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趙學功:「富布賴特項目」是如何產生的?

趙學功:「富布賴特項目」是如何產生的?

富布賴特項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聲譽最高的國際交流計劃。中美富布賴特項目是中美兩國重要的政府間教育交流項目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之間以「本著平等、互惠和互利的原則促進教育領域的合作和交流」為目的的官方交流計劃。其所涉及的學科範圍從最初的人文學科擴展到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在這個目標的引領下,富布賴特項目已經為31萬名學術研究卓著、領導才能突出的參與者提供機會,到對方國家進行教學、思想交流、協力解決共同面對的問題。

那麼,"富布賴特項目」是如何產生的呢?這還要從被譽為「美國冷戰外交的批評者」富布賴特說起。

上圖為競選活動中的詹姆斯·威廉·富布賴特(1905-1995),他曾擔任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長達十幾年,是迄今美國歷史上擔任這一職務最長的參議員,他對20世紀60年代美國對外政策的制定和實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實際上,在擔任這一顯赫職務之前,他就已經因為力促美國參與聯合國的建立,並提出意義深遠的國際教育交流項目而聲譽鵲起。

富布賴特法案

文/趙學功

1945年4月25日,聯合國成立大會在舊金山開幕,會議的議程之一就是成立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為了說服美國國會支持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成立,富布賴特於5月21日向國會提交了一份報告。

他在報告中稱:「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致力於促進世界各國之間的教育和文化關係,鼓勵各國之間學者和學生的國際交流,提高國際教育的總體水平。該組織將作為世界各國教育體系的諮詢機構,面向所有國家,不謀求控制和干涉各國的教育制度。」

(擔任阿肯色大學校長的富布賴特)

富布賴特強調,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不論是在平時,還是在當時不確定的國際環境下,都是促進各國之間關係,維護世界和平的最有效的力量,認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將促進國際教育交流,有助於消解不同地區的人們之間的敵對和隔閡,傳播人類的知識和理性,並由此清除滋生法西斯主義的土壤。

富布賴特在報告中指出,「如果不開展戰後教育與文化重建,不啟動國際教育交流,就無法根除法西斯主義存在的根源,那麼法西斯主義就會死灰復燃,暫時實現的和平就不能長久」。與此同時,他還發表廣播講話,表示贊成展開學生和教師的交流,翻譯書籍,並且向各國傳播。他強調,這種國際交流有助於維護和平,控制衝突,美國政府決策和政治家們應該克服對國際文化交流項目的偏見,充分認識其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性。

9月27日,富布賴特提出一項議案,建議利用出售美國在戰時的海外剩餘資產所獲得的資金,資助美國學者和學生去國外進行學術研究、授課或其他學術活動,同時招聘外國學者來美從事學術研究,通過這種方式來加強美國和其他國家在教育、科學、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增進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溝通和理解,促進世界的持久和平。

他強調,「增進我們對其他人的理解和他人對我們的理解的必要性從未像現在這樣迫切」。11月,他就《剩餘資產法》提出一項修正案,賦予國務院處理美國在海外剩餘資產的權力,授權國務卿可以與外國政府簽署相關協定,以支持美國公民到國外從事教育交流活動,同時為外國學生和學者提供來美國學習的旅費;用於國際交流的費用完全來自出售美國海外資產所得。

富布賴特的提案對美國乃至整個世界產生了深遠和持久的影響。

富布賴特希望通過教育與文化的交流來促進世界和平,增進美國人民和其他國家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他指出,富布賴特國際交流項目的宗旨是通過這種交流活動,「使人們對國際事務多一點了解、多一點理性和多一點同情心,並以此促使各國最終學會和平而友好地生活在一起」

他回憶說,「我考慮了可以設想的一切辦法,想到了有一件可以給我帶來一點希望的事,即通過教育交流培養一種社會風尚。這種風尚概括起來講就是相信必須造就——特別是在大國——一代代的領導人,他們有了教育交流的親身經歷之後,必然對其他國家人民的文化有些感受和了解,懂得他們為什麼要那樣工作、那樣想事、遇事有那樣的反應,也會懂得這些文化之間的差異。這樣,國際關係就可以得到改善,戰爭危險就可以大幅度減少」。他認為,通過跨文化的教育交流有助於人們找到和睦相處的途徑和辦法。

(富布賴特成為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

富布賴特深知,要想使他的這一提案獲得通過並非易事,一些國會議員和國務院官員都對此持反對態度。

因而,富布賴特必須首先爭取獲得更多議員和政治家的認同。前總統赫伯特·胡佛、副國務卿威爾·克萊頓、助理國務卿威廉·本頓、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剩餘資產小組委員會主席約瑟夫·奧馬奧尼以及美國國家教育協會、美國學術團體理事會等都表示贊成這一設想。

隨後,他又想法說服了共和黨少數派領袖肯尼斯·惠里等人。

不僅如此,富布賴特在提出和推動國會通過這一提案過程中,採取了「低調處理」的策略,確保該提案不引起討論或爭議。富布賴特清楚地知道,美國國會中懷疑這個計劃的人實在太多了,唯有不經辯論儘可能悄悄地通過,才有可能最後獲得批准。

在奧馬奧尼擔任主席的小組委員會舉行聽證會時,該委員會的絕大多數成員並未出席,只有富布賴特和另外5名該項提案的支持者出席作證。1946年4月12日,當該提案被提交到參議院討論的時候,為避免可能發生的爭論,富布賴特的講話非常簡短。他認為,這一提案受到關注的程度越小,獲勝的幾率也就越大;如果他當時就此做了重要發言,或這一問題引起了新聞界的注目,很可能會有人表示反對,並阻止議案的通過;「如果經過全體辯論,我懷疑能否獲得通過」。

一位來自田納西州的參議員事後就表示,如果事先了解到這個問題的話,他會表示反對,因為把美國的青年學生送到國外受外國「主義」的影響是十分危險的。幸好,這種反對的聲音來得太遲了,富布賴特的低調處理使議案未經討論便獲得國會的通過

同樣重要的是,富布賴特提出的國際交流計劃不需要美國國會額外的撥款,資金來源是靠出售海外的剩餘物資,不會增加財政負擔。應當說,如何處理戰後美國的海外剩餘物資對美國政府來說是一件頗為棘手的事情,富布賴特提出的教育交流計劃正好解決了這一難題

1946年8月1日,杜魯門簽署了該項法案,富布賴特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不久,美國國務院與英國政府率先達成協議,美國從出售海外資產所得中撥出2000萬美元用於資助美國與英國及其殖民地的教育交流活動。

(在富布賴特和助理國務卿本頓的注視下,杜魯門總統於1946年8月1日簽署了《富布賴特法案》)

與此同時,美國還與20餘個國家就此展開磋商。富布賴特頻頻出訪歐洲和亞洲,努力推動這一活動的開展。1948年富布賴特國際交流項目正式開始實施,有35名外國學生和1名教授來到美國,65名美國學生和學者到國外學習、授課。

從此以後,富布賴特將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國際交流活動作為自己工作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內容,為此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

為了使國際交流項目順利展開,富布賴特力圖將其說成是美國對蘇聯實施宣傳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積極奔走各方,以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50年代初期,他還想方設法壓縮「美國之音」和「自由歐洲電台」的經費。他在參議院強調,「歐洲本能地抵制美國官方的宣傳,我們實際是在浪費金錢」,美國應該通過人員交流來傳播其文明,這是促進國際的相互了解和改善關係的有效途徑,美國應為此投入更多的經費。他和參議員本頓提出一項決議,稱美國的海外宣傳計劃「在各個方面都存在著缺陷」。

在富布賴特的積極爭取下,《富布賴特—海斯法案》終於在1961年獲得通過,確定每年以國會撥款的方式為富布賴特國際交流項目提供穩定的資金,這為日後富布賴特項目的擴大以及順利實施奠定了法律基礎和資金保證。

時至今日,全世界參加這一項目的人數每年還以數千人的規模遞增。

(富布賴特與羅伯特·肯尼迪)

《富布賴特法案》的目的是通過教育和文化交流來促進國家間的相互理解,同時美國期望也藉此向他國傳播美國的價值觀念,被認為是美國公共外交的肇始

就規模和人數而言,富布賴特中國項目在富布賴特所有項目中雖然不是最大的,但它卻是開展得最早的。1947年11月,美國與中國簽了第一份富布賴特協議書。目前,中美富布賴特項目是中美兩國重要的政府間教育交流項目之一,所涉及的學科範圍從最初的人文學科擴展到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有120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參與了這一項目,每年有數十名學者和學生前往美國從事研究和學習。

(柯林頓總統授予富布賴特總統自由勳章,陪伴他的是其夫人哈麗特·富布賴特)

「富布賴特計劃」的實施已有六十多年,其規模和影響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國際教育與文化交流計劃所無法比擬的。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讚譽說,富布賴特項目是二戰後世界上「最為慷慨、最富有想像力的事情之一」

肯尼迪總統稱富布賴特國際交流計劃是「鑄劍為犁的經典範例」,是用來改善美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關係的「最為重要的」手段,「是在通往和平的道路上邁出的重大且具有建設性的一步」。

富布賴特在牛津大學的導師麥卡勒姆稱這一項目是「自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以來人類進行的規模最大且最為重要的學者交流活動」

(貝蒂·奧斯汀所編的《威廉·富布賴特》的封面)

富布賴特一生的政治成就斐然,但其中他最引以為自豪並且認為也是最為重要、最有意義的就是該項目的實施。

他強調,國際交流計劃並非是根治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但可能為人類的生存和進步提供了一條最有希望的道路。

文章摘自趙學功:《富布賴特:美國冷戰外交的批評者》,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趙學功,1966年12月生,河北棗強人,歷史學博士。現為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兼任中國美國史研究會副理事長,主要從事美國外交史、國際關係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著有《當代美國外交》(2001)、《巨大的轉變:戰後美國對東亞的政策》(2002)、《十月風云:古巴導彈危機研究》(2009)等,並在《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歷史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

趙學功 著

董鄭芳 責編

定價 32.00元

北京大學出版社

美國對外戰略的設計者叢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大出版社社科圖書 的精彩文章:

TAG:北大出版社社科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