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奇藝副總裁楊曉軒,作家馬伯庸:海戰動漫四海鯨騎如何揚帆產業

愛奇藝副總裁楊曉軒,作家馬伯庸:海戰動漫四海鯨騎如何揚帆產業

眼前的碧海藍天,瞬間翻滾成吞噬一切的深墨色驚濤駭浪,全場屏息,對造物之威心有餘悸。這太過真實的景象,幾乎讓人忘記了這是一部動畫。2018年8月16日,國內首部3D海戰動漫《四海鯨騎》登陸愛奇藝,每周四早八點更新一集,愛奇藝VIP會員搶先看一集。

從自製劇、到自製綜藝、自製動漫,愛奇藝不斷拓展著原創內容的疆界。艾瑞諮詢發布數據顯示,國內二次元用戶整體規模已經達到3.1億人,以九千歲為主(90後、00後自稱)。在這個巨大的新興市場中,當流量入口已被各大平台搶佔殆盡,用戶存留時長成為內容平台爭搶的下一高地。相關數據顯示,愛奇藝動漫在月總設備數、月總播放時長、月總播放量、設備平均播放量、設備平均播放時長、日均播放時長等六項數據維度上都是全面領先的。這不禁令人好奇,在「內容為王」的時代,愛奇藝如何讓二次元用戶產生忠誠和粘度?

8月10日,在北京海洋館中,愛奇藝副總裁楊曉軒、作家馬伯庸與眾多媒體分享了大航海時代的光榮與夢想,愛奇藝的初心與願景。

自製內容鍊金術:海戰動漫題材墾荒者

相關數據顯示,到2020年娛樂產業產值預計將達到1萬億。市場熱度增大,資本湧入,對內容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自製內容早已由幾年前的低成本粗放式過渡到精耕細作式比拼匠心細節的時代。今年愛奇藝自製內容同樣可圈可點,自製劇《芸汐傳》《泡沫之夏》播放量均破十億,《中國新說唱》《熱血街舞團》均成為突破圈層製造全民文化現象的頭部綜藝。而自製動漫也是其中引人矚目的一環。

隨著資本助推、視頻巨頭髮力,自製國漫也真正迎來了爆髮式增長下市場佔有率超過日漫的節點。不難看出愛奇藝深耕動漫領域的決心:除了在「二八原則」下持續引入頭部新番,投資丹青映畫等國內優秀動漫公司以外,也不斷加大自製原創國漫的佔比。此前《靈域》成為開啟付費會員模式的首部國產網路動畫會員作品,《神明之胄》、《龍心戰紀》、《萬古仙穹》、《無敵鹿戰隊》等均證明愛奇藝突出的自製動畫能力。

秉承著一直以來「去創造,不跟隨」的理念,愛奇藝多次率先嘗試在全新賽道上打造新IP而非固步自封。《四海鯨騎》則又是一次勇為墾荒者的海戰題材動漫試水,對拓展藍海題材有重大意義。

其龐大繁複的世界觀,奇幻瑰麗的想像力,早在此前著名鬼才作家、「親王」馬伯庸在微博上連載時,就創造了原作閱讀量超過2億的紀錄,預告片上線時,#四海鯨騎#話題閱讀量高達2.9億,未映先熱。不同於批量生產的網文,原作的質感更接近於東方海洋文明的史詩級重建,包含奇幻、史詩、權謀、冒險、軍事等多重元素,首發後登頂亞洲好書榜原創男文榜單,其強大粉絲基礎也與二次元重度用戶高度重合,甚至被奉為「海關人員必讀」。

如何將文字構建的巨大想像空間轉換為視覺表達,成了《四海鯨騎》最大的挑戰。愛奇藝副總裁楊曉軒給出的答案是一遍遍艱苦的打磨:「籌備超過半年,中後期製作15個月,設計了72個人物角色,27艘戰船,一個角色模型改十幾回,鄭提督面部定型後鬍子形狀就試了6版,小到鄭提督服飾的綉線紋樣,大到泉州城的全城宏偉再現全都精益求精。為了讓龍頭更加有流線感的造型以及工藝有特點,沒有用傳統的木雕或鑄造的龍頭造型,而是參考了著名的中國唐代鎏金龍。」

最初愛奇藝考慮過國內更主流的2D動畫,走訪了日本和國內一線製作公司後,發現「2D呈現海水質感」成為橫亘在前的最大難題。最終定下由國內十大CG製作公司之一、此前作品多為動畫電影的每日視界負責3D製作。整個主創班底可謂豪華:《少年錦衣衛》《魁拔1十萬火急》趙禹晴任美術導演,《解救吾先生》《鐵道飛虎》視效總監劉軍任導演,漫美文化為編劇團隊。為了保證原作神韻俱在,馬伯庸對動畫也有較高參與度——「寫第一集劇本的時候,所有台詞都由馬老師重新串了一下,讓整個風格一致。」最終呈現出的效果,每一集都具有電影級的海戰質感。

從用戶畫像上來看,以類似燃向少年漫《靈域》為例,男性用戶佔89%,其中重度用戶達43%,付費用戶達50%,25歲以下用戶主要受內容驅動,而30歲以上用戶主要受熱度驅動。由此可見,用戶為精品內容付費的前景是樂觀的。具備類似男性向元素,又有頂級作家IP加持的《四海鯨騎》或將再次拉動愛奇藝VIP增長,除了商業效益,更大的意義在於為長期打造平台品牌加碼,以優秀內容增加用戶粘性,吸引更多優秀二次元創作者。

用全產業鏈長線變現:在蘋果園生態系統中恆久生長

事實上,對於成立於2014年的愛奇藝自製動漫團隊來說,短短4年間已經取得了頗為亮眼的成績:自製動漫層面,上線六個系列,總點擊量達到了22億,其中《龍心戰紀》登陸了東京電視台與全球20多家主流電視台,成為國漫反向文化輸出海外的典範。

在採訪中,楊曉軒多次提到一個詞——「敬畏」:「我對動漫這個行業是心存敬畏的。」「導演對馬老師的這本書是心存敬畏的。」這種敬畏,大抵是一個動漫人的初心:動漫行業,即便有互聯網加持孵化,也要長時間打磨細節,如此漫長艱苦的製作周期,沒有熱愛是無法堅持的。

在三文娛與愛奇藝聯合發布的《動漫產業白皮書》中顯示,在35家新三板掛牌動漫公司中,8成營收增長,3成處於虧損狀態,中小動漫公司生存更為艱難。對於「動漫難賺錢」的普遍輿論,愛奇藝給出的變現答案是全產業鏈長線開發。今年5月,愛奇藝啟動「晨星計劃」,從上游製作公司源頭提供資源資金支持,促使更多頭部動畫能夠順利孵化。

在IP開發層面,愛奇藝同樣堅持「二八原則」,追求高品質,而非數量和短期流量。「我們在選擇IP上非常慎重,選擇的也不多,但一旦選擇了,要做成長番,在製作過程中,我們也摸索出一個國漫的運營規律,如果不做到三季以上,是沒有回報模型的,所以我們選擇的作品還是想把它一季一季做下去,會跟粉絲一起成長。基於這個規律,我們選的時候非常慎重,既要看它的長度,又要看它的世界觀,又要衡量作品的人物,各個維度都要足夠我們製作五季以上。」

在IP變現層面,得益於上述原則,愛奇藝得以依託自身大生態,將這些慢熱但卻具備更長生命周期的爆款IP除了會員變現外,更進行影視化、遊戲化、衍生品全產業鏈開發,打通二次元與三次元之間的次元壁:《靈域》《萬古仙穹》已經進入真人劇改編階段,由愛奇藝和吳奇隆的稻草熊影業共同合作開發,《靈域》同名VR遊戲在小米平台VR遊戲中排名第一;《劍王朝》動畫影視化,由馮小剛監製、李現主演正在後期製作當中;《無敵小鹿》打造兒歌、玩偶、圖書、玩具等衍生內容,推動產業模式升級。通過「漫遊互動」「漫影互動」等運作,最大程度釋放IP商業價值,為動漫次元升級注入動能,實現全產業矩陣助推。

《四海鯨騎》的運作也同樣遵循了全產業鏈長線開發原則。動漫上線只是第一步,「中國第一監製」黃建新觸網首部作品,正是與馬伯庸聯手打造的《四海鯨騎》自製超級網劇,此後可能還會有院線電影,同時遊戲、動漫周邊、遊戲周邊、真人影視周邊也將同步開發,這個「國內海戰動漫第一IP」價值將被更好地放大,更大的商業回報無疑給動漫產業原創者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在愛奇藝的「蘋果園生態系統」中,動漫是生長周期更為漫長,但生命力和後續回報可能更為持久的果實。好萊塢每年票房最高的IP中有70%是動漫改編,其中80%的利潤由周邊衍生品創造。對比IP鼻祖迪士尼可知,動漫的播出並不是終點而只是一個起點,真正有生命力和商業價值的IP能生長百年之久而不見老態。《四海鯨騎》的揚帆起航將為愛奇藝的IP開發案例,加速動漫3D工業化進程再添精彩一筆。當清晰的商業回報模式顯現,整個行業也將日益趨向正向循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獨角獸 的精彩文章:

「中概股」視頻三傑股價回調,熊貓直播遇「瓶頸」,視頻平台的海水與火焰

TAG:娛樂獨角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