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傳承,所謂的「修行」都是自欺欺人

沒有傳承,所謂的「修行」都是自欺欺人

傳承,泛指對某種學問、技藝、教義等,在師徒間的傳授和繼承的過程。各行各業歷來重視傳承,常言道「師出有門」,就是這個道理。

為什麼需要傳承?給你講個故事。

據載,阿難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他的最突出特點是博聞強記—佛陀都講過什麼,只有他記得最清楚,所以號稱「多聞第一」。佛陀涅槃後,大家在佛法上的疑惑都要去問阿難。

有一天,阿難見到一個僧人在念誦一首偈頌:「若人生百歲,不見水老鶴。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見之。」(意思是說人如果見不到水裡的老仙鶴,就算活到一百歲也沒意義)。

普通人聽到這樣的偈頌,可能覺得很玄妙,但阿難是大行家,一聽就知道全是荒唐話,暗暗嘆息佛陀的話這麼快就變得面目全非了。於是阿難打斷那個僧人,對他說:「你念錯了,我來告訴你正確版本——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意思是人活一百歲卻不懂佛法,不如只活一天,但領悟了佛法)。

是否有傳承,不僅導致修學路徑出現差異,最終的結果也將差之千里,甚至南轅北轍。

有些人可能會說,現在網路發達,學什麼都很方便也很容易了。這只是看到其中的一面。恰恰是網路發達了,學習方便了,反而有更多的人的內心處於混亂狀態,看見什麼都想學,但學什麼都學不到位,原因就在於修學缺少系統、缺乏次第、抓不住要領,關鍵就在於沒有得到傳承。

以下摘自《修福轉運》團隊學員索朗旺姆的禪修心得。

聽師父講過當年求法的不易,不僅需要千里迢迢、翻山越嶺,還得不懼火傘高張、不畏冰雪嚴寒、努力適應水土不服,憑藉一顆希求正法的心,才能克服一切困難,獲得清凈、完整、正統的傳承。

所以常常覺得自己很幸運,即使路途也遙遠,但只要坐上飛機或高鐵,就能舒舒服服地來到北京拜見師父,向師父求法。

來京之前,得知師父經常帶領師兄們去戶外做無實物放生,我覺得特別好。方便起見,總是從家裡帶上一瓶水,到有水源的地方,按照網上所寫的無實物放生儀軌(無實物放生,做對了才能快速積福)去做。

師父偶然得知我是從家裡帶水去做無實物放生,便指出我的做法有誤。我才意識到,「離師無法,離法無成」,這句話不是說說而已。於是決定前往北京請求師父傳授無實物放生法門。

七月末的北京,天氣依然炎熱,公園裡蓮花成群綻放,搖曳生姿。師父的出現,猶如一陣涼風,沁人心脾,幾千公里的舟車勞頓,頃刻之間煙消雲散。

依止師父修學將近2年,師父的慈悲、博學、大度、推己及人時常溫暖著我的心房。2年前的自己一直追求金錢利益名聲,總是患得患失,修學之後,我才知道幸福的源泉來自內心的安寧。師父說我從最初的焦躁不安到現在淡定從容,變化很大。能發心經常去做無實物放生很好,但是方法一定要正確才能有效果。

師父給我們講授了為什麼要大力提倡無實物放生,一來是要保護環境,二來杜絕「放生產業鏈」,不給別有用心的人造業,做利益眾生的善事,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周全。

師父還為我們細緻傳授了無實物放生的儀軌,我才知道無實物放生一定是要從水域(江河湖海,人工/天然不限,只要能接觸到水即可)中取水,經過加持後再返回其中,如此眾生才能受益。

終於學會了無實物放生正確的做法,我的心中滿是歡喜。回去以後要一絲不苟地按照師父傳授的方法去踐行,也希望能和更多的有緣人一起做無實物放生。

GIF

如果沒有傳承,

所謂的「修行」都是自欺欺人

傳承是一種自信、一種認同、一種擔當,

更是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撰文|索朗旺姆

整理|扎西卓瑪

編輯|可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修福轉運 的精彩文章:

無實物放生,做對了才能快速積福

TAG:修福轉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