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汽車新零售能否拯救降溫的車市?

汽車新零售能否拯救降溫的車市?

馬云:純電商將死,新零售已來,變革超乎我們想像。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市場在悄然發生著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也在潛移默化中被重塑。汽車零售領域,各大電商巨頭也在不斷滲透。此態勢自去年7月1日國家頒布《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後愈演愈烈,其中備受關注的天貓無人汽車超市也高調落地,並聲稱「買車像買可樂一樣輕鬆」。前不久,京東也公開表示要加入汽車新零售領域。

各大車企也在紛紛布局「新零售」,多數車企選擇與其他電商平台達成戰略合作,比如,北汽紳寶旗下多款車型入駐毛豆新車網,毛豆新車成為北汽紳寶授權的首家新零售渠道的品牌經銷商;寶沃汽車與一貓汽車啟動戰略合作,一貓成為寶沃汽車在3-6線城市的正式渠道;東風汽車與汽車之家簽署戰略合作,廣汽集團在2016年就開始布局電商平台。當然也有車企成立自己的官方電商平台,如東風日產、吉利汽車、一汽大眾等。

那麼,什麼是汽車新零售?新零售,無非就是打破線上線下的邊界,讓市場不再割裂,讓優勢能夠互補。而零售的最終目的就是提高需求,消滅庫存。在這一點上,線上線下,渠道商還是互聯網都只是工具而已,殊途同歸才能最大限度整合資源,製造利潤。而對於汽車新零售來說,不外乎就是線上合作,數據驅動,更好的消費體驗。

對於消費者來說,新零售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不重要,他們需要的是能夠有更好的消費體驗。在新技術、新模式、新趨勢的不斷影響下,不論是阿爾法狗戰勝圍棋大師,還是互聯網造車企業的不斷湧現,都預示著變革的到來。尤其是汽車消費市場,90後的年輕一代已成為消費主力,其消費習慣和數字化需求對各大車企的銷售和服務都提出了新的挑戰。

銷量降溫促使轉型「新零售」

近日,各大汽車廠商也紛紛公布了其7月份的銷量,相比6月份,7月份銷量環比和同比下降更為明顯。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18年7月份乘用車共銷售158.95萬輛,環比下降15.19%,同比下降5.30%。

從數據來看,7月份銷量整體處於下降趨勢。一方面,是由於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導致的市場購買意願下降,另一方面,是當前整體經濟環境低迷,導致銷量下滑。

中汽協會秘書長助理陳士華表示,雖然1-7月全國汽車銷量同比增速達到4.3%,但汽車企業庫存數據顯示,汽車庫存量已連續5個月呈上升走勢,目前汽車庫存量已達到151.6萬輛,約可維持企業兩個月的銷售,高庫存成為下半年車市的不穩定因素,因此中汽協維持汽車市場全年3%的增長預測不變。

在經歷了2017年汽車市場的低速發展之後,2018年各大車企的日子更加不好過。當增量市場轉變為存量市場,國內車市競爭愈發激烈,變革勢在必行,新零售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傳統車企與傳統經銷商的轉型方向。而這一股新零售浪潮正在推動汽車流通中「人、貨、場」等商業要素的重構。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告訴記者,當前汽車行業競爭形勢下,傳統銷售模式顯得有些僵化,近兩年很多企業都在探索新的銷售模式,包括線上賣車、線下體驗和交車。當然,這種銷售方式目前還不能明確定義為新零售,因為新零售的外延在不斷擴展,未來還有很大不確定性。對於汽車流通行業來說,新零售的目標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信息透明,藉助互聯網,利用大數據,力圖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購車用車體驗。

J.D.Power中國區資深研究總監謝娟指出,在新零售業態下,傳統渠道和新興渠道都需要思考的重點問題是如何將線上流量最大化地轉入線下促成銷售。根據J.D.Power 2018中國汽車銷售滿意度研究(SSI),18%的消費者在未進店前就已經流失;44%的消費者還未真正與銷售代表交流前就已經流失,而且從行業整體水平來看,流失率呈現上升趨勢。

「新零售」給車市帶來的機遇

從2007年,奇瑞開始嘗試線上訂購汽車開始,汽車電商逐漸從購車滲透到養車、用車與二手車的全生命周期。在這場變革中,初期是整車廠的主動「觸電」,後來綜合電商平台、垂直電商平台與大型經銷商集團強勢入局。自2014年上汽集團車享的上線,到前幾日一汽-大眾電商平台的落地,在四年時間內,幾乎所有的大型車企都擁有了自己的電商平台,進軍汽車新零售。

自建電商平台,在整車廠看來,是新的營銷渠道。2016年12月28日,2017輛吉利博越在其電商平台吉利藍色商城開啟預售,搶購從當日10:00鍾開始,原本截止至12月31日的限時預售活動,開始僅僅75分鐘2017台車就被一搶而空,吉利收穫定金1008.5萬元,提前鎖定2.6億元的成交額。

吉利第一次試水電商營銷模式的成功,也極大了增加其他整車廠對試水電商的信心。

與東風日產車巴巴、吉利汽車藍色商城專註於新車銷售的單一環節相比,大多數車企自建電商平台更青睞於垂直一體化的路線,覆蓋用戶「看、選、買、用、賣」各個環節的汽車全生命周期。其與品牌官網相比,只是更側重於銷售,沒有太多宣傳,並沒有給銷量帶來太多實質的益處。

與整車廠相比,三大汽車電商平台做得風生水起。數據顯示,2017年, 汽車之家、易車、淘車三個平台,在「雙十一」期間實現了80萬輛的訂單量,相當於全國汽車廠商一個月銷量的38%,如果加上其他電商,汽車電商「雙十一」銷量佔比可能超過50%。加上大搜車「彈個車」的數據,四家汽車平台「雙十一」訂單總額破千億。易車總銷售額達522億,汽車之家總銷售額達421億。

兩年來,我國乘用車產銷增速顯著放緩,新零售成為汽車流通領域的一個新變化。而線上電商平台逐步回歸電商本質,將自己的角色定位為「賦能者」。總而言之,汽車電商確實一種不可忽視的渠道新力量,「賦能」傳統車企,促使車企銷量提升,但未來汽車「新零售」是否能夠拯救降溫的車市,還未可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蓋世汽車資訊 的精彩文章:

優步重新在匹茲堡部署自動駕駛車輛 但是配備了人類「任務專員」
特斯拉將在軟體升級後整合雅達利經典遊戲

TAG:蓋世汽車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