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我恨你」,得恭喜你
文:養育男孩,魚爸
1
前幾天一位媽媽留言說,「讀幼兒園的兒子最近跟爸爸一點也不親,就因為爸爸出了一趟差,結果回家後一碰兒子,他就嚷著說『不要爸爸,我恨爸爸』自己和老公聽到後心裡難過,不知道小小的孩子怎麼會這樣說?」
說實話,第一次聽到孩子這樣說,大部分的父母都會感到驚訝。
內心也許還會有一種複雜的感覺,難受和失落,甚至會有些許憤怒。
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被肯定,自己的愛沒有被孩子感受。
其實,遇到這樣的情況不要著急,反而要恭喜你。
2
我們來一起試著弄明白孩子為什麼會這樣說?
小小魚有一段時間也在生氣時跟我說「壞爸爸!壞爸爸!」
大家也知道,四五歲的男孩,正是覺得天不怕地不怕的時候。
他們渴望著獨立去探索,去冒險。
但是我們又得小心翼翼地防止他們受傷。
每次帶著他出門的時候,特別是在廣場上,一不留神人就不見了。
有一次我在馬路前追上他,因為他的速度太快,都快衝到馬路邊了。
所以我就趕緊拉住他。
當時他就有點生氣。
因為他覺得我不應該拉住他。
他賭氣地看著我,也許覺得我打斷了他獨立冒險的行為。
可我還是告訴他這件事是危險的,不能獨自上馬路。
沒想到他生氣地說:「壞爸爸,壞爸爸!」
我第一次聽到覺得很有意思。
但我也沒有深究,只是平和地跟他說:「為什麼要這樣說爸爸呢?是不是爸爸哪裡做得不對,惹你生氣了?」
我內心想著,這個小傢伙從哪裡學來一個這麼有力量的詞語呢?
然後跟他說,「這個時候規矩棒不在這兒,但是規矩你得記住。」
「我不要你了,壞爸爸!」
我跟他說在這裡爸爸先不懲罰你了,等我們回家再說。
回到家的時候。
我問他:「你覺得今天的行為對不對?因為我要懲罰你了。」
他沒說話。
「那你覺得打幾下手心才能記住?」
最後,我打了他五下手心。
他在那委屈地哭著。
我安慰他說:「爸爸打你是因為讓你記住在外邊注意安全,不能隨便一個人亂跑,特別不能在馬路上跑。」
然後我把他拉過來,輕輕摟住他說:「今天你挨打了,其實爸爸一點兒也不想打,爸爸打你讓你守規矩,但爸爸還是愛你的。」
後來,他也會在生氣時說「壞爸爸」這個詞。
但我一點也不著急,因為我知道,這只是他在表達自己的情緒,並且不會因為害怕我而不敢說。
這樣的情形下,我應該感到高興才對。
3
孩子說的恨,並不是我們理解的那樣。
跟所有在詛咒敏感期的語言一樣,說「我恨你」對於孩子來說,只是覺得有力量,能幫助自己去表達感受,或者贏得關注。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會發現自己說的某一些話,特別有意思,就會開始重複說一句話。
有時,他們會發現語言的力量,特別是父母如果說話喜歡傷人的話,孩子常常會去模仿。
但是孩子學會了,並不會像大人那樣講究場合和對象。
他們會按照自己的性子隨意地去使用。
而有時大人一聽到孩子說詛咒辭彙,比如「你是牛屎粑粑」、「你想把你咬碎!」、「我要打死你!」,就表現出強烈的反對,想著去禁止孩子。
孩子可不會這樣想,你越禁止他們反而越覺得過癮。
就算不當著你的面說,躲起來說得更歡。
就好像孩子跟親密的小夥伴之間直接用「屎尿」來代替打招呼那樣。
當孩子說恨你的時候,真實的情緒也許是這樣的。
比如他們只是想告訴父母:
「我無法接受你的決定!」
「我需要你的幫助!」
「你需要多陪陪我!」
「我生氣了!」
要相信,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更加直接地把感受說出來。
就不會再用這個籠統的恨或者壞字了。
如今,小小魚生我氣的時候,不會再說壞爸爸,而是扭過去不理我。
然後再跟我說為什麼生氣的原因。
4
當然,聽孩子經常說「我恨你」,父母心裡當然會不舒服。
那有什麼辦法來應付,或者說怎樣幫孩子來換種方式表達情緒呢?
這裡給大家幾個建議:
父母要保持平靜的心情
可以默念,我的孩子愛我,勝於世上任何一個人。
他可能只是對某些事情感到生氣。
因為孩子說恨你並不一定是真的恨你,不要緊張。
也許是你剛剛不小心碰了他的頭,或者拒絕給他買一隻冰棒。
也許是他生同學的氣,而你剛好碰上了而已。
這樣想想,你就不會暴跳如雷或者傷心不止了。
傾聽孩子的情緒語言
父母平時一定要好好觀察孩子的情緒語言。
比如有的孩子是低著頭不語,有的孩子是憤怒地大哭。
不同的孩子情緒表達的方式不一樣。
父母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情緒,並且允許孩子表達出來。
不要一看到孩子低頭生氣就戳著他的頭罵他膽小鬼,什麼都不說。
也不要看到孩子哭就大聲喝止。
我們大部分的父母,樂於接受孩子的積極情緒,比如開心的笑。
就是受不了孩子負面的情緒,天天說不要哭,不要鬧,不要不聽話……
其實孩子的負面情緒更需要得到父母的關注。
因為他們本來就不知道怎麼辦,就覺得難受。
如果父母選擇鎮壓或者忽視,最後只會導致孩子身上的負面情緒越來越多,孩子變得更加暴躁易怒,容易失控。
教孩子學會共情
我們常常說培養孩子的高情商,那就要先教會孩子共情。
記得兒子那段時間說「壞爸爸」這幾個字的時候。
我也跟他這樣說過:「我知道你也許是生氣了,才說爸爸是壞爸爸,實際上,我覺得我自己是你的好爸爸。」先自我肯定,其實孩子也認同。
「當你說我是壞爸爸的時候,我感覺有點難過,你想想看,假如我叫你壞寶寶,壞兒子,你會高興嗎?」這時他會去換位思考。
遇到孩子說恨你或者恨某個人時。
比如孩子跟媽媽說「我不要爸爸了,我恨爸爸」,或者跟爺爺奶奶說「我要爺爺奶奶,我恨媽媽。」
在這樣的情形下,更需要大人相互支持。
不能含糊地支持孩子,甚至故意挑起孩子的情緒。
而是好好引導孩子,可以跟孩子說說他「恨」的那個人的好。
讓他感受到善意。
當父母對帶著憎恨情緒的孩子表達出接納的善意,然後引導他們去學會共情時。
就能播種善意的種子,也能讓孩子學會去顧及他人的感受。
這是給孩子一份寶貴的成長禮物。


※9個月男孩經常坐它,失去了生育的能力,普通家庭很常見
※三疊紀小獵犬-始盜龍
TAG:企鵝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