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裝備「第三隻手」,射擊命中率將大幅提升

裝備「第三隻手」,射擊命中率將大幅提升

當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的「戰術突擊輕量操作服」成為當時新聞頭條的時候,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也正在研製一種更可行的機械外骨骼系統。這就是從2018年2月開始測試的「第三隻手」(Third Arm)的射擊輔助機械臂。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簡化版的軍用外骨骼系統,作用是減少士兵手臂的疲勞,提高武器射擊的準確性。「第三隻手」與步槍、防彈盾結合,將使未來士兵同時具備大口徑、大成力武器和高防護力防彈系統的能力,這有可能成為現代步兵裝備和戰術發展的革命性事件。

從理念到實裝

「第三隻手」機械臂設計理念和外形都十分接近電影《異形2》中太空陸戰隊使用的M56A2「智能機炮」。它外形猶如人類手臂,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製成,重量僅約1.8千克,卻可承托約13.5千克(30磅)重的物體。

該裝置通過戰術背心連接到士兵的後背,並配有一個可伸展的鉸鏈板,以適應不同體型的士兵。它非常輕巧,可以靈活安裝在身體的任何一側。機械臂與戰術背心配合,將槍械的重量通過腰部分散到整個軀幹,還能減緩射擊時的後坐力,也便於士兵騰出手使用其它武器裝備。目前該機械臂可分別輕鬆支撐起3.4千克重的M4卡賓槍、7.5千克重的M249班用機槍以及12千克重的M240B通用機槍,或者是掛起一面9千克重的防彈盾牌。

「第三隻手」機械臂的想法開始於2015年。當時美陸軍研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集體討論如何提高下車士兵的戰鬥力,並一致認為,如果人有第三隻手臂就好了。既然無法長出更多血肉之軀,那麼就用機械來替代。

2016年第一階段原型機械臂設計完成。2017年,第一版「第三隻手」機械臂進行了一些相關測試,然後根據士兵提出的建議進行了重新改進。第一版無法卧姿射擊的問題,在第二版解決了。2018年2月起,第二版機械臂進入測試,有15名士兵實裝體驗。

有了「第三隻手」機械臂的支援,士兵單手就能完成舉槍瞄準和開火動作,還能有效降低持槍疲勞度和射擊時的後坐力,提高射擊的穩定性和精確度。在最近的一次關於城市戰軍事行動的測試中,士兵在快速行進中進入俯卧戰鬥位置,「第三隻手」機械臂能立即穩定下來,提高士兵快速射擊時的準確度。

此外,讓「第三隻手」機械臂持舉盾牌,能抵擋槍彈威脅,在大樓攻堅或巷戰時會更安全。在士兵需要騰出手來拿地圖、使用無線電或其它物品時,「第三隻手」還可以將武器置於準備狀態,縮短士兵對突發事件的應變時間。

問題和改進

一直以來,步兵都必須在攜帶武器的同時完成「射擊、移動和通信」任務。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單兵個人攜帶物品的重量在不斷增加,並沒有停止的趨勢。因此士兵在日常作業和戰場環境下,長時間作業和行軍都將增加士兵壓力,使人精疲力竭。減輕士兵的負擔是世界各國一項永無止境的任務。「第三隻手臂」不需要電池,輕便,可均勻分布重型武器的負荷,符合陸軍未來的發展方向。

負責研發的工程師貝希勒表示,「第三隻手」項目仍然處於發展階段早期,軍方會根據士兵的意見,不斷改良設計。研究人員希望進一步改進設備,使其更舒適,更能減輕疲勞。研究人員還希望該項目能夠進一步降低發射武器時的後坐力,從而使士兵可以攜帶成力更大的武器。此外,「第三隻手」還需要解決一些問題,如在環境複雜和狹窄的區域中使用戰術。增加了一隻手,意味著對戰術動作會有一定的影響。

該裝置下一階段的測試還包括移動中射擊、非常規射擊等。

「第三隻手」機械臂目前功能還比較單一,只能做一些機械性的輔助。但它的前景很可觀,除了單兵,還可能裝備到直升機和船隻等運動平台上。中、美、俄等大國都在在研究單兵外骨骼裝置,輔助機械臂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2016年,澳大利亞陸軍就測試過類似士兵減負裝備,名為「死神」武器懸掛系統。不同的地方在於「死神」是在安裝在士兵後背,向上通過頭頂延伸到前面。

也許在不久後,就能在現實中看到電影《明日邊緣》的場景。屆時士兵除雙手外,還有額外的「機械臂」使用單兵電磁軌道炮和「金屬風暴」多管武器系統壓制敵軍重型部隊,起到「一騎當千」的效果。(來源:《兵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時報排頭兵 的精彩文章:

高脂食品吃一次即影響代謝 為糖尿病「鋪路」
美日印關島軍演 軍艦不多檔次高

TAG:國防時報排頭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