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2017年是環保人士死亡最多的一年?
原文於2018年7月24日在National Geographic上發表。
在巴西,亞馬遜雨林被砍伐後的荒地分割,這是環保人士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 Ra
phael Alves, AFP, GETTY IMAGES
2017年,幾十上百位抗議者在土地糾紛中被殺,其中一些死於幫派和政府之手。
像一些環保人士一樣,護士兼人類學家Isela González的每日生活也充滿生命危險。
「在一次外出考察中,有人接近我,因為我幫助了當地的社區而用死亡威脅我。」Isela González回憶道,她是Alianza Sierra Madre,一家支持土著社區的非政府機構,的執行理事。。「他們想通過殺戮把恐懼施加給當地社區,也施加給幫助這些社區的人。」
每年,無數和平抗議者的生活因土地和環境糾紛受到威脅。一項新的研究稱,去年有200多人喪生。
這使得2017年成為迄今為止最黑暗的一年。
「這影響著我的身心。」Isela González說,「但與此同時,為逝去的捍衛者和他們的家人伸張正義渴望,以及讓這種事情永不再發生的期望——這樣的力量迫使你繼續工作。」
不斷增加的死亡人數
據國際環境組織Global Witness稱,2017年共有207名環境保護行動者或維護者被殺。這個數字超過了2016年,使2017年成為有記錄以來因環境糾紛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
與農業產業——包括任何從農業中獲得收入的企業——相關的死亡人數最多。據報道,46名環保人士因大規模農業項目引發的爭議而喪生。緊隨農業之後的是石油和採礦行業,該行業歷來是對環保人士而言最危險的領域,發生了40起謀殺案。偷獵和伐木並列第三,分別有23人死亡。
「因為報道與核實的困難,我們的統計數據還只是冰山一角,」Global Witness的資深活動家與這項研究的首席調查員Ben Leather說,「,實際數字肯定是高於這個的。」
Chut Wutty, 柬埔寨最為著名的環保活動家之一,致力於森林保護和反腐敗,2012年死於槍殺,案子不了了之
(圖片來源:
Alchetron.com)Global Witness的數據來源於國內外,如年度報告和公共信息。在報告中,他們只採用了可證實的死亡信息以及事實性的信息,如環境捍衛者的姓名和死亡原因。
Leather說,由於低報道率,實際的死亡人數可能要高得多。
尤其是對
於言論自由受到限制的國家,如中國、俄羅斯和中亞的一些地區,死亡數據無處可查。
該研究稱,非洲的報道數量低得令人難以置信,這可能是有很多謀殺事件並沒有被記錄在案。
將近六成的謀殺發生在拉丁美洲。巴西是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共有57起謀殺事件。菲律賓有48人死亡——是亞洲國家中死亡人數最多的。而墨西哥的死亡人數翻了5倍,從2016年的3人到2017年的15人。
根據該研究,其中30起謀殺事件與軍隊有關,23起與警察有關。據稱,幫派、保安、莊園主、偷獵者和其他非政府人員實施了至少90起謀殺。
「腐敗在這裡是一個大問題。」Leather說,「那些本應維護環保人士的官員實際上卻是這些襲擊者的同謀。」
民眾為Wutty舉行悼念活動
(圖片來源:
美國之聲)宏都拉斯呈現了與報告中其他國家相反的趨勢。這個中美洲國家與往年相比環保人士死亡數量有所下降,
但那裡的公民社會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制。
「有一系列的策略來壓制捍衛者,不讓他們發聲,而
殺戮只代表了最尖銳的一面。
」Leather說。
除了針對個人的謀殺之外,2017年出現了更多的屠殺事件。Leather說,在至少7起案件中,出現了同時超過4名環保人士被殺的情況,這表明行兇者越來越有恃無恐。在過去,殺人事件很少被起訴。
「這份報告不僅僅是數據,比這要多得多。」Leather說,「它關乎一種普遍存在的文化——有罪不罰,也就是對於暴力的默認許可。」
展望未來
儘管面臨著危險,環境保護者們仍然在繼續抗爭。
「
我繼續前進,因為這是我的工作。
放棄這些社區,放棄我的工作,對我來說就像在恐怖和威脅面前認輸。」González Díaz說,「是的,我當然有很多恐懼,但是——所有的捍衛者都有應對機制。
我們對此做好了準備。這是我們做出的人生決定。
」
Global Witness表示,在很多領域,購買者的決定會產生影響。消費者可以寫信給企業,告訴他們要確保在整條供應鏈上當地人是被尊重的。人們還可以要求民意代表和領袖向國家施加壓力,要求他們起訴這些罪行。
在農業生產中,棕櫚油是特別有爭議的。
一片片森林被砍伐掉,為油棕的種植騰出空間。用油棕生產的可食用油脂占超市中產品的一半,從巧克力、人造黃油、冰激凌到洗髮水和口紅。
油棕林(圖片來源:MONGABAY.COM)
「如果你正在消費含有棕櫚油的產品,你可以寫信給這些公司,問他們做了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Leather說。
其他導致土地糾紛的作物包括咖啡、糖和水果,如香蕉和菠蘿。對環境捍衛者來說,採礦和伐木仍然是危險的領域,而從電子到傢具類的產品等都與其息息相關。
「如果我們想要扭轉這個趨勢,要做的還有很多。」Leather說。「人們不應該因保護自己的土地、環境而死亡或者受到威脅。如果我們堅定地選擇了這樣的立場,希望我們可以說服我們的政府和企業也這樣做。」
編譯:沒轍
本文由小象君翻譯,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掃碼關注
北美小象君
??
{ 點擊
文章目錄
查看
往期內容
,或者直接點擊下面
關鍵字
查看精彩文章
}
自然保護職業
:職業概覽
|
自然攝影師 | 野生動物獸醫 | 前輩建議| 自然攝影師2 | WWF職位
自然保護專業學習:
相關專業 | 美國、歐洲、英國獸醫申請
野保工作者:
WCS中國 - 燕山亭
| 守護荒野 - 丫總 | 野生動物獸醫 | Jane Goodall | 中南屋 - 黃鴻翔 | 星巴 (肯亞)| 高煜芳 | 解焱 | 自然大學 - 馮永鋒 | 江豚奶爸 - 何大明
影視人:
《何以為食》導演 - 簡藝 |《我們誕生在中國》- 王其寒 | 《地球:神奇的一天》- 許倩倩
環境專題:
垃圾 | 美國國家公園 | 中國國家公園 | 葡萄酒 | 農場環境污染
動保科普:
台灣白海豚 | 中華白海豚 | 台灣雲豹 | 澳洲袋獾
| 兔猻 | 化妝品實驗 | 藏獒問題 | 孟加拉豹貓 |
動物福利&權利
| 華北豹 | 穿山甲 | 農場動物
熱點事件:
東海漏油 | 唐人街救雞 | 射殺大猩猩 | 象牙貿易 | 獅王之死 | 2017新聞匯總
- ?? For a planet of all ?? -


※與牛共生的民族 | 努爾人:"我將在擠奶時回來」
※夏日裡的廚餘垃圾小問答!我們吃剩的食物都到哪去了?
TAG:北美小象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