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海軍陸戰隊新型「兩棲戰車」姍姍來遲

美海軍陸戰隊新型「兩棲戰車」姍姍來遲

原標題:美海軍陸戰隊新型「兩棲戰車」姍姍來遲


具備航渡和陸上快速機動能力的兩棲裝甲車輛,是現代登陸作戰的「標配裝備」。然而,美國海軍陸戰隊一直沿用著30多年前的老裝備——「兩棲突擊車」。這樣的境況有望得到改變。近日,英國BAE公司獲得一份合同,開始為美國海軍陸戰隊小批量試生產新型「兩棲戰車」。這意味著,經歷了幾十年的坎坷探索後,美國海軍陸戰隊兩棲裝甲車的換裝之路終於走到了一個新的節點。


成長之路

從單純運輸向突擊轉變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許多國家都對發展水陸兩用車輛產生了濃厚興趣。美國也不例外。1935年,美國工程師唐納德·羅布林設計了一種名為「鱷魚」的履帶式水陸兩用車輛,引起了美軍的極大興趣。在此基礎上,美軍研製出第一代兩棲裝甲車——履帶式登陸車。


履帶式登陸車的出現,大幅提高了登陸作戰中從艦到岸的運輸速度,並徹底改變了此前官兵近乎「裸奔」的登陸過程,有效降低了人員傷亡率。1941年7月,第一批履帶式登陸車列裝美軍。一年後,該車在太平洋戰爭瓜島戰役中一戰成名。


戰火成為戰車快速發展的「燃料」。從1942年到1943年,美國海軍陸戰隊共研製出3型履帶式登陸車。整個二戰期間,美國生產的履帶式登陸車共有18600多輛。在太平洋和歐洲的海灘上,此類裝甲車隨處可見。毫不誇張地講,履帶式登陸車幾乎撐起了美軍在太平洋的兩棲登陸作戰。

如果說二戰及戰後一段時間,履帶式登陸車的主要功能是運輸的話,那麼進入上世紀60年代後,美軍對兩棲登陸車的需求逐步向突擊轉變。1977年3月,美國海軍陸戰隊開始對履帶式登陸車進行現代化改進。基於新的戰技術指標,1985年美軍將兩棲登陸車更名為「兩棲突擊車」。這一變化標誌著,履帶式登陸車從單純的兩棲運輸車輛升級為作用更廣泛的裝甲突擊車。


如今,「兩棲突擊車」已經形成一個車族系列,包括突擊車、指揮車和維修車等。憑藉優異的性能和合適的價格,美國的「兩棲突擊車」還廣泛出口到韓國、義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地。


遠征之殤


從不務正業到飲恨而終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作為新興海岸防衛力量的岸基反艦導彈快速發展。近岸防衛圈的擴大使美國海軍陸戰隊由艦向岸的機動距離被顯著拉大,由此產生了「超視距」作戰理論。從這一新理論的視角來看,美國海軍陸戰隊當時的兩種主戰裝備似乎都有點不夠用了:氣墊登陸艇目標太大、防護能力較差,而「兩棲突擊車」速度太慢、登陸用時太長。因而,美軍計劃裝備一種水上速度更快、地面機動性更好、火力和生存力更強,並具有指揮控制功能的兩棲作戰平台。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先進兩棲突擊車」項目應運而生。該車將設計重點放在提升航渡速度上,其水上最大機動速度比「兩棲突擊車」快3倍多,同時還增強了火力和防護能力。


「先進兩棲突擊車」測試定型後不久,伊拉克戰爭打響。戰爭中,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職能轉變越發清晰——從屬性為「海」的兩棲登陸作戰轉到屬性為「陸」的遠征作戰。「先進兩棲突擊車」的主要任務不再是搶灘登陸,而是載著陸戰隊員遊走在科威特、阿富汗和伊拉克境內的各條公路上。


可是,面對公路邊隨處可見的簡易爆炸裝置和火箭筒,「先進兩棲突擊車」的「皮」顯得實在太薄了。如果把裝甲加厚,它又會因為太重而無法航渡。為了徹底糾正「先進兩棲突擊車」這種「不務正業的狀態」,完成海軍陸戰隊的華麗轉身,2003年9月10日,「先進兩棲突擊車」項目正式更名為「遠征戰車」。


不過,「遠征戰車」項目並沒有完成它的「遠征」。它的耗油量是「兩棲突擊車」的2倍左右,運貨量卻只有後者的一半。它引以為傲的高航速,在遇上惡劣氣候和特定環境時也會淪為擺設。性能不穩定,拉長了研製周期,導致「遠征戰車」研製費用大幅攀升。據報道,在「遠征戰車」項目下馬的當年,它的單價已經接近M1A1主戰坦克的2倍。這些問題決定了「遠征戰車」飲恨而終的命運。畢竟誰也不會和錢過不去。


從根本上講,作戰任務的轉變才是「遠征戰車」下馬的罪魁禍首。在無迫切登陸作戰需求的背景下,兩棲車輛由艦向岸的高機動性無異於「雞肋」。

官兵之盼


滿足實戰需求是王道


對於美國海軍陸戰隊而言,經歷了曠日持久的地面戰爭後,官兵們對增強裝甲車輛防護力的呼聲不斷上漲。因此,美軍必須要發展新的兩棲車輛以填補能力縫隙。


由此,「兩棲戰車」橫空出世。不同於離經叛道的「先進兩棲突擊車」和「遠征戰車」,「兩棲戰車」從一開始就擁有比較切合實戰需求的指標要求。例如:必須能夠從兩棲艦上自部署,一次性搭載17名陸戰隊員並以不低於8節的速度進行航渡,具備多地形適應能力和不弱於M1A1主戰坦克的機動能力,能夠抵禦直接與間接火力、地雷和簡易爆炸裝置的威脅,等等。

綜合來看,「兩棲戰車」的航渡能力與「兩棲突擊車」處於同一層次,防護能力和陸上機動能力則大幅提升。基於這種理念,「兩棲戰車」用8個輪胎換掉了2條履帶,使自己更輕、更快、更易保障,從而更加適合城市攻防戰鬥、維和、反恐、傘降、機降等作戰樣式。


除了「兩棲戰車」,美國海軍陸戰隊還有一款8×8輪式車輛也能搭載陸戰隊員且頗具戰力,那就是LAV-25輕型裝甲車。不過,LAV-25輕型裝甲車必須依靠艦岸連接器將其運送到陸地上,更偏重於陸上突擊作戰。「兩棲戰車」則偏重於向目標運輸兵力,兼顧一定的作戰能力。兩者在作戰應用上是互補關係。


回歸之道


百年傳承依然「姓海為陸」


也許,有人會問,兩棲突擊的工作交給直升機或者旋翼機豈不是更合適?也有人質疑,在徹底壓制敵方灘頭陣地的情況下,用氣墊船或者登陸艇直接運送裝甲戰車就可以,何必非要「兩棲戰車」在水中晃晃悠悠地前進呢?


這些問號背後,是對傳統兩棲登陸作戰的質疑。《美國法典》規定,美國海軍陸戰隊要有實施兩棲作戰和地面作戰的必要裝備。也就是說,發展「兩棲戰車」是美國法律規定的。另一方面,相對於天上飛的各軍種戰機,「兩棲戰車」才是陸戰隊唯一可以獨佔的裝備。無論是從軍種爭利還是主觀情感上,「兩棲戰車」都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必需品。


進一步看,裝備發展源於戰略需求,美國海軍陸戰隊「兩棲戰車」的發展與自身的戰略定位密切相關。在經歷了漫長的戰略轉型和迷茫期後,被冠以「第二陸軍」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找回迷失的自己。


2012年1月,美國國防部、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相繼發布了新的作戰學說,海軍陸戰隊的定位依然是兩棲作戰。適當地縮小規模,聚焦於發展海上兩棲巡邏和登陸突擊能力,對美國海軍陸戰隊有百利而無一害。


隨著美國國防戰略轉變,傳統的兩棲作戰被再次提上議程。這在美國國會已經通過的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可見端倪。種種跡象表明,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脫離內陸、回歸海洋。顯然,這種回歸的起點更高。美國海軍陸戰隊未來面對的兩棲作戰將是含義更為寬泛的「從海上機動並介入」。這似乎與他們70多年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任務性質比較相似。


武器裝備是戰略轉變最及時、最鮮明、最直接的體現。百年傳承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依然「姓海為陸」。陸戰隊對「兩棲戰車」的堅持也同樣體現了這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那些年,人們頭頂飛過的核動力武器
紅星燦爛照我行:筆尖到鍵盤,他們的堅守一脈相傳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