帖》,五代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圖》,北宋徽宗趙佶的草書《千字文》、《瑞鶴圖》,元代趙孟頫的《紅衣西域僧圖》、《秋聲賦》等只是展品的一小部分。

中國古代書法展

唐·歐陽詢《仲尼夢奠帖》

▌虞世南口中「不擇紙筆,皆能如意」的歐陽詢,享有「唐人楷書第一」的盛名,但其傳世墨跡很少,現今已知有四件存世。

▌《張翰帖》、《卜商帖》保存在故宮博物院,故宮兩帖因本身墨色黝黑而板滯,非書寫的筆跡,被公認為是唐人的鉤填本。《夢奠帖》、《行書千字文》保存在遼寧省博物館,這兩件墨跡均是清宮散佚作品。徐邦達先生在《古書畫過眼要錄》中提到,歐陽詢的《行書千字文》可能是「集字為之者」。而《夢奠帖》先後經南宋內府、賈似道、項元汴、清內府遞藏,是一件為大家所公認的書法真跡,被認為是歐陽詢傳世墨跡中最為可信,也最為精彩的一件。

北宋·徽宗趙佶 草書《千字文》

▌在中國書法史上,徽宗趙佶的瘦金體已家喻戶曉,而其行草書作品也是不容忽視的。遼博現藏有宋徽宗趙佶的三件行草作品:《蔡行敕》、《恭事方丘敕》、《草書千字文》。

宋徽宗趙佶 草書《千字文》局部

▌此卷《草書千字文》為紙本,長3餘丈,無一接縫,描金雲龍紋生動而規整,猶留唐人遺韻,專家認為如此精工的圖案,卻毫無板滯之弊,應該不是雕版印刷,而是工匠一筆一划描繪出來的。如此長卷,如此繁縟的手繪雲龍圖案,對重新認識與研究宋代造紙技術彌足珍貴。

橫持手機觀看

宋徽宗 趙佶 草書《千字文》

▌卷上的草書一氣呵成、筆勢凌空、變幻莫測,猶如長江奔騰,一瀉千里,又猶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運筆迅疾流暢,結體奇宕瀟洒,如此長卷,卻毫無倦筆,在縱向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非常巧妙的利用了筆畫中的長線條,如文中的「號」「帝」「也」等字,末筆處的有意拉長,調節了空間比例,使整幅長卷看上去更加疏朗、跌宕與靈動。

《秋聲賦》元 趙孟頫

▌《秋聲賦》與趙孟頫的典型作品不太一樣,王連起先生認為「趙孟頫晚年有時刻意將點畫轉折的稜角泯滅一些,追求蒼率疏荒的效果,像《秋聲賦》這樣,就一反平常結字的嚴謹和用筆的情致,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筆勢的厚重和筆意的蒼勁上,體勢也力求雄健放縱。」

中國古代繪畫展

▌曾參與央視《國家寶藏》的「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更是將首次亮相遼博新館。

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

▌遼博藏《洛神賦圖卷》是顧愷之繪畫的重要傳世摹本,系北宋佚名作品。原作是根據三國曹植的抒情名篇《洛神賦》為依託而創作的連環畫,是傳世中國畫中以文學為題材的最早作品之一。作品按曹植《洛神賦》文意安排畫面順序,分22段設色繪人物、山水、龍魚、車馬、神物,描繪了從曹植行臨洛水到與洛神在夢中相會,直至他戀戀不捨告別洛神的全部內容。

橫持手機觀看

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

《簪花仕女圖》唐 周昉

▌唐人周昉的《仕女圖》,因每位仕女髮髻上都插有花朵,又名《簪花仕女圖》。本卷無款識、題跋、觀款,畫心有南宋「紹興」連珠印、南宋賈似道「悅生」葫蘆印。除此之外,無北宋以前,亦無元、明人的收藏印,後經清梁清標、安岐收藏,乾隆年間入藏清內府。

《簪花仕女圖》局部

橫持手機觀看

《瑞鶴圖》北宋 趙佶

▌北宋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都城汴京上空忽然雲氣飄浮,低映端門,群鶴飛鳴於宮殿上空,久久盤旋,不肯離去,兩隻仙鶴竟落在宮殿左右兩個高大的鴟吻上。引得皇城宮人仰頭驚詫,行路百姓駐足觀看。空中仙禽竟似解人意,長鳴如訴,經久不散,後迤邐向西北方向飛去。

北宋 趙佶《瑞鶴圖》局部

▌此圖繪彩雲繚繞之汴梁宣德門,上空飛鶴盤旋,鴟尾之上,有兩鶴駐立,互相呼應。徽宗在構圖上相當大膽,一改花鳥畫的傳統畫法,以超現實的表現手法,重點描繪了群鶴的姿態。畫面僅見宮門脊樑部分,突出群鶴翔集,莊嚴肅穆中透出神秘吉祥之氣氛,是趙佶書畫珍品中難得的詩、書、畫具為上乘之作。

橫持手機觀看

趙孟頫《紅衣西域僧圖》

▌趙孟頫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其人物畫大多出於想像,但也有寫實之作,只是傳世較少,此《紅衣羅漢圖》堪稱代表作之一。圖中身著紅色袈裟的羅漢盤腿坐於大樹下面的青石之上,左手前伸,神態安詳堅毅,似在說法。

趙孟頫《紅衣西域僧圖》局部

▌根據作者題記所言,因常與西域僧人往來,「耳目相接」,故能對西域僧人的神態特徵刻畫入微。圖中羅漢取梵相,人物的造型及表現手段取法唐代閻立本,以鐵線描勾勒,用筆凝重;設色濃麗,以赭石、土黃、石綠與大紅袈裟形成鮮明對比;構圖採用由左向右的開合形式,引人聯想。此圖作於作者五十一歲時,是高度表現了其藝術創造力的一幅傑作。

橫持手機觀看

元·王蒙《太白山圖卷》

《夏景山口待渡圖》五代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圖》局部

中國古代緙絲刺繡展

▌遼博新館收藏的緙絲作品,無論從質上還是量上均屬世界之最,北宋緙絲《紫鸞鵲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高131.6厘米,寬55.6厘米。紫色熟絲地,彩色絲織花卉鸞鵲。圖案每組由五橫排花鳥組成,鳥均展翅飛翔,各具姿態。花卉以《重樓子》牡丹和番蓮為主,襯以荷花、海棠花等紋樣,猶存唐風。每一組圖案製成之後,改換緯梭的色彩,再就原圖案繼續製作。這種只改換緯梭色線反覆出現同一圖案的方法,正與錦的圖案相似。

《緙絲紫鸞鵲譜立軸》北宋

▌這幅保存完整的匹段,為傳世北宋緙絲整幅的孤本。這幅緙絲作品應屬北宋官辦手工業緙絲作坊所制。

朱克柔《緙絲山茶蛺蝶圖冊頁》南宋

▌南宋緙絲《山茶圖》系緙絲名手朱克柔的獨具匠心之作,花萼改用披梭,其餘多用平梭,葉不勾線,枝幹等以合花織成。朱克柔每製作一幅作品都是精美絕倫,在我國緙絲髮展史上已然達到了一個高峰。這幅緙絲作品流傳到清代,為卞永譽收藏,右方鈐「令之清玩」朱文一印;雍正、乾隆時期,為安岐所有,作為《唐五代兩宋集冊》的引首。

▌重點展品將以三個月為期限進行輪展,以兼顧參觀者的需求和文物保存的需要。曾經引發觀展熱潮的「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卷(又名萬歲通天帖)」將有望出現在古代書法展的第二批展品中,在今年冬天再次與觀眾見面。

《萬歲通天帖》局部

▌想要感受更多中國古代書畫的魅力,就去遼博展覽現場看看吧。

文/《藝術商業》李保興整理

圖片來源/遼寧博物館、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商業 的精彩文章:

被埋沒的寶藏——銅胎掐絲琺琅器
這一場古代書畫夜場,一半拍品與「他」有關

TAG:藝術商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