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流星聽起來什麼聲?沒想到如此誘人

流星聽起來什麼聲?沒想到如此誘人

當流星尖叫著划過大氣層,對於地面上的我們來說那不過是一場無聲的演出。大多數流星燃燒於地表上空的數十英里外,等音爆聲傳到我們耳中,已經是流星划過夜空的幾分鐘之後了。

多年來有關流星響聲的報道大多將其描述為空氣中奇怪的嘶嘶呲呲聲,就像有人在煎培根。而因為聲音傳播的速度太慢,因此即使將這種現象與流星直接關聯到一起,這些報告通常也都會被駁回,或是將嘶嘶聲歸結於地球自身。

但是近日,來自桑迪亞國家實驗室與捷克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解釋了神秘爆裂聲背後的機制。

這項研究刊登在《自然》雜誌的期刊《科學報告》上。

聽起來很誘人

這些聲音並非來自於流星進入大氣層時擠壓空氣,與空氣粒子產生的撞擊,而是來自流星燃燒時散發出的熱量。

流星燃燒時的溫度能和太陽相媲美,其釋放出的能量多到能夠以電磁能量的形式到達地球表面,即所謂的電磁輻射熱效應。

當某些物體吸收了能量脈衝後,就會加熱並迅速膨脹,繼而與周圍的空氣相互碰撞產生噼啪聲。

研究人員在能夠屏蔽所有外部聲音的消音室中測試了這個想法。

他們用LED燈和麥克風瞄準各種各樣不同的物體,包括木頭、油漆、毛氈和假髮,均捕捉到了流星觀測者所描述的聲音——砰、嘶、沙。

當LED燈以1000赫茲的頻率閃爍時,物體發出了25分貝的聲音,已經大到足以讓人聽見。

這個試驗也證實了研究人員的假設,即流星很可能將熱量從大氣層上部一直傳送到了地面上的物體上,繼而發出響聲。

最初是在1880年,Alexander Graham Bell發現,拿一個開槽輪快速切斷一束陽光會令某些物體發出聲音。

這種現象被稱為光聲效應,當快速能量脈衝加熱物體並推擠其周圍的空氣時便會出現,而運動的空氣粒子則以聲波的形式被監測到。

閃爍的流星

大多數流星變成火球時並非穩定燃燒,而是一系列的高速閃爍。因該過程只持續一毫秒左右,所以我們根本不會注意到它有多快。

捷克科學院天文研究所旗下的天文組織「火球網」使用高速光度計進行觀察,跟蹤了100多個火球的光曲線後發現,看起來穩定的火焰其實是一系列的閃現。

這些脈衝與Bell在實驗中見到的閃光類似,其能量很可能大到足以激發地球上某些物體的分子躍遷到更高的能態。

他們還發現,能快速吸收光、但熱量傳導差的材料發出的聲音與之最為接近,包括深色的衣服、頭髮、樹葉、草等一系列與半空中噝噝作響的聲音相匹配的物體。

試驗模型顯示,只要其脈衝與我們的耳朵能夠接收到的頻率相匹配,那麼和月亮一般亮度的流星就應該能夠產生可被人耳聽見的光聲效應。

所以,如果你幸運地發現了一顆流星,仔細聽,它可能在和你說話。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美國17歲少女Alyssa Carson獲NASA破格訓練 或成登陸火星第1人
10種快餐式休息讓你「滿血復活」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