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歐洲多國入侵中國沿海地區,不為錢不為人,直奔百姓蓄養的牲畜棚

歐洲多國入侵中國沿海地區,不為錢不為人,直奔百姓蓄養的牲畜棚

列強對於我國的侵略實際上並不始於清朝,早在明末時候,西方的列強就開始惦記我們。當然那時候他們還不敢像清朝時候那麼猖狂,當時他們扮演的是強盜的角色,而且奇葩的是他們侵入我們的沿海村莊,對各種錢財都不感興趣,唯獨對村民養的豬情有獨鍾。當我們的軍隊前來剿滅他們的時候,他們寧可丟下武器,也不丟棄搶來的豬。

對豬有感情不光是一個列強,可以說所有到過中國的列強都是這樣。十七世紀我國跟荷蘭在料羅灣打了一場海戰,結果大敗荷蘭海軍。在戰爭的前後,荷蘭人多次流竄到我沿海村莊進行搶劫,他們搶的最多的也不是各種錢財,而是豬和其它牲畜。

明朝跟英國也有過交鋒。英國人想著強行打入中國市場,傾銷他們的工業品,卻遭到了明朝的拒絕。英人於是來硬的,他們攻下虎門炮台。廣東地方政府派兵征討。窮凶極惡的英國人於是放火燒毀了一個集鎮,臨走又搶走了三十頭豬。

列強搶奪我們的豬,其實並不是為了果腹。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對豬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

這要從中國豬的特點說起。中國豬肉味鮮美,早熟,易育肥,產仔多,而且遺傳性能穩定,這一特點,早就聞名世界。中國豬之所以有這麼好的品質,跟我們悠久的養殖歷史是分不開的。早在8000多年前,我們就開始馴養包括豬在內的各種家畜。在《詩經》和各種典籍里都有關於豬的記載。中國豬種類繁多,但是都有著共同優點。我們被稱為文明古國,那可不是浪得虛名,其中豬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因為我們在養豬的時候,西人還追在野豬的屁股後面打獵,他們還不懂得什麼叫養殖和家畜。而且我們還有內容豐富的豬文化,這裡就不再詳述。

漢唐時期,中國豬就流傳到歐洲。兩千年前,西人就發現他們自己的豬肉質粗劣,而且長得很慢。他們從廣東引起豬種,跟本地豬交配,產生出羅馬豬。羅馬豬可以說對歐洲豬產生了深遠影響,不僅為他們提供了優良豬種,而且也給他們提供了改良經驗。

十八世紀,英人從華南引進豬種,跟其本地豬雜交後培養出新的品種,這種新品種不僅繼承了中國豬的優點,而且兼有歐洲豬的體型大的優勢。現在人們熟知的約克夏豬等優良品種,其實它們的身體里都流著中國豬的血。

達爾文就曾盛讚中國豬的優良品質。在十九世紀,根據英國的記載,英國的十多個豬品種里,其中就有七個品種有中國豬的血統。中國豬還流傳到歐洲的其他國家,而且流傳到美國。至於越南、朝鮮等近鄰,就更能看到中國豬的影子。

所以以後再罵人的時候,請不要再用「豬」這樣的字眼,因為豬跟文明相關,而且豬並不是代表笨,相反它象徵著聰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古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一個窮的飯都吃不起的小夥子,因做了件孝順事,後開創一盛世王朝
蒙古大軍征討泰國一政權,結果敵軍影子都沒看到,大軍就快死完了

TAG:歷史古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