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時尚界巨頭都在刨祖墳,沒人關心未來何處去

時尚界巨頭都在刨祖墳,沒人關心未來何處去

原標題:時尚界巨頭都在刨祖墳,沒人關心未來何處去



本文由「空白雜誌」授權轉載


ID:kong_is


考古,已經成為時尚界最熱門的全民運動,從各家時尚品牌到各路時尚發燒友,大家都在圍繞考古大做文章。

8 月 2 日,英國奢侈品牌 Burberry 公布全新 LOGO,字體和 Monogram 都是考古來的,參考了品牌 1908 年的相關標識。



Burberry 新舊 LOGO 對比


Burberry 原有的騎士徽標和襯線字體,看上去很古老、很長壽,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高端奢華,但是奢侈品牌追求的偉大願景,卻體現得並不明顯。



Burberry 原有騎士徽標


從品牌歷史中考古而來的新 LOGO,採用了無襯線字體,滿足各種屏幕界面上的人眼辨識需求。字母的曲線和直角分明,很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口味。


Monogram 的字母樣式和色彩搭配,給人一種古拙的卡通觀感,可以看作是優雅和現代的混合。



Burberry 全新 LOGO 和 Monogram 印花

這次 Burberry 的 LOGO 改頭換面,由英國知名設計師 Peter Saville 完成,趕在品牌首席創意官 Riccardo Tisci 上任後舉辦第一場時裝秀前夕,不僅宣告全新的開始,還引爆了新一輪關於品牌升級形象的話題大討論。


既然 LOGO 作為品牌形象的基礎,可以在考古方面大做文章,服飾作品就更值得入手。


同樣由 Peter Saville 重塑品牌 LOGO 的美國時尚品牌 Calvin Klein,自從比利時設計師 Raf Simons 擔任首席創意官以來,也一直在通過 #mycalvins 網路話題標籤來考古——考美國當代文化的古。


因為 Calvin Klein 品牌本身根植於美國本土文化,得益於美國在全球霸權,美國當代文化幾乎等同於全球文化,所以即便是美國之外的極端民粹主義者看到該品牌最近幾季呈現出來的美國本土風貌,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妥。



卡戴珊家族演繹 Calvin Klein 2018 秋冬 #mycalvins 主題廣告大片|攝影: Willy Vanderperre


而這幾年席捲全球的民粹主義風潮,正是時尚品牌樂此不疲考古的原因之一,道理很簡單,既然擁抱和體恤當下文化有太多風險,何不追本溯源呢?


比如前不久鬧得沸沸揚揚的 Dior 馬鞍包事件,作為主角的馬鞍包,在 Dior 2018 秋冬女裝秀場和 2019 春夏男裝秀場大放異彩。



Dior 2018 秋冬女裝系列馬鞍包


Dior 2019 春夏男裝系列馬鞍包


那款包正是考古自設計師 John Galliano 呈現的 Dior 2000 春夏系列同款設計,並且那之後還時不時被拿出來秀一秀。



Dior 2000 春夏系列廣告形象大片 | 攝影: Nick Knight



左: Dior 2001 春夏系列廣告形象大片,


右: Dior 2004 春夏系列廣告形象大片


攝影: Nick Knight


或許你覺得時間跨度太短,充其量算懷舊復刻。那就撇開馬鞍包,看看以 Dior 為代表的高級定製時裝屋,其實一直都在季復一季地從創始人身上考古發現。

法國設計師 Christian Dior 在 1947 年創作的 New Look,被 Dior 後來的幾任繼承者反覆挖出來用了一季又一季;Chanel 圍繞品牌創始人 Coco Chanel 創作的短片、香水、手袋,已經成為該品牌屢試不爽的行銷手段;Givenchy 創始人 Hubert de Givenchy 今年 3 月離世,各種考古作品就在該品牌 2018 秋冬高定秀場呈現出來…


隨著社交媒體全面興起之後,時尚考古已經不是品牌們自玩自嗨的獨角戲,尤其在服飾考古方面,已經形成了多方合謀的局面。


一般來說,如今時尚考古的最大作案現場,是每年 3 月和 9 月的時裝周期間。而要完成一次優質的時尚考古,則需要時尚品牌、時尚考古人、時尚看客等多方配合。


時尚品牌們會先把一些梗埋進當季的設計中,不僅有跡可循,還要有史可考。


這方面玩得最溜的品牌當屬 Gucci,自從設計師 Alessandro Michele 上任以來,季復一季地將各種藝術史料埋進作品之中,吸引了無數人樂此不疲地深挖細品、圍觀看熱鬧。


比如 Gucci 2018 秋冬系列,秀場呈現了一個時空錯亂的救死扶傷故事,廣告形象大片卻聚焦那些收藏偏執狂,如此一來,讓考古行動不斷發酵,收穫一輪又一輪的流量。



Gucci 2018 秋冬秀場



Gucci 2018 秋冬系列廣告形象大片

攝影: Glen Luchford


品牌拋出各種梗之後,時尚考古人粉墨登場,他們會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領,對時尚品牌的作品進行深入分析,從整體概念,到每套造型的縫製細節、圖案印花、模特妝容,進行深入的考古發掘。


最後,時尚看客們集體拍爛手掌叫好,整個時尚考古流程才算完美結束。


時尚考古為何如此流行呢?


越來越多時尚品牌從歷史和創始人身上考古靈感,積極點看是為了樹立獨一無二的品牌形象,消極點看則是缺乏創新的表現。而且近些年的消費環境和輿論環境,也迫使他們不得不出此「良」策。


前文有提到,民粹主義風潮在近幾年席捲全球,民粹催生出巨大的本土文化向心力,其背後的活躍人群是 90 後和 00 後,他們不僅是社交媒體的主力輿論群體,同時也是時尚消費的巨大後備軍。


長大成人的 90 後,正在長大成人的 00 後,隨著他們年齡增長,他們開始集體懷舊,當代藝術、動畫片、動漫、電子遊戲、科幻電影、MTV 等各種陪伴他們年少成長的東西,自然就最能吸引他們的好奇心和內心共鳴,於是促成了時尚考古市場的繁榮。



Gucci 2018 秋冬系列出現了美國派拉蒙影業的群星環繞雪山 LOGO


Gucci 2018 秋冬系列作品出現了日本漫畫家池田理代子的動漫作品


剛好 90 後 00 後的成長背景,是冷戰結束後的全球經濟一體化,他們雖然身在世界各地,但是接收到的信息卻基本一致,因此很多熱門話題和時尚風潮一旦爆發,就具有全球認知度和參與度。


時尚考古比常人想像的要繁榮,其在中國的主要據點是微博,每當有時裝秀舉辦時,就是各路時尚考古人各顯神通的時候。


作為中國最知名的時尚考古人之一,常年筆耕不輟的時尚撰稿人「Jessica Xu - 徐小喵」因為 2014 年撰寫設計師 Paul Poiret 的文章備受好評,從此入了時尚考古的坑。


至於為何會迷上時尚考古,徐小喵覺得「有趣」是第一位的。


「尤其你發現那些我們來不及參與的時代里的創作,竟然能夠影響我們當下的設計領域。在察覺到這兩者之間的關聯時,感受到了原來我可以用這種方式去思索,過去的藝術家、設計師們他們曾經做過的,以及現在這些設計師又為什麼能這麼做。尤其是現在大家好像都不怎麼『認認真真做衣服』了,所以能找到印象深刻的品牌設計就會很開心。」


因為大學專修日語專業,徐小喵對於 Yohji Yamamoto、COMME des GAR?ONS、Issey Miyake 等日本設計師品牌的作品相當熟悉,「基本上到了可以一眼看出這是哪一個時代的設計作品。」


翻看徐小喵的微博,她近兩年最愛考古的品牌是 Gucci,上個月 Gucci 發布 2019 早春系列,時裝秀剛結束,她就在微博發出了該季作品的各種細節考古。如果不是對品牌相當熟悉,以及有深厚的文化藝術功底,很難在那麼快的時間交出作業。



徐小喵對 Gucci 2019 早春系列進行的考古解析


在徐小喵看來,時尚考古在當下流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現在的節奏太快,大家根本沒時間去好好思考和製作。這也不能說是什麼壞事,越是嚴苛的環境,越能看出各個品牌掌舵者的策略和遠見。」


縱觀全球,被譽為「時尚警察」和「打假衛士」的 Instagram 博主 Diet Prada,也可以算做時尚考古大軍中的一員。不過,該博主的考古行動,更多地是在揭露各種當紅時尚品牌疑似抄襲或借鑒前輩的罪證。



Diet Prada 的 Instagram 賬號


Diet Prada 擁有 60 多萬 Instagram 粉絲,賬號一直在更新,沒有任何被投訴封號的跡象,恰好印證了前文所說的市場需求,滿足了無數人的好奇心和內心共鳴。


它看似在戳爆一個又一個抄襲或者疑似抄襲,反倒讓更多人對時尚產生了興趣,繼而不斷地把時尚話題放大,讓整個時尚行業都可以收穫更多的關注。


2000 年,日本設計大師「Masayuki Kurokawa - 黑川雅之」出版圖書「The Future Archeology of Design - 設計的未來考古學」書中基於多個 20 世紀的偉大設計作品發現 21 世紀的設計願景,同時還對即將開始的 21 世紀設計思潮展開想像。



「設計的未來考古學」日文版封面

如果套用書中邏輯,對「時尚的未來考古學」展開想像,當下的時尚現狀簡直味同嚼蠟。


美國黑人設計師 Virgil Abloh 算是考古專業戶,由他主理的 Off-White 品牌,常年在借用和挪用各種史料,雖然遭到不少專業人士的批評,但誰也阻止不了他越來越紅,還擔任起了 LV 的男裝創意總監。如果未來考古到他這一段,不知那時的時尚考古人會作何感想。



Diet Prada 考古出 Off-White 品牌 LOGO 與英國格拉斯哥機場在 1965 年推出的 LOGO 如出一轍


Christian Dior 在 1947 年創作 New Look 時,或許沒有想到自己的作品和理念,會影響到無數後輩繼承者,並且推動著 Dior 品牌往更長遠的未來發展。更進一步,基於 Dior 現任設計師的作品,是否能激發該品牌的未來想像力?未來某一天,當有人考古到眼下這一段時,是否真有東西值得考?


顯然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誠然,身在消費至上的今天,短暫的快感比任何意義都有意義,但是快感之後的空虛卻是揮之不去的,只能用更多的短暫快感聊以自慰,何時是個頭?


去年,好友 Wendy 採訪黑川雅之,她向我分享了一些未發表的對談內容,其中被問到「如何看待新技術與設計的關係」設計大師的回答耐人尋味:

發現價值是設計師最重要的能力。揭示價值並向技術工作者明確指出技術的發展方向極其重要。即向人們明示出「接下來要向何處去。將所發現的價值和技術調整到人們可以駕馭的程度正是設計師的職責。當然還必須根據人的實際能力對性能範圍進行限制。


設計就是在技術與人之間找到最佳共存點。即便如此,技術還會時而向人示以猙獰的一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何馴服宛如野獸般的技術至關重要。

因此我認為設計師的工作就是協調技術與人的關係直至和諧,也就是創造馴服技術也是一種

循著黑川雅之的思路,再看眼下的時尚環境,應用最多的新技術是 3D 列印和各種新型面料。如果視野更廣一點,社交媒體也算是時尚設計師需要馴服的新技術。


因此,從這個維度看,當下的時尚考古,的確有一些設計師和品牌在古典、當下和未來之間做到了極好的權衡,但其他更多的設計師和品牌所謂的考古,其實是在不斷地重複和挪用,完全沒有創新可言。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從不擔心未來,因為它來得太快。」的確,未來沒啥好擔心的,因為它是無數個現在鋪墊而來的。


正因為未來是無數個現在鋪墊而來,現在人人都愛時尚考古,不禁讓人產生疑問,愛過之後,會有一個怎樣的時尚未來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杜紹斐 的精彩文章:

8款清涼的威士忌調酒配方,誰說夏天不能暢飲威士忌|洞察
吳昕真會玩,連衣裙外套衛衣居然一點不醜,解鎖了新的潮流穿搭?

TAG:杜紹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