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太多放不下,臨終時又該怎麼辦?
臨終裝備升級班
- 31 -
臨終
裝備
升級班
及時做準備
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從現在開始就可以修死亡法門了。
要是沒有得到過灌頂和破瓦法的傳承,但剎那往生法並沒有此要求,所以我們現在至少可以把剎那往生法觀想好。包括進入電梯的時候,或者開車的時候,都可以把心識觀想在頭頂,隨時準備發射到阿彌陀佛那裡去。
我們平時也要檢驗一下自己,比如坐飛機的時候遇到氣流顛簸,或是猛然之間聽到巨響……遇到這些其情況的時候,我們的心在幹什麼?是在憶念上師嗎?心識有放在頭頂準備發射嗎?通過觀察,看看我們將死的時候是處於什麼狀態。有一天,樂園一位師兄回家坐電梯,電梯從一樓半掉到負一樓,腿都被踤了一下,但讓她高興的是,當時的心識是觀想在頭頂的,所以相對來說,都沒有那麼怕死了。
這樣的檢驗,任何時候都可以嘗試,不管再財大氣粗、再位高權重,或是有再大的悶墩兒勁,都無法戰勝死主,該死的時候任何人都會死,但
修法是所有人都干擾不到我們的
,哪怕在監獄裡面被關起來,也沒有人可以妨礙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這種最大的自由,是我們自己給予自己的。
《前行引導文》裡面也講過,有一個人,算到自己要死,於是就把自己鎖在箱子裡面,外面衛兵把守,但該死的時候還是死了。
死亡面前,都是平等的,所以我們平時要多修往生法,不僅自己死的時候能夠勝券在握,而且給別人助念超度時,我們也會比一般的人更有能力。
如果沒有造一些比較特殊的善業,一般人的壽命都不可能增加。不過,就像公案中講到的小和尚,因為救了一窩螞蟻而延長了壽命,
平時我們若能多做一些對其他生命有幫助的事情,是極好的,戒殺放生,都是延壽的辦法。
不管生前有沒有閑暇修行,也決定會死。很多人哪怕學完了《前行引導文》,還是會說:「等我把孫子拉扯大再來學習修行……」「最近太忙了,等我把這段時間忙空了再來修行……」好像他們都覺得自己肯定不會死。但是孫子長大了,自己可能也死了,究竟去哪兒也說不清楚。我們要從當下開始,進行死亡訓練。
不像壽量固定的北俱蘆洲,我們
南瞻部洲的人死期是不定的,誰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
你不能說:「我才二十歲,所以我不會死。」哪怕是二、三十歲的人,身邊也會有一些同齡人去世。黃泉路上無老少,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有可能遇到死亡。
況且,死緣極多,活緣極少,有一種說法正是如此——我們能活到現在,就是一個奇蹟。我們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沒有被墮胎;出生時也很順利,沒有夭折;出生以後,沒有被拋棄在街頭,也沒有得什麼病;經歷了5·12地震,又恰好沒有在受災地最嚴重的地方;某個車禍發生時,我們也恰好不在那個車上;與發生空難的飛機也剛好錯過……生死就在呼吸之間,身體極其脆弱,有時候在家裡突然頭暈站不住,如果自己單獨在家,就可能因為暈倒沒有被及時發現而離世。
每個人都要隨時做好死亡的準備,死的時候除了佛法,不管再有錢、有再多人陪伴、身體再強壯都沒有用,所以還是要好好修法,積資凈障,為將來走得順利而創造一些條件。
關於生前要做的準備,到此便學習完了。
Q:想問一下,生前很執著的人、錢財、物品等,需要怎麼樣處理呢?
比較幸運的是,我已經過了二十多年一個人的生活,相對來說,我可能不太執著世間的人和事;通過學法,對錢財的執著可能也沒有太深。這些其實也是一步一步放下的。我們自己可以意識到,世間的親怨是不定的,在死亡的那一刻,我們的親人也確實無法給自己幫助,所以我們要學會讓自己獨立自主。哪怕你已經有好幾次靈魂出竅的體驗,丈夫在旁邊提醒你要祈禱阿彌陀佛和上師,但也有可能在真正要離開人世間的那一天,連丈夫也不在旁邊。
我經常問自己:「你對這個世間還有什麼留戀的?你還在貪執什麼?」
除了財產和人,就連加持品、佛像等這些東西也要讓自己學會慢慢放下。
每天都可以這樣問自己,包括對食物有沒有貪心,都可以檢點一下自己,盡量將其放下。因為這一切在死亡來臨之時,都對我們沒有助益,甚至有可能成為我們的拖累。
如果我們算出錢財在自己死之前根本用不完,其實可以去做一些布施。很多富翁,他們不是佛教徒也可以裸捐,其實我們還是可以
放下對財產的執著,包括對親人、寵物的執著也要放下。
何況是已經經歷過那種本來有可能去往極樂世界,但因為貪戀狗狗和媽媽,靈魂又回到身體的情況,就更能意識到世間的這些執著對我們有多大的障礙,所以才更應該放下自己對世間的家人、財物等一切的執著。
其實,
現在這個時代,生為兒女也不可能給父母盡多大的孝道,都是父母在孩子身邊鞍前馬後,但我們應該這樣想:如果我們去往了極樂世界,我們將比現在更有能力幫助父母,這才是真正的孝道。
古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佛陀成佛以後還上三十三天為母說法,這才是真正的大孝。《弟子規》裡面講到對父母的孝順,要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智,最高級的是養父母的智慧,
生前若能讓父母學佛是最好的,如果不能讓父母學佛,更要快點成佛來救父母。
這樣做可以放下對父母的過分貪戀,並對佛法產生真實的信心。
很多時候,我們想要度化家人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常常感嘆,要是自己的修行再好一些就好了。
因為自己修得不好,內證功德不夠,說話才沒有加持、沒有用處,家裡人才不願意聽。包括我們在世間勸人修法,卻無人搭理,實際上,自己之所以人微言輕,就是因為自己沒有修證。
通過這樣的思維,我們就能慢慢放下很多。
Q:一種說法是,當為亡人助念時,要拿法器敲一下亡者梵頂穴的位置,或者扯一下梵頂穴處的頭髮。但矛盾的是,這個時候亡者的身體很敏感,稍微觸碰也怕引起亡者的嗔恨心,應該怎麼取捨?
梵頂穴是可以觸碰的,可以讓亡者的意識專註在那個地方。並且,在觸碰亡者梵頂穴的時候,應該不忘開示:「你要從這裡走……」平時我們都是這樣的,誰碰我們什麼地方,我們就會注意那個地方,心識就會集中在那裡,所以也不會生嗔恨心了。
我們平時說的不要動亡人的身體,也是不要讓他不舒服,但是讓他們的心識從梵頂穴走,一旦他們跳出去,就會豁然開朗,覺得非常舒服,所以不必擔憂。
對此我自己也有體會,當年我把我父親從醫院帶去寶光寺的路上,可能因為路程顛簸,父親的面色是灰色的,於是一下車我就馬上對父親說:「爸爸,你不要難受,剛才有些顛簸,但是現在已經到了寺院,我們要開始好好為你助念,寺廟裡面都是僧人,我們都會幫你的,你要高高興興地……」說完這番話,我親眼看著父親的面色變好。
後來我媽媽離世以後,我有了經驗,就是開自己的車,把媽媽放在后座。當時,一位道友開車,我就在后座抱著媽媽,一直給媽媽說話、進行開示,我媽的臉色就比我爸好得多。
因為全程都是由師兄和師父們親自給我父母助念,人和助念機的不同之處就是人有發心,加之是對自己的父母,發的慈悲心還是比較純凈的,所以對爸爸媽媽應該都更有利吧。
臨終裝備升級班
學習內容
持續更新中
死亡班學習分享·01
死亡班學習分享·02
死亡班學習分享·03
死亡班學習分享·04
死亡班學習分享·05
死亡班學習分享·06
死亡班學習分享·07
死亡班學習分享·08
死亡班學習分享·09
死亡班學習分享·10
死亡班學習分享·11
死亡班學習分享·12
死亡班學習分享·13
死亡班學習分享·14
死亡班學習分享·15
死亡班學習分享·16
死亡班學習分享·17
死亡班學習分享·18
死亡班學習分享·19
死亡班學習分享·20
死亡班學習分享·21
死亡班學習分享·22
死亡班學習分享·23
死亡班學習分享·24
死亡班學習分享·25
死亡班學習分享·26
死亡班學習分享·27
死亡班學習分享·28
死亡班學習分享·29
死亡班學習分享·30
……
「念」阿彌陀佛的小狗,願你往生極樂
每個佛教徒,都該進一次鬼屋


TAG:靜怡苑?心靈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