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江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不斷增速 全球科研資源配置能力進一步提升

張江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不斷增速 全球科研資源配置能力進一步提升

? 生物醫藥

當前,我國新葯研究從「跟蹤仿製」階段發展到「模仿創新」階段,並向「原始創新」階段邁進。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生物醫藥「重鎮」張江已形成重大基礎科學設施集群,各類研發機構400餘家(其中技術中心196個,外資研發中心149家)、高校十餘所、科研院所近70家、各類公共技術和服務平台200餘個。張江已成為國內研發機構最集中、創新實力最強、新葯創製成果最多的標誌性區域。

選擇上海,是自然且必然的事情

精準醫療、個性化醫療是未來醫療產業發展的大方向。在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方面,上海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如在張江「葯谷」就聚集了許多生物技術與現代醫藥領域的高精尖人才和創新企業。

GE醫療細胞與基因治療亞洲技術中心啟動儀式

上個月,GE醫療宣布,在其位於張江的中國研發中心內,建立全新的細胞與基因治療亞洲技術中心,這也是GE醫療在亞洲的首個細胞及基因治療實驗室。GE醫療生命科學事業部大中華區總經理李慶表示:「選擇上海進行布局,是非常自然且必然的事情。」據了解,此前需要在GE醫療加拿大多倫多實驗室內進行的研發,現在都可以「轉移」到張江,這讓浦東全球科研資源配置能力進一步提升。

上海羅氏製藥總經理周虹

上海羅氏製藥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入駐張江的外資企業。上海羅氏製藥總經理周虹日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公司計劃將上海打造成羅氏全球第三大戰略中心。近年來,中國醫藥行業監管環境的優化,為羅氏製藥在中國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羅氏製藥已成為抗腫瘤、抗病毒、移植等關鍵領域的市場領跑者。目前,其在華擁有17個產品,覆蓋8個治療領域。

羅氏創新中心在上海張江破土動工

與此同時,羅氏製藥還致力於推動中國本土研發和創新。2016年11月,羅氏創新中心在張江奠基動工,投資額8.63億元。該創新中心建成後,將聚焦於研究和開發免疫、炎症及抗感染疾病領域的創新型藥物,不斷滿足中國乃至全世界患者的需求。據悉,在羅氏全球藥物臨床試驗體系中,羅氏製藥(中國)由「選擇加入」全球新葯多中心臨床試驗轉變為「默認加入」模式。

GIF

多家企業合作研發項目獲批臨床

業界認為,合作共贏已成為新葯研發新模式。浦東生物醫藥企業與「國際優勢資源」充分對接的聯合開發模式日益增加。日前,多家企業合作研發項目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CNDA)受理,或批准進入臨床研究。

貝達葯業日前宣布,其全資子公司卡南吉醫藥收到CNDA簽發的「藥品註冊申請受理通知書」,卡南吉新葯Vorolanib(CM082)和上海君實生物新葯特瑞普利(JS001),擬聯合用於既往未經治療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黏膜黑色素瘤的藥品臨床試驗申請已獲得CNDA受理。

◆此外,上海醫藥和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的注射用重組人鼠嵌合抗CD30單克隆抗體-MCC-DM1偶聯劑也已獲CNDA頒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該藥物申請類別為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新葯申請;

◆上海海和生物和韓國大化製藥合作開發的口服紫杉醇RMX3001也獲得胃癌註冊臨床試驗批件等。

全球醫藥企業在藥物研發上圍繞「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嘗試加速藥物創新的速度,而張江在新葯領域從新葯探索、藥物篩選、藥理評估、臨床研究、中試放大、註冊認證到量產上市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你好張江 的精彩文章:

遇見張江,預見未來
上海集成電路白皮書發布 張江集成電路產業表現搶眼

TAG:你好張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