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高爾夫教學:冠軍科普卡的鐵杆技術是怎樣練成的

高爾夫教學:冠軍科普卡的鐵杆技術是怎樣練成的

在2018年的100屆PGA錦標賽里科普卡成功登頂,他的標準桿上果嶺率為75%,最後一輪則達到了77.8%,顯示了精準的鐵杆進攻效率。科普卡用7號鐵可以打出215碼的距離,他的鐵杆完美的詮釋了力量和準確度的結合。

科普卡師從克勞德-哈曼3世,長期刻苦訓練讓他的揮杆擁有了高度的一慣性,這就是為什麼他總能夠奪取大滿貫的原因。別人到了大賽容易緊張發揮失常,他的揮杆卻能夠保持始終如一的高度穩定。

科普卡的揮杆偏fade風格,他認為和draw相比,fade球更容易控制失誤,即便是發生了失誤也不會出現致命性的結果。所以他的站位略微打開,從上桿到下桿盡量減少桿面的轉動,在桿面通過觸球點以後,身體才開始發力轉動,收桿時胸部最終面向旗杆偏左45度的方向。這樣,整體上球從左邊出發逐漸向右彎曲從而打出理想的fade。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科普卡的鐵杆揮杆要領。

1.站位略微打開,上桿幅度大而高,下桿時維持左手腕的彎曲是關鍵

如果你沒有快的揮杆速度,通過高而陡峭的上桿同樣可以製造出需要的力量。下桿時一直維持左手腕的彎曲角度,防止桿面提前打開。

2.下桿維持左手腕的彎曲除了產生力量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了減少桿面轉動,提高準確性的需要

下桿來到觸球區域內,到做翻腕釋放(release)動作之前,一直維持左手腕的角度可以打出更準確的方向性。翻腕釋放後,如果把桿面略微打開一些,可以打出往右偏的fade球。

3.右手掌到翻腕釋放前一直維持朝下的動作

下桿時,如果左手腕一直彎曲右手掌自然也會朝下。在擊球的瞬間,右手開始翻腕釋放,就像在揮動鞭子一樣,可以產生較快的速度。

掌握了這些要領,基本上就具備了科普卡揮杆的所有要素了:打開的站位、高而陡的上桿、彎曲的左手腕、向著旗杆推動的臀部、適時的身體轉動、擊球區域內右手的翻腕釋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球小天寶寶 的精彩文章:

《李娜傳》還沒來,張帥先演電影了?
它幫費德勒奪得最多大滿貫,但卻漸漸遠離我們視線!懷念90經典

TAG:網球小天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