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匠心造園,芳華共賞

匠心造園,芳華共賞

金地祝橋公元2040

Jindi Zhuqiao AD2040

中國,上海

Shanghai, China

前言

INTRODUCTION

「畫廊金粉半零星,池館蒼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綉襪,惜花疼煞小金鈴」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而蘇州園林更是中國古代園林藝術最閃耀的瑰寶,它有「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自然山水,有「雨驚詩夢留蕉葉,風載書聲出藕花」的詩情畫意,有「有限中見到無限,又於無限中回歸有限」的道趣禪味,更是中國人自古崇尚的「天人合一」民族文化之所在。

項目位於上海浦東祝橋核心區,北鄰浦東國際機場,南擁商飛總裝基地,西接迪士尼,地理環境優越。本項目,以蘇州園林為藍本,進行了一次造園實踐,秉承「巧於因借,精在體宜」之園冶精神,擷「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之園林意境,以現代建築語彙築造現代園林之空間典範,實現與古典園林間的時空對話。

庭院深深深幾許,正在曲徑通幽處

——空間與流線 SPACE&FLOW LINE

園林布局講究的是師法自然,在有限的空間內亭台軒榭融合山水花木布景鋪陳,於曲徑通幽處體現精巧的構思,雅緻的情趣。

藉由滄浪亭的經典遊園線路將基地內的功能區塊有機串聯,還原古典園林的遊園體驗,移步換景,引人幽深玄遠之思。

GIF

形體生成 Form Sharping

取其精,初營其形制

—— 牆 Wall

園林之妙,即在將無盡自然「鎖」於院牆之內,成為鏡龕中的山水。

「牆」即邊界。本次設計中,牆除了沿襲士族園林的牆的區域限定的功效外,也在局部開放視覺通透的可能性,保留神秘感又引發好奇心。

—— 進 Compound

院牆之內,以中軸串聯功能,形成「進」之深。古宅之「進」,以房圍合而出,而園林則是通過軸線上的各種景來體現層次,即為景深。在本設計中,設計師取江南名園環秀山莊之神韻,以軸線為介質,將四個重要的設計場所相連,形成「山之階——要之房——水之院——石之庭」的布局,重現環秀之韻。

—— 徑 Path

疊山理水之後,「園」之所以能成,無疑還需為遊園者提供一種「觀法」。此時,「徑」就尤顯重要。園林中所謂的移步換景,正是「徑」的曲折變化所致。本設計致敬這種手法,將行走路徑有意設置的曲折蜿蜒,讓人既經過每一個場所,卻又無法穿越,只能停步觀望,形成「可見而不可達」的空間屬性,充分體現中式園林的固有敘事結構。

借其魂,皆呈其風韻

—— 對景 Faced Scenery

過橋入門,視線越過落水影壁依稀可見漂浮的盒子,猶如是滄浪亭里翼然凌空于山頂上的素樸蒼古的石亭,露而不盡。

—— 框景 Enframed Scenery

過庭進園,即可見通高的展示廳。透過玻璃,特意挑高的內廳空間,讓室內外的場景反差感進一步拉大,身處園中的遊園者彷彿在通過這個鏡框窺探裡面的另一個世界。

—— 入景 In Scenery

經園繞道至後方,進入主建築之內,遊園者就進入了此前窺探的世界。然而此時,他們也成為了後來者的窺探對象。「看與被看」的關係在這一刻被確立,而主體與客體的邊界也在這一刻被模糊。

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

—— 手法與材料 TECHNIQUE & MATERIAL

抽象性山水,現代性解構

為了充分「致敬」園林,設計師提出「解構山水」的策略,即以現代建築的設計方法來將山水元素進行抽象,從而進行精細化設計,這個思考過程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即「標準抽象圖形具象解構抽象」,主要針對的細部設計集中於入口格柵和主樓上層體量細部。

——標準抽象 Standard Abstraction

初期。入口設計成均質化的格柵,仿木金屬桿間距1m,一字排開,形成陣列,以取代園林中「門」的概念。同樣地,在主樓上層部分,設計師為了達到弱化建築邊界的目的,同樣採用了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均質化穿孔金屬折板。

—— 圖形具象 Graphic Concretization

中期。將入口格柵的樣式,設計成具象化的山形圖案,以回應園林中山水意向。而在主樓折板的設計中,帶有雪花圖案的穿孔板,亦是對國畫中山水留白的圖底關係給予了關注。

—— 解構抽象 Deconstructed Abstraction

最終。經過深度思考,對之前設計語言的總結與升華,在格柵設計上選定了疏密虛實變化豐富、上下錯落的抽象形式,這是對山水意境的一次解構,將山水的高矮遠近虛實的素描關係,以桿件抽象的疏密錯動形式呈現。與此同時,主樓上層的折板又一次將山水畫中的潑墨與留白進行二次解構,以開孔大小的漸變實現「白與黑」的順暢過度,和水墨煙雨里的山的輪廓如出一撤,難於辨認界限,似有似無。

—— 幕簾樣式 Type of Perforated Plate

如何選擇漸變形式及開孔樣式,即如何將室內外的關係確定為一種「曖昧的私密和公共」,類似於水幕前後的若隱若現?設計師經過對比,排除了「高窗」式的上大下小式排列,選擇了上小下大式排列,形成類似「落地窗」視覺體驗,視線可以通過下方稀疏的空洞望向室外,達到「曖昧」效果。

——檐口樣式Type of Cornice

在水院雨棚檐口的細節處理上,為了契合中式山水的飄逸靈動,設計師追求「致輕致薄」的輕盈感,儘可能縮減檐口厚度。因此,為了消除結構因素帶來的限制,經過推敲,最終採用了折邊收頭的做法,將接近邊緣處的檐口厚度降到100mm,在視覺上被看到的檐口就會顯得更薄更輕。

——拼縫樣式Type of Pieces

外牆面的石材拼縫處理中,為了削減呆板的視覺感受,設計師將兩片石材之間摳出間隔50mm的內凹拼縫,並以反光金屬掉壓住縫隙。這樣既打破了塊面化的視覺疲勞,又通過精緻的細節強化了立面肌理。

一方靜庭,一池春水,一格棲所

—— 結語 CONCLUSION

紛繁嘈雜的都市裡,它遺世獨立,為人們營造出一處小小的「自然」。它安靜地,謙遜地,匍匐在樓宇間,卻在你走進的一瞬,以內斂的奢華驚嘆著你的期許。它有它似有似無的輪廓,它有它溫潤曖昧的邊界,它是一個被詩化的日常,也是一首用日常譜寫的詩。它短暫又雋永,它繼承又變革,它將古韻的靈魂賦予一座當代的軀殼,它將出世的山水寫進入世的營造。

技術圖紙

DRAWINGS

總平面圖 Master Plan

剖面圖 Section

工程檔案

項目名稱丨金地祝橋公元2040

項目位置丨上海市浦東祝橋鎮

業主單位丨金地集團 招商 融創

建築設計丨上海日清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總負責人丨任治國

主創團隊丨林國楨 李娜 陳軍 崇嵩

建築面積丨3847㎡

容積率丨1.6

竣工時間丨2018年3月

建築攝影丨曾江河

圖文整理/LYNN

LACIME 日清設計

刪繁就簡 溯本清源

向下滑動

微信公眾號

lacime_sh

新浪微博

Lacime-日清設計

長按右方二維碼

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清設計 的精彩文章:

TAG:日清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